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信任与信任以及控制的关系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与不信任揭示了人类互动和交换关系中行为的二重性,不信任和信任一起又与控制构成人类互动和交换关系中结构的二重性。本文对此做了综述和分析,揭示信任、不信任与控制三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信任与不信任揭示了人类互动和交换关系中行为的二重性,不信任和信任一起又与控制构成人类互动和交换关系中结构的二重性.本文对此做了综述和分析,揭示信任、不信任与控制三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信任成本与企业成长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推演分析研究,初步尝试得出在不同的企业成长阶段信任水平与企业控制权配置关系、信任结构与企业控制权配置关系,在不同的信任结构社会里信任结构对企业控制权的分布有明显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信任与控制的关系研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与控制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二元关系,而是同一事物的二重性.对此做了综述和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信任的建立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信任与不信任揭示了人类互动和交换关系中行为的二重性,不信任和信任一起又与控制构成人类互动和交换关系中结构的二重性。本文对此做了综述和分析,揭示信任、不信任与控制三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管家理论从大股东与经理人间信任的角度给出企业不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解释。认为给予经理人足够的信任,能使其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去创新,以应对激烈的市场变化,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结合现有信任和技术创新选择文献,考察大股东对经理人的两种不同信任方式(情感型信任和认知型信任)在经理人创新动力调节下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得出:(1)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情感信任与突变创新选择呈倒U型关系;(2)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认知型信任促进渐进创新的选择;(3)经理人创新动力正向调节认知信任和渐进创新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峰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7,38(8):44-50
目前公司治理研究大多研究关注正式的控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缺乏对信任这一非正式因素作用的关注。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信任关系相比正式的制度安排,更具灵活性,因为在管家理论视角下,它有利于促进双方长期导向的代理关系,有利于激发经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代理关系中信任机制如何影响经理人创新特征的形成。因此,本文从信任的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解释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对后者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影响过程与机理。通过对174个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两种信任方式对经理人的创新能力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创新动力部分中介情感信任和创新能力两者间的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结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桂华  卢宏亮  李剑文 《软科学》2011,25(1):102-109
将西方社会的普遍信任划分为对企业的信任和对边界管理人员的信任,同时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中国人际关系影响下的特殊信任,并将上述3个纬度作为自变量,将企业购买意向作为因变量,构建了中国式信任对企业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搜集国内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式信任的3个纬度及对企业购买意向影响的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企业的信任和特殊信任对购买意向有直接正向影响;对边界管理人员的信任不能直接影响购买意向,但可以通过对企业的信任间接影响购买意向;特殊信任与对边界管理人员的信任成正相关关系,但与对企业的信任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企业信任关系的培育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本文认为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培育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团队学习和信任关系的互动模型。  相似文献   

10.
管理控制中的信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有关控制与信任到底是互补、替代还是复合关系的争论仍在继续.在这个背景之下,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控制与信任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控制对不同类型信任的影响.通过对163份知识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控制和能力控制对认知信任产生正向影响、对情感信任产生负向影响,行动控制对人际信任基本上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耿帅 《科学学研究》2006,24(Z2):570-575
顺承企业资源观的理论核心要义,基于企业定位优势要素模型将具备李嘉图租金获取特性的战略性资源具体化为市场导向、企业家精神、创新和组织学习四大战略性资源要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验证各战略性资源要素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支持战略性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陈可嘉  闫晓梅  杨淑琴 《科研管理》2018,39(11):146-157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本文根据中国质量奖标准,确定了会计师事务所TQM六要素,通过建立会计师事务所TQM与绩效关系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仿真模拟会计师事务所TQM各要素对其绩效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当前的TQM水平与其绩效正相关;TQM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短期内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TQM六要素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绩效影响较显著的是“领导能力”、“战略规划”、“信息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冯延超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92-1197
对高科技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于传统企业,作为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密集的高科技企业,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公司绩效越低,而传统企业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对公司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个维度,并探讨两种模式对新产品绩效的作用机理。基于242家创新型企业数据,通过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法,得出以下结论:双向开放式创新对新产品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内向型比外向型作用更显著;产品新颖度在双向开放式创新和新产品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制度支持和协同机制在双向开放式创新和产品新颖度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且调节产品新颖度在双向开放式创新和新产品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理论,为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创业者与外来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者与外来职业经理人间的信任危机影响家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信任危机形成的根源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构建家族企业信任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余红剑 《科技与管理》2004,6(6):50-53,56
为解决传统企业协作机制的局限性,在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研发、生产、技术等方面协作关系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信任的高新技术企业协作机制,并探讨了该模型对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互补性资产与既有企业突破性创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出现后绩效下滑的成因,认为当既有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经历了技术劣势后,这种劣势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商业劣势取决于既有企业拥有的互补性资产。若既有企业拥有的专业化互补性资产在突破性创新出现后仍保留其价值,那么这些资产会使既有企业免遭竞争力破坏;只有当技术能力遭到破坏且专业化资产的价值降低时,既有企业才会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战略的微观基础,因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个重要议题。许多学者探索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但对哪些因素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本身动态发展解释不足。整合动态能力理论与认知理论,从管理认知视角出发,利用国内419个企业样本,本文对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是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驱动因素;(2)高管人员对内部资源与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交互效应;(3)高管人员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中,呈现出“自内向外”的资源驱动而不是“由外向内”的机会拉动的特征。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rning are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design of incentive rewards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transfer utilizing an internal knowledge market within organizations. The internal knowledge market is modelled as a marketplace where knowledge providers can send signals about their knowledge and learners may voluntarily acquire the knowledge based on the signals. Three types of knowledge recipients are differentiat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signalling threshold functions: knowledge connoisseur, knowledge public, and knowledge dilettante. In addition, a knowledge recipient may be either humble or arrogant, with different propensities for learning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learning inhibition cost functions. For different knowledge recipients, we study the knowledge providers’ best signalling strategies and the firm's optimal design of reward structures. Knowledge providers will adopt different signalling strategies if they lack the necessary trust that knowledge recipients will accurately report their learning. We analyse how the firm can offer learning rewards and employ IT support to improve the trust so as to increase knowledge transfer. 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practitioners to manage an internal knowledge mar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