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猛烈批判,促进了殖民教育史的研究。西方文化霸权在殖民地的实现方式是:殖民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力压制与文化霸权的建构,被殖民者自我技术的生产,以及双方文化的杂糅。这也蕴含在殖民者对西方教育霸权建构的历史之中。通过牢牢掌握殖民地教育的统治权,殖民地人民与殖民教育的合作,以及殖民地教育对西方教育的反哺,殖民者构建了西方教育的霸权地位。后殖民主义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在于:揭露殖民教育压迫殖民地人民的历史,呈现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教育的历史,描述殖民政策下土著教育不平等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的殖民地叙事把作为西方“他者”的殖民地当做一面镜子,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揭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在西方殖民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西方人的深刻影响,反映西方文明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殖民主义的同时,康拉德也暴露了自身所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殖民教育的复杂性所形成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是殖民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殖民教育不仅是殖民地的一种教育现实,也是宗主国的一种教育现实。宗主国因进行殖民教育所造成的本国教育的扭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代日本教育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就是这种现象的表征,其实质是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教育侵略。  相似文献   

4.
Dream 《宁夏教育》2012,(3):41-I0001
从历史根源上说,世界上出现若干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早期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有关。当时(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了若干个殖民地。  相似文献   

5.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英国海洋文学中的殖民地意象可以得到全新的阐释,文学文本中它表现出多元性:探险的目的地、财富的映射物、殖民征服、宗教教化等等。文学家不觉中成为政治的传声筒,为殖民主义摇旗呐喊,助推英帝国的殖民扩张政策与海上霸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作为笛福思想的代言人,鲁滨逊教授星期五英语、指引他皈依基督教等等行为无疑是对土著人进行文化殖民。当然,种族主义必然赋予文化殖民以合法外衣。因此,鲁滨逊"栽培"星期五的经过可以看作帝国文化殖民史中种族主义策略实施于殖民地土著的成功范例。所以,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殖民的色彩适当地加以鉴别与批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主义兴起的原因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东西方关系的复杂多变、各民族国家对文化身份的追求与认可、具有东方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学术界并积极反思现代性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其代表理论家有:佳亚特里·斯皮瓦克、爱德华·赛义德与霍米·巴巴。英国小说中有许多涉及殖民和殖民地的作品,后殖民主义的出现为解读此类作品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后殖民主义小说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视角,我们对印度作家阿妮塔·德赛《在拘留中》、尼日利亚作家齐努瓦·阿切比《崩溃》、英国作家康拉得《黑暗之心》、简·里斯《藻海无边》、以弗斯特《印度之行》等小说的语言意象进行探索,发现并归结为:一、后殖民主义文学和意象主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二、殖民地民族的失语象征了在殖民主义背景下,殖民地民族文化失去了和殖民者外来文化平等对话的权利而逐渐走向衰落;三、后殖民主义小说中混杂英语的产生,象征了殖民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民族语言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文化身份的混杂性和他的多元文化经历共同造就了其作品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性。以《黑暗的心》为例,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混杂性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性,同时反映了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以及西方话语对东方“他者”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黑暗的心》所表征的殖民话语的含混性揭示了殖民地历史的复杂性,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既共谋又对抗的复杂关系消解了殖民权威;库尔兹的人生悲剧映射出殖民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模拟”本来是殖民统治的策略,但最后却成为被殖民者反抗殖民压迫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0.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它抨击了殖民暴行和殖民活动的虚伪性,表现了反殖民主义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它自己的语言霸权也正好体现了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表明康拉德同样难以摆脱包围着他的帝国文化和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论德国殖民帝国的创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德国殖民帝国的创立邢来顺众所周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活动中,德国最后加入争夺殖民地的行列而最先丧失了殖民地。直到1883年,德国尚未占有寸土海外殖民地。然而时隔不久,它便将西南非、多哥、喀麦隆、东非、新几内亚等地纳入帝国的保护之下,一跃成为...  相似文献   

12.
《子夜的孩子》是"后殖民教父"拉什迪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实现文化殖民的消解和完成被殖民者身份的确认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在殖民主义消失的今天,新的文化殖民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现代民族国家。通过对《子夜的孩子》的解读,了解文化殖民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和作者力求消解西方文化中心意识,从而使边缘的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回归到应有位置的文学意图。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开世界近代史,人们注意到一个显著的现象,即最早从殖民主义枷锁下摆脱出来的两个地区──英国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其后来的发展完全不同。英国北美殖民地──现在的美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它从独立后开始锻造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在经济上欣欣向荣,充满活力,一派兴旺景象。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它在独立前明显比北美洲富裕、也更有吸引力──现在却仍旧在“发展”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似乎怎么也跳不出“欠发达”的阴影。然而人们不应该忘记,拉丁美洲是继英国北美殖民地之后挣脱殖民锁链的第二个地区,从它在独立时…  相似文献   

14.
“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渗透是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典型殖民手段。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该民族也会随之失去其独立性。前宗主国虽停止了对殖民地军事上的直接占领,但在文化上仍对其进行着殖民渗透。因此,殖民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殖民意识的终结。《河湾》中奈保尔笔下的非洲人民翻身作了本土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半叶,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全球基本结束的同时,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悄然兴起,与早期的殖民主义不同,它是一种合法的、温和的文化渗透现象。作为外部资助的教育项目也具有文化殖民的特点,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参与规划决策、与外部资助来源之间进行协调并尽可能地接受与本国教育政策相一致的教育项目等策略来避免发达国家对本国的文化殖民。  相似文献   

16.
耿翠翠 《文教资料》2013,(29):110-111
在后殖民语境下研究香港怀旧电影,不难看出香港怀旧电影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香港怀旧电影都表现出对殖民统治时期的深深怀恋,也渗透着殖民文化的影子;同时,纵观殖民地香港和宗主国英国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两者的对立抗衡性淡化消失,逐渐变得亲和,在话语权方面也呈现出弱者向强者游动和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爱米莉,爪哇,1904》中,殖民模仿出现逆转现象,殖民者不再是被殖民者模仿的对象.一些殖民者甚至渐渐放弃自己的原有身份,模仿被殖民者的行为方式,甚至进入他们的文化环境,从此不再返回自己的家园和故国.这种逆转现象显示殖民地的潜藏文化价值,促使人们反思西方的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8.
王涛 《考试周刊》2011,(56):37-39
巴巴多斯作家乔治.拉明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主题。他的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中》是加勒比海文学中最早的成长小说,也是一部后殖民时代的史学著作。小说是作者为抵制异化和本族文化边缘化而写的一部关于儿童及少年时期的自传,记录了二战时期加勒比英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期间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和殖民制度的瓦解过程,从中体现了殖民地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并竭力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身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殖民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为自己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制度.殖民主义的形式和内容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早期(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殖民主义,是通过海外移民、海盗式的劫掠、欺骗性的贸易、奴隶贩卖等方式,从"落后"国家掠夺巨量财富.资本主义确立后,特别是帝国主义阶段的殖民主义,是通过对"落后"国家的占领、控制,直接或间接的统治,使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独立、自主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垄断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来榨取超额利润.在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主义,资本输出是它的剥削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殖民主义残酷地掠夺和压迫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生产力不能发展,长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与法国是较早在北美大陆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西班牙与法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各具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两国在北美殖民活动中的失败命运,也决定了未来北美大陆的命运,为以后的新生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两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争夺中失利的原因有两点相同:一是军事上几次与英国的交锋失败;二是两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政策不当,特别是宗教政策,降低了本国及他国人们移民其殖民地的兴趣,造成殖民地居民数量远不及英国,不能形成规模及建立强有力的殖民政府和军队,从而丧失了殖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