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后,为使中国尽快走向富强,毛泽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其实质是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这一思想至今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中,适时提出新的战略方针,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对我国经济建设、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新构想,以及关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论述等,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他关于工业化的核心问题及正确处理重要经济关系等思想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每开始的。他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工业化要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要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工业化建设要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工业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实现标准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基本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他关于工业化的核心问题及正确处理重要经济关系等思想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正确认识中国建设的历史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初步设计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超常规发展战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对我国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系统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客观依据,制度选择、道路选择、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工业化的方针政策重大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化思想体系,集中回答了中国如何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性课题,不仅指导建国头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而且对今天中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力求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历尽艰辛,努力寻求一条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者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中国人开始看到西方工业的发展,从而把振兴中华、实现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无数仁人志士都没有能够找到一条使中国摆脱贫穷,实现工业化的可行之路。这一历史重任由以毛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相比较,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同、发展战略不同、发展方式不同、发展核心不同、发展动力不同。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跨入新世纪,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对外开放新阶段之际,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开放要有新局面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发展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化、城市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理论和许多基础性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六六年的十七年间 ,在土地改革、国民经济调整、合作化发展、执政党建设等诸方面 ,都提出了不少有独到见解的思想观点。本文从关于中国工业化步骤的设想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具体道路的探索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执政党建设四个方面 ,对他的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论述了科技革命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在我国流行着这样一种理论:从轻工业开始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重工业开始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种理论提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提出了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分界线;二、提出了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的规律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我国三十年的经济实践,我认为这个理论是很值得重新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毛泽东结合总结我国大跃进的挫折和失误,借鉴苏联建设的成败得失,深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以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以及积权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这些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对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纠正实际工作中的错误起了重大作用,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拓展了新的思路,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舔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苏为鉴,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明确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着眼于我国国情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建国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7.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及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怎样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说明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使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在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上.毛泽东关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两步走”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关于试办托拉斯经济;关于工业化方针政策;注意警惕和防止“左”的错误干扰等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就倡导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商品生产,中国工业化道路,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而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重要的思想材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先河和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蔡和森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和森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在认真研究中国国情、汲取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构想。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政治基础,没收外国在华资本及本国资本家大企业构成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基础的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落后的中国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农业集体化是农村个体经济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途径。他提出中国民族独立富强的两个途径:一是与苏俄、德国结盟,二是在主权独立完整前提下,引进外资,争取外援,自动开发中国实业。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立足国情,不照搬外国经验。他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说已初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