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图书馆联合体的构建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图书馆联合体是共处同一区域内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新模式.本文就区域图书馆联合体的构建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区域-区域"型、"分类-区域"型、"综合交叉"型、"矩阵耦合"型、"核心馆为中心"型等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2.
行业博物馆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收藏和保护行业文物、展示行业历史发展和科学内涵,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兴趣,传播行业知识等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行业科学文化传播的新阵地。然而,因行业博物馆有特殊的隶属关系,不仅需要发挥博物馆的功能,还要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对中国煤炭博物馆特有的展览和运营模式做一些探讨,希望为同类型博物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正>科技馆、科学中心、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与发展的标志,是展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精神风貌的良好载体,是忠实记录历史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档案,是国家和地区政治民主、经济发达、文化进步的必然体现,是国际社会的公益事业,更是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田英 《科协论坛》2009,(3):41-42
回顾中的比较 目前在中国冠以科技馆(包括科技博物馆、科学中心、科学宫、科技活动中心、科技宣传馆)名称的科普场所号称有200多座,这里名不副实的为数不少,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名副其实科技馆的数字会不断攀升。回顾过去半个世纪,科技馆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政府有意建立国家科技馆并已在北京选址,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暂时停建。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发挥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文章对智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智库观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形势,阐释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新”“智”的三大特点,并从系统工程、总体设计部、科学传播等角度论述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建设的理论基础、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更好地开展科技战略咨询的3点建议:凸显使命,提升科技战略咨询地位;强化保障,夯实科技战略咨询条件;加强传播,发挥科技战略咨询效能。  相似文献   

7.
创新联合体是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进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但现有研究缺少对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驱动创新联合体建设的理论机制和作用路径的研究,更鲜有研究关注如何在缺少科技领军企业的中西部地区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地构建创新联合体。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驱动创新联合体建设的基本架构和过程模式。结果发现,创新港搭建了“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整合式架构,通过“一个循环、两大特色、三位一体、四大板块”整合式推进区域性、研究型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建设。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整合式创新理论视角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驱动的创新联合体如何实现融通创新、助力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模式、政策启示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
唐勇  罗玮 《知识窗》2011,(4X):4-6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职责担当。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为先进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要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以人才培养为主渠道,增强大学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加强媒介教育,使大学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典范和先进文化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9.
10.
凌小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256-259
文化是影响科技传播的重要因素。两种文化的分离与对抗、科技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质性、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及特殊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均对科技传播构成制约,因此应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有利于科技传播的文化氛围,融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并加强科技传播专业建设,改进科技传播语言艺术形式,以消解科技传播的文化制约。  相似文献   

11.
Nature、Science、Cell封面故事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封面对于期刊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科技期刊的封面故事图片兼备科学美和艺术美,对于科技成果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故事数量上,中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与我国蒸蒸日上的科研水平形成反差。通过对比各国及各机构封面故事情况及背景因素,分析我国顶级期刊成果及封面故事的现状与不足,为中国顶级科学成果的可视化传播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该馆展示的总面积为9000m2,其中包括900m2的临展面积,年参观量大约为20万人次。是继德意志博物馆(慕尼黑)、德国科技博物馆(柏林)之后,德国境内第三大的科技馆。  相似文献   

13.
常娟  李志忠  邵航 《学会》2016,(3):57-60
科技馆开展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由来已久,它因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可以多方面培养和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家长的欢迎。本文以"四位一体"科技馆建设为大背景,论述其带给科技夏令营活动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案例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阐述未来科技馆科技夏令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毛荐其  孙静林  刘娜 《科研管理》2016,37(12):19-27
储能技术是指引人们走向绿色清洁低碳新未来的关键一环。为了全面了解并定位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从多维度和长时间跨度的视角综合测度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能力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科学产出呈现显着增长;美国的科学产出与科学影响力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学产出位居榜首,但其科学影响力却相对不足;美国一直占据跨国家/地区科学合作网络的中心,中国逐渐成为合作网络的重要成员;“相变储能”、“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等是储能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5.
许强  兰文燕 《科学学研究》2010,28(2):221-226
近几十年来,研发联合体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实现技术追赶,提升技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而广受关注。中国台湾与大陆先后建设了一批研发联合体(大陆称之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但由于两地经济、技术和体制环境的不同,台湾研发联合体和大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各不相同。论文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运用三螺旋创新模型阐释其形成和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希望能给技术追赶型国家(地区)发展研发联合体方面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论文认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决定了研发联合体(平台)的功能定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主导逻辑;并提出了研发联合体(平台)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和1006个50万人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和驱动因素,并与全球、美国、欧盟、巴西、印度、俄罗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头部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已经呈现突围态势,但整体处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二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程度基本与全球平均水平持平,首位度高于美国、欧盟;三是全球联系、社会包容、经济活力、环境韧性是影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四是在提升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经济活力和社会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相对最强,而经济活力和环境韧性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有效路径,研究联合体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知识图谱理论,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研究联合体国内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及研究前沿时间线图,对我国研究联合体的热点主题、前沿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研究联合体的研究主题趋于成熟和完善,多以案例研究为主,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正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科学传播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CST),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简称SCC)和科学传播学会议(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简称SSC),吸引了世界各国对科学传播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展开多元探讨,共同谋划科学传播的未来。本文试图就这三大会议的主旨与议题进行分析,探寻国际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点的发展及其趋势,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发展可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科技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十年间(1996-2005)SCIE论文中国国际科技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差异。通过对论文数量和引文影响的相对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三个主要学科大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础研究学科论文和引文数量都比较多;工程技术学科论文数多而引文数量相对较少;医学生物学则是论文数量较少而引文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本文还将h指数的概念引入到学科比较中,以学科作为论文产出的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同样可以发现三大类学科的差异:基础研究学科h指数普遍较高,工程技术类普遍较低,而医学生物学处于二者之间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