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娴 《小学生》2010,(1):5-6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经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而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明天的希望,让中华经典诵读走进孩子,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性格、塑造其品德。  相似文献   

2.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贤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成为无数中国人一生智慧、品格的源头活水。因此,诵读经典是传承文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启迪智慧,更要担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教师在课上不仅要做好朗读示范,更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学生自己拿到古诗文就能读得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声有色。一、诵读要把握好诗文的节奏文章的情感内容决定朗读速度的快慢缓急、节奏  相似文献   

3.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4.
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它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所承载的是常理圣道,它的育人价值历久而弥新。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让人享受快乐人生,通过用多种形式去诵读经典,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5.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习总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古代经典诗文的读写链接,引领学生绵延亘古文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与骄傲。一、涵泳经典潜滋暗长待薄发诵读古文,满口留香。古诗文要读得充分,读得好玩,要注重孩子的兴趣情感培养和个人体悟的交流,淡化古诗文的表达技巧及其内涵的深度挖掘,通过生动有趣的诵读、文化熏染的赏读、活泼带劲的赛读,让孩子爱上古诗文,走近古诗文,乃至敢于自创古体诗文。  相似文献   

6.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承办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协办主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为此,本刊编辑部成功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全国二百余所学校参加了实验,近十万孩子共诵经典。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暨第三届诵读研讨会将再掀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育》2007,(8):17-17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承办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协办主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为此,本刊编辑部成功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全国二百余所学校参加了实验,近十万孩子共诵经典。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暨第三届诵读研讨会将再掀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刘清惠 《现代教育》2011,(Z1):27-27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内健外慧,启智育德;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思维水平,在感受中华语言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2.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学生的境界,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净化学生的灵魂,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外经典活动润物无声,从小让学生直面经典诗文,诵读经典诗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花、结出果。  相似文献   

13.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学生的境界,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净化学生的灵魂,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外经典活动润物无声,从小让学生直面经典诗文,诵读经典诗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花、结出果。  相似文献   

14.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思维水平,在感受中华语言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5.
中华古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理性美,更沉积着一个民族不灭的精魂。语文课程标准把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提到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高度。诵读古典诗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等,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自2003年9月起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项活动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倡导文化育人,创建“书香”校园,融中华经典古诗文所蕴涵的具有东方特色的人文精神于德育中。通过营造诵读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16.
胡君媚 《师道》2014,(10):36-3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我校通过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不断改进活动形式,真正让诵读经典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营造积极的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通过有效的途径,高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本文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相似文献   

18.
诵读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诵读经典,提高德育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我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高德育素养,正是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中,感受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体味中华经典诗文的独有的内涵美和韵味美,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经典诗文的诵读、赏析和感悟,可以让学生传承千百年来中华文人传袭下来的正能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思想素养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它所蕴含的正能量,更是不容人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中华文明,培养民族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让学生从经典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族精神的养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撷取国学精华,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审美品位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面我就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培养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