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剑影  王艳娟  赵彤 《考试周刊》2012,(77):171-171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的这一思想不断发展,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当今教育中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研究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有助于解决问题,也有利于促进当今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语·述而》记录了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语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对于启法式教学的表述。其中的教学思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论认为,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任何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必须依此而展开。但到底什么是启发式,目前,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以致于许多好的、先进的教改经验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使我国的教学方法论体系长期处于相对停滞...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所推崇,但这种推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了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盲目崇拜,出现了对于传授式教学冠以"填鸭式"、"一言堂"的非客观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合理处理启发式教学和传授式教学的关系,使他们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实践工作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为政以德”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但主要是指治国的政治措施,核心是利民。“德”作为一种范畴和概念产生于殷代,到西周有了重大发展,标志是提出了“敬德保民”。孔子德治思想是对殷商西周以来德治思想的继承,又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仁、礼、中庸等道德规范,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关于礼和仁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核心及本质,礼是以仁为条件的,礼是受仁制约的,没有仁的真情实感,礼便失去意义。孔子并没有主张无条件地恢复周礼,而是以仁来充实周礼,在政治意义上是改良主义的,不是革命的。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而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仁和礼。孔子的中庸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三纲”并不是孔子的思想,君臣、父子、夫妻这几种人伦关系,依孔子的原意,都是相对的,没有片面和绝对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孔子仁学是对社会人生的观照。孔子说“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在孔子的仁学话语中,“人”是社会的人。孔子认为真正的“人”要“知天命”、“明道”、“行道”。孔子的仁学,以有别于西方世俗化人文主义的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为其思想基础,要求“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求得“己身”与“他者”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为政以德”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但主要是指治国的政治措施,核心是利民。“德”作为一种范畴和概念产生于殷代,到西周有了重大发展,标志是提出了“敬德保民”。孔子德治思想是对殷商西周以来德治思想的继承,又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贡献,其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对我们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他之前,人们所掌握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强灌硬填的注入式。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不择手段(甚至采取野蛮的体罚)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文字的形象中都有反映。例如:教学的“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显然,左边两“×”表示学生,右边的“×”代表教师,垂直一竖,是一条棒。所谓“教”,就是教师手持大棒迫使学生学习。这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的记载中也可得到印证,如“朴作教刑”。这就是说,未经加工的棍棒  相似文献   

10.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中“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其本义包含四个基本观点 :其一 ,“启发式”教学要选择最佳的施教期。所谓“愤、悱”。按朱熹的解释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 ;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 ,发谓答其辞” ,即学生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 ,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处在这种“愤、悱”心理状态的学生 ,其大脑思维异常积极活跃 ,也亟须教师引导。如果教师此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和“发”的引导 ,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源渊流长,理论研究很丰富,但普教实践中提倡启发式和废止注入式的情况又如何呢?我认为它更象是一种观念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启发式的理论历史众所周知,不必赘述。本文仅从当代一些新教学思想与考察普教实践所获信息的比较的角度,谈些肤浅理解,同时对启发式的实施问题作些初步探索。一、启发式教学的理解问题启发式既不属教学规律,又不属局限性的原则或方法,当然更不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对启发式的理解,可以  相似文献   

1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继承与创新地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让新课程改革充满着生命力。其主要策略是运用启发式教学要赋予“生命教育”的意义;在课堂“师生积极互动”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整合化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语文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语文教育思想是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雅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为此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语境知识 ,并要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 ,确立语境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教育家。他提出了关于“启发”教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由浅入深、叩其两端、旁引侧证、侧面诱导等方法。孔子重视问答在启发中的作用 ,他的答教有正面之答、委婉之答、无声之答、愤悱之答几种方式。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理论和实践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对当今的教学改革也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启发式教学是由孔子首创的。文章在解读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文本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意义。介绍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实践及现实启示,旨在客观地认识、实践与发展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是由孔子首创的.文章在解读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文本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意义,介绍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实践及现实启示,旨在客观地认识、实践与发展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潘成彪 《文教资料》2012,(11):116-117
本文从孔子启发式教育的一般理解出发,全面考察孔子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性与一贯性,从教育原则、教育模式、考核方法、教育特色等方面加以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发现这一教育法的精髓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孔子启发式教育的丰富内涵,并分别阐述了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四个纲目。  相似文献   

18.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中外的教学论中都有过许多论述,我国的许多教师也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着。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两种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它们的理解是肤浅的、表面的,因而对它们的应用也是孤立的、形式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这个时代我国教  相似文献   

19.
启发工、讨论式教学在中外的教学理论中都有许多论述,我国的许多老师也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着,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两种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歙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它们的理解是肤浅的、表面的,因而对它们的应用也是孤立的、形式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这个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要求有相应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匹配,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批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在政治教学领域里,对启发式,讨论式数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与研究,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笔者根据近两年的实验与研究,欲就如何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启发式是个老问题,但又是在实践中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面对现实情况,要培养有创造性的新人,迫切需要研究提倡启发式教学。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启发式的一些经验。 一、介绍有关知识,创造条件引导启发。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掌握写作技巧等,都应当围绕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材特点,介绍有关材料,有关知识,才能创造条件,引导启发。比如,在教学鲁迅小说《风波》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社会意义,就必须在朗读之后,分析之前,介绍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子和1917年的张勋复辟事件,《风波》这篇小说写的就是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