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小军 《考试周刊》2013,(77):67-67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合理地设置合作任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自主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他人交流合作是未来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不少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谈不上什么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结果造成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引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5.
刘桂慧 《学苑教育》2012,(23):49-49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正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注重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要善用问答环节,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引入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兴趣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的引入阶段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梁玉仙 《考试周刊》2014,(56):85-86
农村初中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听讲—记忆—练习"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要转变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实践探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曾春木 《成才之路》2024,(11):93-96
构建自主探究数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合作与交流、注重启发与引导的原则,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并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组织小组实践操作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运用新型教学技术以提升自主探究课堂效果,同时加强小组合作练习以巩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最大限度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是日后工作中的重点,有效的课堂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对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之意,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因素研究总结,小学生需自我增强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习惯,老师们需增强课堂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教学视野狭窄,师生沟通单一,教学课堂沉闷。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变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也正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最终目标体现。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改不断地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也得到了最大的提升。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比较低,协作的能力也有限,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需要通过提问、多媒体、以及新的话题阐述等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沟通和练习,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试用)》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笔者所在的学校提出了实践"12345"快乐课堂的课改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将"小组合作"引入教学,积极打造"自主、互助、合作"的课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维过程.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引入小组合作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经过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是小学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教师对学生适当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训练,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健康的学习氛围。肯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为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大体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志勇 《成才之路》2010,(36):80-8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合作交流中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努力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全体学生能力获取和展现的舞台。因此.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  相似文献   

17.
颜兵 《成才之路》2011,(27):43-43
学生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而独立思考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上。没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小组合作学习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高效,更谈不上实效。只有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陛、个体性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交往品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和接受.课堂上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信心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数学课堂充满着生命的灵动与恬力。课堂因此有了生气.  相似文献   

19.
中职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祥 《考试周刊》2011,(71):75-77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数学老师要积极尝试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整合为"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入手,对创设数学课堂的问题情境、提高中职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地位的改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