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正在顺畅地进行中,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中,学生有如置身于如水的月色中,正随着苏轼“欣然起行”,并悠然漫步于承天寺静谧的庭院,此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相似文献   

2.
当学生们读到“油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时,忽然听到有学生说:“老师,这句话里有个别字。”“是吗?”老师循声走去,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认为课本上是绝对不会有错字的。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第一次和第二次擦燃火柴这两节时,我问道:“你们读完这两段,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张云清同学大声说:“我有问题。老师,东西掉下来可以说‘落’,课文里说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亮光不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说‘落’?”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中,往往因为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或者不经意间的一句问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一:引导知识再创造如教学加法运算律时,课前,我认为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加法计算,对加法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有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在实际阅读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程序和轨道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提问,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黄丽娟 《江苏教育》2005,(1B):47-47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诗是心灵的火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含蓄性;诗清新优美,具有优雅高远的意境;诗是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的艺术结晶。读写诗歌就是一个心灵感悟、心灵交融的过程,是一种绝佳的语言渗透过程。利用诗歌教学激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阅读教学中,思路单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如一缕缕春风,吹走了教坛上的那种面面俱到“填鸭式”的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上的沉闷和低效,但却勾起了我的另一层隐忧:学生在老师如此理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以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记载着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可它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与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距离甚远,所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索然无味也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
一次辩论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有不少感触。下面就是这节课的片断:师:请同学们形象地比喻一下生命像  相似文献   

12.
一次辩论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有不少感触。下面就是这节课的片断: 师:请同学们形象地比喻一下生命像什么?张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和必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的火花一旦迸发,学生就会“动”起来,课堂将不再是“一潭死水”。如何通过“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本学科自身规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宁夏教育》2005,(6):13-15
今天是一学期中最后一次讲授新课,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了教案,按部就班地上起课来。“谁能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当王军讲到司马光举起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时,我问:“司马光这种行为叫什么?”“临危不惧。”当有的同学喊出这个词时,我满意地笑了。可正在此时,我班的调皮鬼张宁宁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缸时。就不怕把缸里的孩子砸伤呢?”  相似文献   

16.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  相似文献   

17.
李凤兰 《文教资料》2011,(12):75-76
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清楚文章内容、主旨,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有效提问进行了探讨:文本整合质疑、结构入手质疑、评价人特质疑等。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教学古诗《夜宿山寺》,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引起了我的深思。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问:“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放声朗读。他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读得非常响亮高昂。这位老师很不满意地说:“你先坐下,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另一个学生读得低沉轻缓。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语文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而巧妙的提问,能很好地调动职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巧问”,笔者从提问方法和提问时机两个方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丁一 《江苏教育》2012,(35):35-36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无巧不成书,有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执教了同一篇课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中的第26课《水》。尽管教学的内容一致,但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两节课却大相径庭。一堂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另一堂课呢,课堂气氛沉闷而压抑,课堂发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