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派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是作卡夫卡用荒诞、变形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学作品,理解上有不少难度,加上课较长,语言平淡冷漠,中有静止的大段心理描写,这些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教学上.一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二要找到切入口,提纲挈领理解课;三要抓住语言,突破重点难点:四要联系实际,深入理解作品主题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位作家。《变形记》是其代表作,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作。其主要的艺术特征就是用写实的手法描写虚妄的事物。通过怪异的方式表达主观精神,用表面的荒诞揭示深刻的社会现实。在《变形记》里,深层与表层是涵义和象征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用隐喻使主观感觉外化,从而加深人们对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从表象来看,《变形记》形象地表现了人为了谋生而不得不从事的所谓职业是如何压迫着人的精神和肉体,是如何贬低人作为人的价值、夺走了人的自由和支配的权利,甚至把自己的身体也从他那里异化走了。格里高尔作为长子(也是家中惟一的儿子)肩负着家庭的重担,长年累月地干着旅行推销员这个累人的差使,为了保住这个职位还受尽了屈辱。他白天疲于奔命,晚上一头扎倒在床,提心吊胆地睡几个钟头,只是为了迎接第二天机械的重复。这一点与开头依据的“从不安的睡眠中醒来”呼应上了。在这种种压力下,劳动创造的欢愉彻底消失,格里高尔被异化为“职业”,…  相似文献   

4.
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突出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以此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反应,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概括主要情节,感受格里高尔形象的意义.(重点) 2.通过比较分析,体悟小说多元化的主题.(难点) [课前准备] 通读《变形记》全文,思考课本"学习提示"第三段中的问题,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堂上打开百度网页,搜索《变形记》"百度词条"(PPT):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  相似文献   

6.
【单元导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选编了几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分析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使人变得不像人,使人"异化"的根源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生活在西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并生活在极度冷漠的畸形的社会关系中,这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责本总是为少数人所享有,而绝大多数的人的命运却被他们所不拥有的责本控制并决定着.畸形的社会产生出异化来是符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9.
短篇小说《变形记》是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作品主要从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视角出发,叙述了在家庭和社会的压迫下人变形异化为甲虫的故事。作者选取了"甲虫"这一新奇而怪异的意象来表现个人的恶劣处境,用写实的手法描写荒诞不经的事物。《变形记》历来为评论界所关注,但多数人着眼于文本中的变形异化现象,而鲜少注意其中的甲虫意象。文章试从"变形"为"甲虫"的必要性、"甲虫"之形、"甲虫"之性三个方面探析"甲虫"意象。  相似文献   

10.
从题材、语言、人物关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与传统小说的区别,论证了《变形记》另类手法写作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1.
史国栋 《农村教育》2007,(12):55-55
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人选高中语文课本,结束了长期在中学否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承认了独立的人性.承认西方现代派对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段革新。当代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急剧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出现一些问题到现在也在中国应运而生。现代社会在充分开拓人的视野,扩大人的选择天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空前困惑。人们现在最常说一个词就是“机遇”,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家庭关系、主人公的自我价值和父亲的形象,揭示小说所包含的内蕴:亲情沦丧。自我价值丧失,父权的强大。它是卡夫卡虚幻的现代神话,表达了他对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真实处境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变形记》与《促织》在成时间,政治气候和写作土壤等方面的比较,剖析了蒲松龄在《促织》中所蕴藏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卡夫卡《变形记》主题的解读,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笔者在仔细研读该文后发现,它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小人物格里高尔为了追求理想而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艰辛、孤独、执著和绝望。可以说,此文是一首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孤独的奋斗者而唱的哀歌,为何能这样理解呢?下面。笔者就通过对文中意象的解读来试析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中的审美现象"物化"与西方现代派创作中的"异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卡夫卡与蒲松龄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这种"变形"的母题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对现实的控诉.  相似文献   

16.
【导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阅读了《雷雨》文本,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关系,把握了作品的矛盾冲突:很多同学还结合文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主题方面的、有人物性格方面的、有人物语言方面的、有标题的含义方面的,等等。这节课,我们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重点分析人物台词,并看看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传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母猪女郎》与《变形记》在故事类型上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人变动物的故事类型;在主题上,也都涉及到现代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但在主题的构成中,《母猪女郎》有诸多不同于《变形记》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爱情、政治等,并对相同问题也作了不同的处理,这表现出作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及对现实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9.
人变动物的题材是古今中外作家借以表现主题的常用母题题材。《变形记》是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促织》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传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这两部作品都采用了人变虫的题材,《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促织》中主人公成名之子魂变促织。不论是人变甲虫还是人变促织,都是社会重压下产生的悲剧,展现了异化社会中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异化”主题成为评论界谈论不休的话题,但对于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真正的“虫”的原因及其身份界定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家庭人伦环境的变化、他者中的自我确认等方面论述,揭示格里高尔的蜕变过程及原因,说明伦理环境的重大作用,同时对其是“人”还是“虫”的身份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