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义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更动、变化”的意思。 “改变”指比较具体的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人为的意味比较强。 “转变”指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一般指较为抽象的事物的变动。它所表示的变化往往显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所谓寓意,是指事物含蓄在内的意思,或人们寄托在事物身上的道理。我们常说“事物的本质所在”、“寄理于物”、“托物言志”,这种“质”、“理”、“志”就是寓意。揭示寓意的一般方法有两种:一是抓事物的形象特征,二是抓事物的生活特征。由这两种特征可以向内作纵的深入思考,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即含蓄在内的意思,向外作横的类比联想,体会出寄托在  相似文献   

3.
learn与study     
learn与study两个动词都可以作“学习”解,有时可以互换使用。例如:H e is learning/studying English now.现在他正在学习英语。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1.从程度上看,learn指一般的学习;而study通常指比较深入的学习,含有“研究”、“钻研”的意思。例如:She learned French  相似文献   

4.
希望 期望     
这是两个动词,都有“盼望、想望”的意思。 “希望”指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期望”指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这两个词意义相近,只是“期望”在程度上比“希望”更深一些,更庄重一些。“希望”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而且不分长辈、晚辈,集体、个人,上级、下级等。“期望”一般只用于  相似文献   

5.
一、课外语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外语文活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又各有特点。课外语文活动,一般是指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包括“认”、“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凡是有助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活动,都带有语文活动的性质。课外语文活动的形式,应该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其中有集体的统一活动,也有个人的单独活动。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形式要尽可能灵活多样,不要过多限制,以至死板单调。凡是可以引起学生活动兴趣,具有吸引力,又是条件允许的形式都…  相似文献   

6.
相信 信任     
相信 信任 这两个动词都有“不怀疑”的意思。 “相信”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信赖,不怀疑,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 “信任”的对象往往是人,是“对人相信其思想、品质或才能而有所托靠”的意思。“信任”的对象有时是由人组成的党派和团体。 例如:  相似文献   

7.
big,large,great都有“大”的意思,但是它们的含义与用法有所不同。1.big意为“大的”,反义词是little,既可以用来指具体事物,表示体积之大,也可以用来指抽象的事物.表示“巨大;伟大;重要”等意思。例如: He is a big man.他是个大人物。  相似文献   

8.
词义辨析     
特别 特殊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突出、异常、与众不同”的意思。 “特别”能修饰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在不同的场合,词义也略有不同。它在修饰形容词时,有“格外、非常”的意思,表示程度。在修饰动词时,有“特地、着重”的意思,还能表示“进一层式强调”的意思,相当于“尤其”。它也能修饰名词。 “特殊”只能用来修饰名词,跟“一般”相对,表示不同于同类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特殊”有构词能力,可构成“特殊性”、“特殊化”;“特别”则不能。  相似文献   

9.
比拟和比喻是两种常见的修辞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本质差别。先说共同之处。这两个修辞格都是由于人们对于不同性质的事物的联想而产生的表达方式。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点,引起联想,于是就利用这种相似性,用另一事物给要陈述的事物作比,这就产生了比喻和比拟。例如,在要表达“伟大的党培养我成长”这个意思时,说话人联想到母亲对于子女的哺育,两者有相似之处。为了把意思表达得  相似文献   

10.
《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一年级就要注要培养。”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即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二是强调了这种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我认为,这后一层意思很重要,说明作文教学要早起步。目前,广大语文教师已经领会了这个意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有所“表示”。但是,总的情况看来,对“起步作文”训练还没有真正把握,或要求过高,或训练盲目,效益不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期望引起深层的研究。“起步作文”训练究竟应该怎样搞,“教亦多术”,难说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不是应该注意“五个一点”,坚持“三个同步”,遵循“一条  相似文献   

11.
探究的意义     
探究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就语义而言“研究”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究”则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从语感来说,“研究”一词似乎多了几分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评价和反馈 ,是很经常又十分重要的师生交流。看起来这种评价的进行并不难 ,学生做对了 ,说对了 ,教师就给予肯定 ;反之则予以纠正。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并不简单。有位老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问学生 :“课文中说大渡河‘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里的‘只有’是什么意思 ?”前两个学生说“只有”是“仅有”和“唯独”的意思 ,老师都不置可否 ,当第三个学生说“仅有”是“唯一”之意时 ,老师立刻点头微笑着说 :“对了 !‘仅有’是‘唯一’的意思 !”其实 ,三种答案都是对的 ,教师只…  相似文献   

13.
热爱 敬爱“热爱”表示爱的程度很深,流露的感情很强烈.可以用于对人,也可以对事物.例如:他们总是怀着幸福的心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毛主席的热爱.“敬爱”除了表示爱的意思外,还含有尊敬的意思.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只用于对人.例如: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到北京北郊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热心 热情这两个词都含有热烈、诚挚的意思.“热心”着重在对人对事态度上的积极、主动.例如:贫下中农非常热心开办这种学校,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他们自己的.“热情”比较着重在感情上的热烈、奔放.例如:进了卫生科,亲人们热情地帮助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给我讲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  相似文献   

14.
1、tall,high 这两个词都可以作形容词,意思是“高的”。但tall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也可用于描述高而窄的事物,还可用于描述建筑物.其反义词是short:high可用于描述大多数事物,尤指从地面算起到物体顶部的距离,其反义词是low。例如:  相似文献   

15.
东采西摘     
艺墟:“墟”是集市的意思,过去的集市大都设在被人们遗弃的废地上,称之为“墟”,“集市”的意思也因此而生。“艺墟”当然是指艺术活动的“集市”了,香港人把自己可以参与其中的各种文化活动都称为“赶艺墟”,内地一般称为“艺术节”。  相似文献   

16.
甲乙两事物具有“某点儿相似之处”,当需要说明乙事物时。便以甲事物喻之;当需要说明甲事物时.便以乙事物喻之。像这种甲乙两事物都可以互为喻体的比喻。修辞上称之为“互喻”。这种语言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应用很是广泛。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得细细咀嚼”、“读书不要急来抱佛脚”。人们听了以上的话,一般都能理解:“咀嚼”不是指“用牙齿磨碎食物”的意思,而是指“对事物反复体会”;“抱佛脚”不是指“(烧香时)用双臂去抱住佛像的脚”,而是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上述“咀嚼”、“抱佛脚”两词语的前一个意思,乃是词的本义,后一个意思,则是词的比喻义。  相似文献   

18.
《养花》一文在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10册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1、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2、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我可得感谢它们。上面句子中的“照管”和“照顾”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关心、料理”的意思。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照管”侧重于注意、看管,是“照料、管理”的意思,可以用于人,如“照管孩子”,也可用于事物,如“这件事由他照管”,其适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9.
江安县怡乐镇麻衣小学张骑:《精彩的马戏》中两次出现“跷跷板”一词。我认为,用“翘翘板”更妥贴些,因为“翘”是抬起、举起和向上之意。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你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翘”是个多音字,读作二声时是抬起的意思,主要指抬头;读作四声时是一头向上仰起的意思。“跷”的基本意思也是抬起,主要指腿。问题不只在于从两个字的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中,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成分同指一个事物,我们就把它叫做复指。这种复指关系不仅可以构成短语,而且还可以构成单句和复句。对此我们试作简要分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连在一起,指同一个事物的叫复指短语。它的特点是两个词或短语紧连在一起,中间一般没有语音停顿,指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在语法上共同充当句中的一个成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