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着力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材料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湖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为例,遵循"重基础、宽口径、求特色"的改革原则,从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农业院校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面向新工科建设,满足现代化科学技术人员培养,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方案。结合具体工业生产,通过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先进测试方法和案例教学学时,并引入科学前沿知识,紧跟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此教学方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加工条件、高分子材料结构和制品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从这三者的关系出发,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改革中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生产的高度辩证统一、电子课件的开发、动画仿真技术与实践教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的创新性实验等环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材料成型原理教学中内容过深、教学课时压缩等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在教学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对课件、教学安排、学生互动等内容重新构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授课过程中学生课堂反映、作业质量来看,还是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电路实验”是工科高校一年级电类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实验课程。传统的电路实验偏重验证性,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不满足“新工科”建设培养“三创”人才的要求。以叠加定理实验为例,探索了在“电路实验”课程中增加设计性环节和工程应用背景实验的方法。在2021年春季学期“电路分析”课程期末考试的实验设计环节中,学生的得分率比以往有显著提升,说明教改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粘接和非金属材料成型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而教学学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实践的方法和成果。指出课程教学与改革必须以学生为本,把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又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面向工程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以新工科发展为契机,为更好发挥专业选修课在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合格人才中的作用,针对《有机酸工艺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教材内容、革新教学手段等层面进行教学探索,以满足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和社会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且实践性较强的特征,是专业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本文根据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围绕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科研素质,在优化课程体系、选择合适教材、制作电子课件、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动手实践、做好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7,(5):107-110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实验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兴趣的培养、实验环节的强化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得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旨在提高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模具制造工艺学》要求学生了解模具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工艺知识,掌握典型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工艺装备,初步具有独立安排模具加工工艺方案的能力。该课程改革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灌溉工程新技术》课程的特点,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灌溉新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水利工程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是应新经济发展而生的新型工程教育,其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文章以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以“新工科”理念为契机,以培养双创型复合人才为目标,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出发,通过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任务驱动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程材料》是我院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材料性能、金属材料的结晶与晶体结构、钢的热处理、工程用钢和铸铁的牌号、种类及性能等知识,知识点繁多,内容抽象,学习难度较大。通过一系列教学模式探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距离,改善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杨潇 《教育教学论坛》2019,(22):210-21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应用型大学为视角,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从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重视实验教学以及综合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为应用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求,针对目前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邯郸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规格、课程体系建设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构建面向新工科的环境生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文章主要从教学内容、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现代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文章分析总结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特点,对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这些措施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下工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受到“新工科”、大类招生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内外驱动力的极大作用和影响,亟待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重新构建。该文针对工科改革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和工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当前发展动态,基于对原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提出了“新工科”专业实践体系改革设计的四大模块,需以“引导、拓展、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为阶段课程核心,平衡好扩展和进阶的关系,全面提升工科专业人才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期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