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制义务教材中年级关于写的训练项目有五点,五册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清楚”(在“思考·练习”和基础训练的阅读中渗透);六册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例话”中列出)。这样的编排,突出了中年级作文写好片断的训练要求,重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及连句成段能力的培养。 一、抓好“两个储备”,为写段作好铺垫 我们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叫语言材料的储备;把写作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叫写作材料的储备。中年级是低年级的继续,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词和句的训练比重大,形式多。单说造句训练,五、六册中就有56个词语要求造句,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造好句子。例如用“终于”造句,如果学生造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锤炼     
学生:作文中的语言要锤炼,这是为什么? 老师:首先请你回答:什么是作文中的语言? 学生:语言是写作文的材料。老师:对。如果我们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楼房,那么,语言便是建筑这座楼房的材料。没有“材料”,“建筑”就不可能存在。这就是说,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小学生的习作就是教给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小学生“储藏库”里的“货”太少,用什么去写呢?语言的积累与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读书死记硬背的结果往往导致积累的语言与习作脱节。而读写结合,恰恰是解决这个难题、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最佳捷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以进入 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 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 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 论、宣传……学生不论将来从事 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口头 表达能力。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 力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 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 行口语能力的培养呢? 一、积累储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 学生脑子里没有相应丰富的词 汇、多样的句式储备,说话写作恐 也不能做到用词确切、表达流畅、 语言生动。因此,抓好语言材料 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的关键。 1.依托教材,积累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善于说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思想,有丰富的知识,有敏捷而致密的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有敏捷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是得体的,效果好的,有力量的,如此等等,这是关于说话需要具备的条件,至于听感灵敏,发言清晰能说正确流畅的标准语等等那些基本功,更是不在话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东西也不可取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应当包括说话的艺术——跟人的心灵打交道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景”材料的运用,是从语言学习的需要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也是回应课标提出的“培养什么人”的需要。教师通过“应景”材料的文化输入,使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拓展文化知识,提升文化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塑造文化品格,实现学科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朗读就是多感官参与、多角度接受语言材料的全息刺激,促使“读者”调动已有储备,自主能动地进行快速组合、立体感受,从而获得体验的朗读。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呢?  相似文献   

8.
很多学生面对作文常常“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学生如此“搜”“刮”“绞尽脑汁”,想要获得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够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的词语。斯大林曾经打比方说:“词汇好比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材料,就不可能建成房屋。没有词汇,  相似文献   

9.
有的学生,把作文课当作一种负担,苦思冥想,落笔千斤,文章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原因之一,是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所致。积累材料,是青少年学生的一种“黄金储备”,这里既有知识的储备,更有生活的储备。学生积累和运用写作材料,可以从闭接积累和直接积累两个方面去努力。所谓间接积累,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储备,就是通过阅读来积累材料,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可以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写作时,  相似文献   

10.
<正>一、重视积累,厚积薄发1.语言积累。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这里所说的“语料积累”,是指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储备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没有一定量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语文课堂的学习积累,我们学校还很重视课外的语言积累。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有一定的障碍。我们可以发挥网络优势,让学生每天中午听故事。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我们鼓励亲子阅读,定期评选“优秀亲子阅读家庭”,发挥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使学生自主搜集、整合素材,根据不同的立意和文体,合理地选择不同的素材,由此创作出素材丰富、立意深刻的作文。从读写相融、观察生活两个视角,探索高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引领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历史典故等材料,并深入观察和积累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写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6,(Z1)
“课标”指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感悟积累”是什么?就是通过阅读来吸收,来积淀语感经验,来积累语言材料。“运用”是什么?运用就是倾吐,就是表达。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往往只注重了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因素太少,  相似文献   

13.
郑荣亮 《考试周刊》2010,(44):119-120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开发学生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英语有了兴趣,才会“想学、乐学、会学”,形成良性循环,产生良好效应。当然兴趣不是先天就具有的,  相似文献   

14.
(一)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不论思考什么问题都离不开语言,不凭借语言材料的思维活动是不存在的。语言同思维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同时产生,同步发展。所以,大纲指出,“要在训练语文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晓洁 《学语文》2006,(6):6-27
《考试大纲》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比较近两年的命题发现,今年命题更突出了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两个考点的考查,即考查“文章是怎么写的”和“文章为什么这么写”。从题目形式看,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有何用意”的题目较多。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本文试就散文阅读,列举几种类型,剖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归纳一些方法.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余燕 《学周刊C版》2010,(5):102-103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而就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背诵的地位似乎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学生腹中空空如也,拿什么去倾吐呢?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嘛。所以,要解决农村学生作文“难”,首先要改变他们“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的状况,并在改变过程中指导他们多积累。一是积累写作素材,二是积累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初学写作时,往往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语言简单干巴巴的,一句话到头;二是用语机械冗沓,言不达意。语文教师为解决学生习作难的问题,除了让他们多观察、多读范文外,还引导学生做一些“摘抄”。我们教师在做反思、教学叙事时也会有“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感觉想把心中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笔尖往往是那样的涩滞,就是找不到贴切的语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还是缺少“语言”材料的储备与积累。怎样尽快迈过初期写作难的门槛呢?做科研摘抄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办法。我们平时只有做一些摘抄积累,才不会出现写作时“方恨无语”…  相似文献   

19.
李述芳 《成才之路》2010,(25):95-9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要重视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材料的方法。正如美国一位应用学家克拉申说的: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关于小学作文教学,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认为指导学生作文难.而指导低年级作文更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略谈关于低年级作文指导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龙新萍 《辅导员》2011,(24):49-49
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写的作文.句子不通顺,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会分段。错字别字多,有的还像记流水账.词语贫乏、干瘪瘪的。写作难一直是老话题.瓶颈问题大致为“不愿意写”“不知道写什么”和“不会表达”.也就是学生习作兴趣不浓、缺少习作素材的储备、运用和加工语言的能力不强三个难题。其实,作文只不过是把人们的生动形象、动作、语言、神态、感情及其与之相关联的事物用文字记录在纸上.这本不应是多么困难的事。但为什么做起来这么难呢?那么怎样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