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始曲: (出《济公》主题歌20″后压混) 关:“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许多小朋友都会唱电视连续剧《济公》的这首主题歌,有的小朋友还能边唱边表演。学着济公的样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2.
“济公”,即著名喜剧演员游本昌。他饰演电视剧中“鞋儿破,帽儿破”中的济公,家喻户晓。可是《济公》播放了八集后,计划中的九至十二集好久没有拍出来。什么原因呢? 1988年,有一家报纸发表一篇文章说: “一个靠济公抬高身价的演员,竟然向《济公》漫天要价起来,提出什么要签订‘立体’合同,否则就‘拜拜’!所谓立体者,拍摄费,主题歌录制费、音像出版发行费等等  相似文献   

3.
我采编播的少儿节目《“济公”谈济公》,获得了省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电视连续剧《济公》播放以后,在少年儿童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孩子学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大讲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出现的一种新闻品种,暂名之为“官司新闻”。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但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说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常常受到被称之为“告记者热”现象的困扰。自1985年1月上海出现中国解放后第一起“新闻官司”《20年疯女之谜》案至今,因新闻报道涉及公民、法人名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全国的“新闻官司”已有700余起(不含那些投诉法院尚未立案审理的以及投诉纪检部门在内部解决的新闻纠纷在内)。记者们由此大声疾呼:新闻舆论监督难啊!为了便于总结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推进新闻改革,现将“新闻官司”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原告与被告从已发生的“新闻官司”来看,原告既有国家机关的干部、企事业的经理(厂长)、影视界的明星歌星,也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几年来达式常为别人诽谤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的“名誉权”的官司;以至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等等,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请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崛起的一个新闻品种。它的外延比法制新闻小,以对簿公堂、打官司为其特征,故暂名为“官司新闻”,我想是不足为怪的。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的官司新闻,是以名人打官司或重要人物的官司为本。从西方新闻价值说  相似文献   

7.
“新闻官司”,指的是因新闻媒介发表各类新闻作品而发生的侵害公民或者法人的合法权利的纠纷和诉讼。据报道,自《民法通则》生效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新闻官司”已达300起。结果如何,尚无确切统计。在上海,据悉已结案的“新闻官司”中,原告胜诉的约占65%,被告(新闻单位和作者)胜诉的约占35%,看来,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败多胜少。“新闻官司”的出现和骤增,是我国新闻界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  相似文献   

9.
1988年5月,材料公司与哈尔滨工业供销公司订了一份购销胶合板合同,双方商定,按照合理的价码,由哈供销公司分期供应材料公司一批胶合板。在供货过程中,哈供销公司看到木材行情见涨,中途停止供货,不履行合同,使材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几经敦促无效,材料公司从档案中找出合同书,向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调查审理,作出公正判决,认定哈供销公司违约,责令其向材料公司赔偿损失6300元。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91年第5期《“谁之过”新闻公案》一文披露的这件公案已经有了结果。浙江工艺毛绒厂现任厂长周土根向黄浦区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原厂长金民生以法人代表身份对《上海工业经济报》记者马建明侵害该厂名誉权的民事诉讼,已获黄浦法院准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0月21日上午,一面烫有“为民代言,一身正气”8个金色大字的锦旗,从100多公里外送往鄂西报编辑部。送旗的是湖北省建始县一位退休干部,名叫余贻全。老头的泪水夺眶而出,一件拖了近10个月的“木炭官司”案终于了结。望着老汉的泪水,我也禁不住自己的眼泪。回想起这10个月,作为记者的我,几多苦涩,几多酸辣。花甲卖炭翁投诉报社:做了好事倒了大霉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自“出炉”以来就烦心事不断,还差点被北京保温瓶厂送上法庭。总算有惊无险,遇难呈祥。最近又一次幸福地得到解脱。据说在上法庭之前,经“有关方面”调解和协商,双方实现了庭外和解:《贫》剧获准继续播出,剧组和电视台则向保温瓶厂赔礼道歉,并在适当时候对保温瓶厂作实事求是的正面报道云。不知“张大民”对这个结局有何感想。从事情终于解决的角度说,是不妨偷着再乐一回的,解脱出来总是一件好事,而且也不同“割肉出血”,避免了伤筋动骨的痛苦。至于作正面的报道云云,本是份内之事,更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上小报因缘际会,风起云涌.从大处看,是以众力撑起了新闻界的半壁江山.对此,陈灵犀曾总结说: 上海的小型报,有了三四十年的悠久历史,和崇高至上的地位,对于舆论文化,负起了艰巨的责任,也缔造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功绩,博得“敢言”的好评.它在新闻界,不但辅助了大报的不足,并且做了许多大报所不曾做到的事,具有相当的权威.(《自话·整理小型报》,《社会日报》1943.1.12) 陈氏是知名小报《社会日报》的主编.  相似文献   

14.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一哼起这首广为人知的《济公》连续剧主题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那个鞋破帽破、疯疯癫癫的济公活佛。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主要分布于以浙江省天台县为中心的区域,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2006年5月,浙江天台济公传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属于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是“告记者热”的一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应该大书一笔。“谁人不把官司打,哪个不被别人告?”对于记者来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过去写批评报道,了不起是挨总编辑的“克”,写个检查,报纸上发个  相似文献   

16.
1994年3月至8月间,在我国发生了一起惊人的企业状告新闻媒体侵权案,最终以辽宁电视台向驻马店地区制药厂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辽沈晚报》向该厂赔偿经济损失35万元而告终。 作为当地报纸的一名记者,我一直参与了此案的采访报道,发表了一些稿件,获得了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驻马店地委行署新闻特别奖等。 时间虽已隔几年,但仍有不少新闻界的同仁不断和我谈及此事,同时我也觉得有必要将当时的情景作一回顾,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警示。 事实真相与臆断的产物 1994年3月12日,河南华中医药集团和所属的驻马店地区制药厂一行20人的促销队伍,风风火火赶到沈阳,参加在那里举办的“’94春季全国药品交易会”。当晚10时许,辽宁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发了通讯员李云生所写的消息,大意为:3月10日,在大连市火车站西旅社205房间,发现一对夫妇服了6瓶河南驻马店地区制药厂生产的“佳静安定片’准备自杀,谁知他们服下的竟是假药,欲死却又生。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华中医药集团的促销人员当头一棒,使他们措手不及。他们立即赶往辽宁电视台,向有关人员质问发稿情况。副台长黄维成立即召见当日值班的新闻部副主任蒋立杰和处理此稿的记者李建国询问情况,并责成李建国去大连调查此事。  相似文献   

17.
记者写了一篇表扬信,送当事人审阅,却被“没收”了……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起,报社的总编辑、电台电视台的台长们,不时被法庭传去,因为“新闻官司”而坐到被告席上。有的输了官司还得赔上银子;有的经过调解协商解决;有的虽然没输,但为此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媒体的声誉……“新闻官司”因何多了呢?经过仔细的分析与观察后不难看出,“新闻官司”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印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侵权纠纷明显增多,诉诸于法律的“新闻官司”也不断出现。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成为被告的也不鲜见。而不少“新闻官司”的审理结果,大都以新闻单位和记者败诉而告终。 “新闻官司”的出现和增多,在社会上激起多层面的反应。它不仅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思考,也给法律工作者提出了很多法律问题,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虽然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这一社会现象,但确有不少新闻工作者,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对此感到困惑、茫然和苦恼,心理压力很大,有的认为批评报道难以把握,弄不好就会“吃官司”,有畏难情绪;有的认为新闻素材是被采访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出了问题不该找新闻单位麻烦;还有的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认为当被告丢人,上法庭没“面子”,因而即使有理也愿意私了或非诉和解,不愿与人对簿公堂,还有的由于对有关法律不熟悉,对正常的诉讼程序不了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6,(12):29-30
为了拥有一份独立平等的爱情,她和他在大学校园里签订了一份“恋爱公积金协议”,两人每月往银行卡里存入相同数字的“爱情基金”,将来要是一方抛弃另一方,恋爱公积金的余款归受害方所有。大学毕业后,他们相继走上工作岗位,收入越来越高,“公积金”越存越多。5年后,已这16.9万元“恋爱公积金”对薄公堂……[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