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赋》是中国文论史上最早摆脱经史哲典籍束缚的完整的文学创作论,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的性质、创作主体构思、物化表达及作品形态、风格进行完整系统描述的专论。《文赋》不但开了创作独立文学理论的先河,更体现出迥然不同的创新思想。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文赋》表达形式新颖、整体创作理论以及创新性思维模式:追求独创性的诗学理念;食古而化的诗学承袭观;对传统儒学的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2.
《文赋》是晋代陆机(公元261年—303年)的重要文学理论著述,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的一篇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文章。在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陆机是太康(公元280年—289年)时期的重要诗人,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他在《文赋》自序中明确表示,他从阅读前人的作品和自己写作实践中对文章写作的复杂性有了深切的体会。他写作《文赋》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文章写作的内部规律,解决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即思想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语言…  相似文献   

3.
陆机的《文赋》,产生于文学的自觉时代;它是在曹丕《典论·论文》和前人理论基础上的发展。《文赋》丢开了儒家所宣扬的关于文艺的狭隘功利目的,以及文艺是政治附庸的陈腐观念,自觉地探索文学自身的特征;注意到作家个人的品格和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他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首次揭示了“縁情”、艺术构思的奥秘,并  相似文献   

4.
陆机(公元261—303年)是西晋时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赋》不仅是一篇极好的赋体文学作品,更是我国古代最早研究文学创作的名篇之一。在这篇文学理论文章里,他比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创见,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这篇重要文论,有人大致肯定,有人基本否定,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对于《文赋》应辩证地加以评价,既要看到它的进步性,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陆机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综合了文学创作中的大量现象,提出了文体、风格、表现技巧、艺术构思等文学理论上的问题,特别对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本文试就《文赋》中论及的艺术构思问题略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陆机的《文赋》自创作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经典篇章,学者多看重《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说"。但从文本来看,"缘情"只有数句提及,"想象"主要在"其始也"一段中展开,都不是陆机论述的中心问题。"焦虑"是《文赋》全篇贯穿始终的线索,因而也成为理解《文赋》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机陆《文赋》乃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而又比较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它首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创作理论问题,这无论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对文学创作的指导,还是对学术研究的价值等等,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在今天,它仍然有着被我们研究和借鉴的意义。遗憾的是,迄今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文学创作理论的重要著作,陆机的《文赋》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海内外对“中国经典”关注越来越多,《文赋》在这一热潮中日益成为海外学人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命题。本文借助世界最大联机书目数据库WorldCat、全球最大在线读书社区Goodreads和亚马逊图书网站及其他相关书评,考察《文赋》八个英译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及其接受情况,廓清《文赋》在海外的译介现状。以期反思中国典籍外译及传播过程中的现存不足,为中国文论“走出去”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在文体论、创作论、作家评论诸方面都堪称六朝文学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继承发展了曹丕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观点 ,在文体分类上比《文选》目光阔大 ,涉猎驳杂而广泛 ;在对创作规律的揭示方面比《文赋》更加精深系统 ;与《诗品》相比 ,在注重词采的同时 ,更注重作品的思想性 ,同样表现了进步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0.
秦观(《淮海集》所存三篇文赋,按创作时间先后依次为((汤泉赋》、《寄老庵赋》和《叹二鹤赋》。其中,《叹二鹤赋》作于元丰元年(1078),而非熙宁五年(1072)。这三篇文赋,辞藻铺陈逐渐柔和,文字议论趋于精妙,呈现出“理渐胜辞”的变化特征。这与秦观少时博览强志的读书方法有关,也和他长于议论的丈风有密切联系。秦观的文赋创作水平不高,但他的《叹二鹤赋》也初步具备了宋代文赋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1.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重要文章。《文赋》中关于五种"文病"的论述,从客观上体现了陆机在文学创作上的美学理想——即文学创作要做到"应、和、悲、雅、艳",五美俱全,才是理想之作。本文从五美中"悲"的三层含义入手进行分析,探寻其对于前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著作。《文赋》中所体现的文学理论是陆机对传统儒家文学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其中陆机所推崇的雅、艳之美分别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审美上,表现出对儒家文学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文章的创作都会形成各种独特的风格和见解,《文心雕龙.神思》对陆机的《文赋》在构思的方法、情感、条件及文辞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神思》强调构思时思绪要广、远、深、美、变,这是对《文赋》构思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创作论,大约写于晋武帝灭吴之后,迄今已一千七百余年了。在《文赋》之前,长篇的文学论文如《毛诗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或就一部书、一篇文章立论,或就一种文体立论,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理论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论述多种文体、多方面文学理论问题,标誌着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就论述文学创作的具体规律来  相似文献   

15.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为系统的创作论专著,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作理论。一些专家学者都作了全面而精辟地评述,肯定了它在艺术构思方面的突出成就,但大多又认为,陆机的诗文,崇尚藻饰,讲求排偶,因而认为《文赋》是陆机形式主义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并开启了魏普时期的形式主义文风。例如吴调公先生在《古代文论今探·<文赋>的艺术构思论》中说:“从漠视文学特质到重视文学特质,从一味 ‘尚用’和轻视文学应有的形象和文采,到重视形象和文采,这是文学史上的进步征象,‘踵其事而增华’并非坏事。大辂椎轮应该归功于陆机。不过,过分强调艺术形象和文采,而忽视文章的‘尚用’和现实主义,开后来的形式主义之风,这一点陆机也有责任。”又说:“建安文学的‘慷慨’和‘梗概多气’一面,似乎没有被陆机注意,而正始文学开始趋于浮靡的倾向,却似乎被陆机深化了一层,以至变本加厉,发展而为形式主义文学。”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说:“陆机第一个把创作过程、方法、形式、技巧的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他忽略了文学的思想内容而片面地谈表现的方法技巧,也是不容讳言的。刘勰《文心雕龙·艺术篇》说 ‘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又  相似文献   

16.
《文赋》是我国“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自问世以来,前人不断探索,对它的理解日臻完善,但是,笔者发现,《文赋》中的一个。“变”字贯穿全文,它究竟暗示了作者什么样的理论思考,《文赋》研究者们并未进行过深入系统的阐释,只留下一些宝贵的语录似的卓见,殊为憾事。笔者认为,“变”在《文赋》中自成体系,揭示了作文过程中的一些变化规律,并表现了陆机对此的理论追求。故不揣愚陋,作此文以探《文赋》对“变”的论述,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7.
《文赋》撰年疑案新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赋》的撰作年代问题是陆机生平研究的一个关节点。从创作意图、创作心境等方面因素推断,陆机的《文赋》当撰成于永康元年(300)之春月。事实上,陆机的文学活动与他的出处行藏密切相关,解读陆机的“诗缘情”主张,亦可由此把握其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19.
陆颖 《文教资料》2012,(26):28-29
本文从审美角度追问《文赋》如何达到"穷形而尽相""曲尽其妙"的极致,完成生之"有涯"和文之"有限"向天地境界的转化。结合魏晋文士普遍的生死忧虑,本文通过对《文赋》中的感物说、创作论、灵感说三个方面的解读,揭示陆机在生存价值及生存形态问题上的人生境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说文章繁简     
文章繁简之说,大约在后汉时已经有了。班固讥讽傅毅,说他“下笔不能自休”(见曹丕《典论论文》),就是崇尚简要,反对文章繁冗的一例。后世许多重要的文论作者,对这问题的看法都是闳通而持重的。如陆机《文赋》云:“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这本是说,文章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道理说得透彻就好,并不需要长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