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被提出,这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现阶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式。多样文化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再是音乐教育的本身,而是融合了文化背景。多元文化教育提倡为学生提供透过文化来看认识世界的视角,多样文化教育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文化之间的距离与交流。笔者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在钢琴演奏中的体现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学生学习钢琴演奏。  相似文献   

2.
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被誉为音乐教育的奥林匹克,是国际音乐教育最高层次的学术殿堂。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以"和谐与世界的未来"为主题,共邀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界的专家与教师于北京,以学术交流和音乐活动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交流国际音乐教育的最新信息、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的特征,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已成为当前共同分享国际音乐文化及其教育果实的最佳平台。本届大会彰显了世界民族融合的精神,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3.
“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该接受由多元化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点作为音乐教育的新的起点。”这一观点是国际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充分肯定了音乐在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形成其人文素养中的价值。这种突出了人文性的音乐教育,是我们重新审视音乐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结果,体现了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新走势。为什么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又如何健全儿童的人格?这是  相似文献   

5.
薛晖 《儿童音乐》2010,(11):56-58
2010年8月1日至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有着“音乐教学领域的奥林匹克”美称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首次光临中国,本人有幸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六千音乐教育人士共享了此次音乐教育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6.
倡导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一股潮流。“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接受由多元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点作为音乐教育的新的起点。”这一观点是国际音乐教育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信仰宣言中提出的,它为各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当今,走在世界教育发展前列的美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使这一观点显得越来越清晰,在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其要求学生能够不断地加深对音乐与其他艺术、及非艺术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理解世界与西方音乐等等。  相似文献   

7.
田玲 《宁夏教育》2012,(Z1):101
《音乐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科综合。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夕阳宣言》中提出:"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在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的起点。"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相似文献   

8.
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奥尔夫教育存在本土化和与国际接轨进行多元化教育两大问题。奥尔夫注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儿童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注重儿童的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过程的音乐教育思想,为中国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也遵循了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发扬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使我国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进行多元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是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便利的视听条件;符合各类学校和课程的音乐教育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关键环节;合理建设音乐教育硬件设施,建立由音乐教育工作者和计算机专家相结合的科研队伍,与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相接轨。  相似文献   

10.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国情产生的。"新体系"被列为国家级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试点项目,并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向全国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推广。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改革,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符合中国教育国情,并能运用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教学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也颁布了一系列的音乐教育整改措施。“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1月,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DEST)公布了长达308页的《学校音乐教育全国最终评审报告》(National Review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Final Report),对澳大利亚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与现状做了全面与具体的详细审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音乐教育——通过实施有效的音乐教育、扩大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加强教师教育中的音乐的质量来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若干指导性的建议。《学校音乐教育全国最终评审报告》的主要结论是:1.音乐教育是有价值的,也是澳大利亚全体学生所必需的——国际与国内的研究表明,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今国际音乐教育领域围绕音乐教育哲学讨论的四种观点中,强调多元文化、强调"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的文化哲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是贯彻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举措;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使命;是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具体行动;是具有丰厚积淀与鲜活形态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呼唤应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要积极实践,不断改进,努力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发展,其主要理念现已渗透到国际音乐教育中,但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人们对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还比较陌生。音乐人类学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梅里亚姆),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其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是:树立音乐价值平等观,注重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际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像、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更体现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这是目前世界音乐教育的共识。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地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全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走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多元文化论”的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自上世纪20年代初崭露头角,以后凭借杜威、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以及唐哥伍德会议的广泛影响与权威造势,成为世界音乐教育中颇受关注又较多争议的议题之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在反对社会进化论、种族隔离政策以及打破欧洲中心论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认识并认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能在多种文化的社会中懂得音乐、欣赏音乐。对于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是一个伴随上海与世界文化交流而出现的音乐教育新视点,是  相似文献   

17.
国际视野下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趋向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杨思帆 《文教资料》2008,(21):82-83
文化的多样性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多元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趋势,关、英、德、加等国家都在倡导和践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需要树立理念、立足本土、明确目的以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8.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教育体系之下拥有完备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中都有较强的影响力。此教育体系于20世界80年代传入我国,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素养的提高为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也提供了沃土。为了使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更好更快的传播与推广应更加重视音乐课程的发展,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音乐的对话,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的对话来阐述对话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运用了解释学的一些观点来说明对话式音乐教育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将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这三大国际音乐教育体系融会贯通,结合中国的音乐文化,推出了音乐教育"新体系",提出了"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带着对"新体系"的茫然与憧憬,笔者走进了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近半月的"新体系"培训.原有的教学理念在一次次讲座中、一堂堂实践课中被不断的激起、碰撞、交织、洗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