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以直接投入为主,存在投入总量小、绩效低等问题。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分析其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现行机制,包括财政科技投入总量、结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结构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在科技金融平台下,如何构建新型的、科学高效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效率,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以上海2017年在库的高新技术企业全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看,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与科技活动人力规模、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资本规模均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则负相关;从创新绩效产出类别看,科技活动投入促进了专利产出,对软件著作权却影响不大;进一步从经费投入结构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与运营绩效负相关;从产业类别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丰富了现有研究,对政府如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速度在加快,规模在扩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同时这些经费使用的用途和效果也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估方面的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颁布了一些部门规章,开展了一些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下一步应重点从立法、组织体系、分类评估和基础条件建设入手,满足当前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标度无关性指标引入到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中,在非线性视角下从科技创新投入(R&D经费)、产出(论文、专利)与经济规模(GDP)之间关联的角度构造标度无关性指标,进而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R&D经费投入、科学论文、专利申请量随GDP的增加均呈较强的非线性增加趋势;(2)绝大多数省份的R&D经费投入与GDP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且各省份论文数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普遍强于专利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本文工作不但扩充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为决策者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产出却增长缓慢,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首次建立科技投入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测算了西安高新区2900多家企业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投入对企业产出绩效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人均工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影响最小。企业的产出效益也受注册资本规模、企业性质的影响。虽然注册资本规模对企业产出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仅超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而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明显存在产出绩效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以政府科研投入强度和人均政府投入科技经费为门槛变量,基于201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规模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显示,二者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政府投入强度处于中等区间为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基础研究产出的最优促进区间;人均科技经费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研发人员规模对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强调资源配置和优化结构比单纯追求投入规模的增加对基础研究活动更有意义。我国整体上处于政府科研投入强度中等偏高、人均科技经费不足的情况,科研资源配置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江苏省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能源3个行业领域15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3个行业样本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产出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比例与技术创新绩效产出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研发经费对技术创新绩效产出的贡献率远高于研发人员对技术创新绩效产出的贡献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产出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总资产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员工总数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程度.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程度存在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8.
俞立平  戴化勇  段云龙 《科研管理》2022,43(11):163-171
最近10多年来,我国人文社科单项项目经费资助强度稳步增长,但是项目经费资助强度的绩效问题目前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综合采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经费强度对科研成果具有保障和激励机制;项目经费强度对学术论文的绩效总体较差,对学术著作的绩效尚可;近年来项目经费强度的绩效呈下降趋势;当科研成果较高时项目经费强度的绩效总体良好;学术论文和科研人员数量与项目经费强度负相关;人文社科研发人员的贡献大于研发经费。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RD经费支出国,经费总量居美国之后,超过欧盟28国的经费总和。但我国依然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经费结构不够合理、经费来源单一等问题。本文主要从规模、强度、分类及流向几个方面介绍我国RD经费的基本情况,并与美国、欧洲、日韩等科技发达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我国不同类型、不同流向RD经费存在的问题,致力于提出优化我国RD经费结构的方法和建议,以提高我国未来基础研究RD经费的规模和比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科技经费配置结构与使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河南省科技经费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三类执行部门中的配置结构和各类执行部门的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按照科技活动产出情况,对各类执行部门的科技经费使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了河南省在科技经费配置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河南省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提出科技经费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科技经费各子项情况,着重分析我国科普经费投入的结构和特征,发现当前我国科普经费存在投入水平低,财政科普投入在科技投入中的占比较低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科普经费投入规模、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科普经费筹措渠道等建议,从投入角度为推动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10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快速增长达20.4%,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3.3%。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极大提升了科技建设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科技项目经费的角度,分别从科技经费分配结构、经费资助方式、财务评审作用、信息公开以及监管培训等方面对广东省省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出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本文在对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的指标进行选择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各单项产出及产出绩效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呈现明显的积聚特征;农业科研机构的产出受科研投入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经济环境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且科研产出距离生产越远,所受到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越小;科研产出与农业生产仍存在脱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基础研究投入(人员、经费)、基础研究产出(SCI科技论文数量、EI科技论文数量、CPCI-S科技论文数量和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研究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基础经费占比)和区域效率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高等教育水平、对外开放水平)4个类型的变量,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探讨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基础研究效率以及基础研究经费分配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并进行模型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1)分配给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基础研究经费越高,区域SCI科技论文数量、EI科技论文数量和科技著作数量的产出效率越高,分配给高校的基础研究经费越高,区域CPCI-S科技论文数量产出效率越高;(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发展程度、高等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提高对企事业单位的基础研究投入水平、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提高金融发展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对2001—2010年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各项科技投入要素的投入规模与强度进行分析,剖析其形成原因,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科技投入与产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其中政府资金比例过低;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例很低;我国煤炭科技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国内技术;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科技项目、技术引进经费与煤炭工业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出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发展活动是公共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内容。基于预算安排的研发经费规模及其占比是财政科技投入偏好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中国现行的政府收支科目中虽设立了科学技术支出类别,但尚未明确列示研发预算科目或可行的数据归集方法,这对于判断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以及分析和调整科技投入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都造成障碍。研究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中有关研发支出的制度安排与具体实践,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研发经费支出分类方法及统计数据应用等,对研究者分析和探索建立中国研发预算体系、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以及支撑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是国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源头,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总钥匙。“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深挖科技创新潜力、实现原始创新突破的中坚力量。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量64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基础研究绩效水平,并通过投影值分析基础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期间,各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基础研究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高校比例较高,基础研究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现象同时存在。有效的科研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是优化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产出结构、提升基础研究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段培新  王凯凯  孟溦  郑毅 《科研管理》2022,43(5):94-103
科学研究离不开稳定持续的经费投入,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配置对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成效尤为重要。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对NSFC面上项目2011年资助政策变化进行分析,检验了剔除项目不相关产出后经费增加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从而验证经费变化的政策“净效应”。研究发现:科学基金经费增加显著提升了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而剔除不相关产出考虑政策“净效应”后,经费增加对项目产出质量提升更显著。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经费规模增加对科研产出影响的政策“净效应”存在着“强者恒强”的作用,且中等规模团队在经费增加政策中受益更多。为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配置成效,可适当增加经费规模,引导科研人员“重质而非冲量”学术发表行为;科学基金针对不同人群实行精细化、差异化资助,提高资助政策精准化程度;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成果管理,应更加关注项目的实际产出。  相似文献   

19.
吴建南  徐萌萌  赵志华  张炜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472-1478
基于20世纪80、90年代中美两国研发经费的比较,本文对90年代至今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投入进行再比较。研究发现,尽管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已有较大变化,但在投入结构与投入主体方面却并未改变:美国依然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我国似乎并非如此;美国主要是联邦政府在支持研发,我国地方政府的研发投入不仅与中央政府相当,而且上升趋势明显;美国研发投入基于市场失灵理论,而我国则似乎更多的是基于“重视”。在公共财政投入绩效日益为各界关注的情况下,建议积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和政府作用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优化我国研发投入理论;在稳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完善科研统计的条件下,尽快优化调整研发投入结构、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进一步探索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的适宜规模,考虑逐步减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入。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高校1992-2006年科技经费投入和1993-2007年科技产出面板数据为依据,采用AHP、DEA等方法,分析了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的产出效率.结果发现:1992-2006年,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偏低且波动较大;各类成果的产出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各类成果的纯技术效率整体小于规模效率,但其离散程度整体大于规模效率;适当减少经费投入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技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