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鲁迅和沈从文的小说中知识分子是批判和否定的对象,但二者的创作主旨完全不同,鲁迅否定和拒绝了传统文明,强调和突出了现代文明。而沈从文与之相反,实质是对现代文明的有意对抗和背离及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回归,完全放弃了“五四”文学的主题和灵魂。  相似文献   

2.
鲁迅、沈从文与中国现代美术有着诸多文化关联,二人都善于绘画。不同的是,鲁迅钟爱民间绘画,沈从文则对古典绘画素有研究;二人书法艺术造诣深厚,鲁迅取法晋唐、融汇隶篆,形成了自己的书艺风格,沈从文钟情章草,有着小众取向;美术研究上,鲁迅在前半生关注古代碑拓,后期关注木刻艺术,沈从文在后半生则集中探究了古代工艺美术。鲁、沈的绘画兴趣、书法风格、美术研究显示出现代文学大家独特的美术面向,其美术趣味与文学创作形成了互文,并以综合而非细分的逆现代审美方式实现了文学与美术的综合突破,显示出美术形式审美对于文学的独特价值,表明多重文化身份转换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与文学天生有不解之缘。且不说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不说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说文学家中有不少就是语文教师从三尺讲台上走出来的。鲁迅、叶圣陶、沈从文等是如此,刘心武、韩少华、肖复兴等也是如此。文学与素质教育天生有不解之缘。人类认识世界需要两种“眼睛”,一种是“科学的眼睛”,一种是“文学的眼睛”。以疗救病态中国、重塑国民灵魂为己任的鲁迅,早年学过工科,学过医学,后来专治文学,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具有“两种眼睛”的人了。我们今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就是要培养具有“两种眼睛”的优秀人…  相似文献   

4.
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世界,走进的是思想文化的深深海洋。先生在文化与精神的层面对国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鲁迅”已成为一个恒久的文化命题。“鲁迅”是说不尽的。如何让中学生以最具体直接的方式走进大师的灵魂,做一次有意义的心灵探寻呢?我认为,可以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集经典性与可感性于一体的鲁迅小说作品,让学生通过品析,把握鲁迅小说言语意义的文化蕴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人格高度。  相似文献   

5.
《风筝》追忆的是童年时期压制小兄弟放风筝,后又深感后悔、悲哀的故事,是一篇带有悲剧色彩的散文诗。文章表现的是一种怀念、追悔的迷惘与感伤,凸露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是窥见鲁迅灵魂的最好的窗口。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名作,仍能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那执拗奇崛的永远沉重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中国社会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的人物群像,侧重表现他们的精神危机,以内向的反省与忏悔对他们的痛苦灵魂进行了深刻追寻。按照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对政治和社会所采取的态度,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抗议、疏离、退隐和裂变四种。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似乎都掉进了一座精神与灵魂痛苦的“炼狱”而无法自我解脱,鲁迅的笔触总是紧紧地地集中在对主人公的痛苦灵魂的深刻追寻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总体的表现趋向是给我们一种追寻意味。通过对主人公“怪异”行为的抓取,描绘出一幅幅痛苦灵魂挣扎图。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鲁迅研究进程中.一条非本体性或者说远离文学本体意味的研究思路一直贯穿始终。研究者普遍关注到了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鲁迅,也曾深刻地体悟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是本世纪最痛苦的灵魂”的鲁迅.却惟独很少去关注作为小说家的鲁迅。这是一种审关的缺席,也是一种本体的迷失。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中,《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一书显示出其独特的开拓性意义。同时,对鲁迅小说形式意义的研究.其学术价值并不限于鲁迅研究本身。它对中国小说形式批评范式的建立,具有某种富有启发性和实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迷信是一种对事物错误的认识思维方式,迷信不要求怀疑精神和实证精神.《长明灯》中民众的迷信心态显现出了国人灵魂中的瘤疾,医治这一灵魂瘤疾是鲁迅毕生的努力目标,也应是今天学校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沈从文对爱情的激情的一面都有所体认,比较而言鲁迅侧重于“生活”,采取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注重探讨爱情在社会上的遭际、男女在婚姻中的处境与感受沈从文侧重于“生命”,采取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注重表现爱情对生命的意义、爱情与死亡在生命中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鲁迅因其“鸱枭”型战斗性的人格精神,因其思想启蒙的文学主旨,其作品内蕴着一种“荷戟在路”的中心意象,表现出一种如黑夜闪电般的穿透力,是一种“铸剑”的艺术;沈从文则因其“凤凰”型独立性的人格倾向,因其生命讴歌的创作题趣,其作品内蕴着一种“漫步于园”的中心意象,呈现出一种如黄昏夕照般的抒情性,是一种“招魂”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呐喊,是由于灵魂中无法遏制的酷烈创痛;呐喊,是本文两个人类最苦痛的灵魂思考表达生命与存在得以契合的唯一方式。在比较了两位大师相似而令人抚叹的家庭、爱情与人生经历之后,重点论述了他们天才般的艺术创作在情感与艺术表现上不约而同呈现的特征——呐喊,而呐喊所体现的原则正是西方表现主义文艺流派的主要美学原则。蒙克、鲁迅乃同在西方表现主义那里选择好表达生命与安妥灵魂的最佳手段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被无限接近却又似乎永远无法到达的话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从鲁迅作品中延伸出的关于国民性改造、中西方文化碰撞等话题的论争几乎从未停息。文章从个体、群体、文化与时代关系等角度,揭示走近鲁迅其人其文的现代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人如何做出合理的文化选择、确证自身乃至民族身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孤独生命的诗化体验 --《野草》意象的现代性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草》是鲁迅的生命哲学,它以诗化形式、庞大的象征意象体系记录了作者心灵深层的孤独体验和现代性人格的痛苦挣扎。然而对《野草》意象的现代性哲学解读,一直是鲁迅研究中一个语焉未详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寓言式的生命景观、中西象征的交融两方面来揭示《野草》意象的多元性、现代性哲学内涵,深入探讨象征意象中所积淀的作家生命深层的真实体验,为鲁迅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照视角。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的《围城》塑造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典型。在他们身上,笔者发现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再次复活,所不同的是,他们对于自身的劣根性有着清醒的认知,但却依然安于此道,是一种"明知故犯"的阿Q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对阿Q基因的继承和变异,进而开掘其与阿Q存在的相同与不同的文化根源,进行文化反思。其次,从艺术手法角度来看,笔者发现鲁迅、钱钟书都是运用了模糊小说情节、抽象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手法,为我们奉献了阿Q、方鸿渐两个精神典型。再有,作为讽刺幽默的两位大师,鲁迅更侧重于社会批判的姿态,对与实际的现世生活格格不入的荒诞的人和事进行尖锐的讽刺,钱钟书则是以学者的睿智"过滤"出平凡生活中的喜剧和哲理。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有岛武郎相遇的最好方式是无言,他们曾在“大正生命主义”的滋润中同行,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有亮色的时光。他们因为“爱”得深沉、伟大而寂寞,在寂寞中他们与学不期而遇。鲁迅以绝望的反抗,支撑生命前行,而有岛武郎以自杀的方式成为真正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在今天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也不仅在于对于”我也吃过人”的洞见,而在于对于“吃人者”全是被“吃”空了灵魂的揭示。鲁迅先生的“赎罪”意识是启蒙思想的具体体现,《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新文学“启蒙文学”的性质不容怀疑。“救救孩子”,从“娘老子”着手是破坏,给孩子自主的灵魂是建设,这也是我们今天文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作为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关注的并不是自然,而是人的存在本身,认为工业文明和消费时代只有自然才能拯救人类迷失的灵魂,帮助人们悟入存在本身.《丁登寺》突出了自然的三重作用:像护士一样消除人们的不安、烦恼和伤痛,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平静、和谐与快乐,解放人们的心灵;像向导一样带人们沉思,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指引人们洞入宇宙、社会、人生的真相,做出智慧的人生抉择;像监护人一样保护人们不受人性恶的伤害和污染,将人们从小我的私欲中解放出来,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成为心灵纯洁而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8.
英国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而中国有道不尽的鲁迅。鲁迅与莎士比亚因为社会与文学的机缘相遇在中国。然而从鲁迅的著作中所提及或评论的莎士比亚,一直以来被解读为鲁迅对莎士比亚的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认识不足或是一种偏见,但认真审视鲁迅著作中所提及的莎士比亚,却看到鲁迅眼中的"的确是伟大的"莎士比亚形象。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宗教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他比较重视宗教对坚定人的信仰、净化人的心灵的积极作用;中后期较多指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醉人民的消极后果。但终其一生,鲁迅从未对宗教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00年《收获》杂志第2期“走近鲁迅”专栏引起的文坛风波进行了全面述评,强调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其中包括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思想家的影响和日本思想界的影响,同时也有其植根的现实土壤,《阿Q正传》等剖析国民性弱点的作品,是一种文学审丑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民族的自我反省,实现民族的自我拯救,决非受西方人东方观的蒙蔽,遮盖了殖民者的“西方中心主义”;反对根据个人政治理念改变鲁迅历史原貌的“重塑”行为,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选择的趋利避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