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腾 《西北师大学报》2007,44(1):130-132
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研究在侦查工作与司法公正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现状的分析,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从侦察程序、立法制度和司法实践等方面完善人权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它应在当代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从基本人权高度认识信访权有独特的人道价值、法治价值和政治价值。在目前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信访制度发挥着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两大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人权保障作用。这两项功能的良性发挥,有赖于信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理性运作。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经过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罪犯人权的口号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初现曙光。二战之后,国际人权运动的广泛开展使罪犯权利在一系列国际人权法规及各国的国内相关法律中得到体现。中国罪犯人权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既是同西方国家进行人权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又是中国监狱行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已从法律、监督、物质、组织和社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罪犯人权保障机制。但在罪犯一些权利的规定上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4.
妇女作为人权保障的应然主体,理应享有同等的权利保障.然而,现实中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遭受普遍歧视.本文以我国妇女人权保障的必要性为切入点,讨论我国目前妇女人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救济措施,即为保障妇女权利的实现,必须要回归妇女作为人享有人权主体的地位.同时,需要在宪法中平等赋予和保障妇女的各项权利,并以宪法价值和精神来构建妇女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在现行法律体制下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在立法工作中,应增加、充实、完善有关弱势群体保护的内容,以彰显人文关怀、保障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6.
宪法与人权关系密切。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保障人权。我国现行宪法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但同时在人权的规定上仍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因此,要通过实施宪法,确认人权范围、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宪法的人权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人权保障体系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权的司法保障,这是公民法律权利得以最终实现的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人权司法保障体制经过多年建设,不断地走向健全和完善。但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司法人员存在重打击、轻保护的理念,导致了数起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破坏了司法的公平正义,对公民的人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是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提升公信力的迫切要求。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刑事法律制度,加快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让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坚持证据裁判规则,完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切实保障律师辩护权利,依法保障案件当事人应有的各项权利,确保人权在司法领域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是对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摒弃,是对司法专横的否定。本通过对法律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阐述,说明了司法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必须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使法律真正起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罪犯人权保障包括罪犯人权的政治保障、法律保障、经济和社会保障、文化和思想保障;我国罪犯人权保障工作也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通过允许罪犯与律师接触,建立巡视员制度,建立诉冤机制等进一步健全罪犯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刑罚理论研究中,报应刑论在技术和价值层面存在一系列理论障碍,目的刑论则在罪刑均衡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上有失偏颇。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折中说由于没有从更高的层次上对报应刑和目的刑进行有效整合,也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前二者的缺陷。从人权保障的高度重新界定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主张以保障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刑罚权正当化的根据,刑法不得已原则是践行人权保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强制辩护制度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有重要意义,在人权保障的大背景下,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应当构建全面的强制辩护制度,即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没有辩护人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则刑事诉讼程序不能继续进行。这种强制是对公检法机关、对政府、对律师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是人权保障必然的价值选择,也是重新确立律师应有的社会地位.改善律师生存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中国法治观念和人权意识较为淡薄,导致了中国人权保障水平在一个较为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不前.笔者介绍了现行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制度并对现行刑事司法中人权保障制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人权体系中,基本人权的提出、形成、发展和不同时期类型的固定化,是至关重要的价值取向;随着现代国际人权运动的勃兴所带来的基本人权各种态势发生的变化,必须澄清与基本人权相区别的相关概念,以便将基本人权作为切入点,重视确立基本人权获得优先保障的地位.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充分体现了一切人权的本质,必须从立法、政策和实践积极推动当今各国基本人权化和国际人权一体化的进程,最终为实现和谐社会和世界大同打开通道.  相似文献   

14.
人权保护有三个基本途径:1.人权的经济保护。经济发展是充分实现人权的基础,是维护生存权、促进发展权的直接动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贫困问题、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长远的最佳的方略。2.人权的政治保护。国家作为人权保护的主体在人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3.人权的法律保护。有人权的国内法保护和国际法保护两种。  相似文献   

15.
浅析保障人权与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人权,就是人之为人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公民权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改革开放二十五年的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  相似文献   

16.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权在现实生活中又外化为应有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三种基本形态,而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的转化则是人类执着追求的共同理想。国际刑法正是根植于这一理念,在践行共同理想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权利是一项古老而又崇高的观念,人们要想获取权利,在现实社会当中就必须寻求法律的支撑与保护。而对公民基本权利提供完整的法律保护的前提是宪法保护,如果没有宪法的保护是难以实现的。宪法的司法化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法治发展的未来趋向。但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宪法是处于整个司法领域之外的法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宪法实施现状,通过与国外的实施情况相对比,吸取有益的经验,总结出我国宪法司法需尽可能对法律的权威性进行维护,不断改变宪法现有的落后观念,逐步建立宪法诉讼与宪法法院制度,达到保护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逐渐意识到人权保护的重要性,而在人权保护之中,对于文化权利即精神层面权利的关注,上升到了历史从未达到的高度。中国在结束长达百年的战乱之后,也迅速的将视野回归到人权保护和文化权利保护的主流。本文从国际人权法与文化权利,以及文化权利保护与刑法之间的关系,探讨通过刑罚机制保护文化权利的必要性,以弥补当前保护机制,在面对文化权利受侵蚀的社会风险时的漏洞。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权入宪后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使我国的人权保障有了宪法依据,但仅仅有宪法保障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推进宪法司法化、构建完备的人权法律体系、设立人权监督和协调机构、加大人权宣传教育力度才能使人权得到切实、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是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是公正的本源,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实体公正具有相对性,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实体公正优先论和程序公正决定论皆不可取,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程序优先。实现司法公正需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建立能够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司法体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惩治司法腐败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