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的目标和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因此,深入理解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就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中,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拉开了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序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伦理视角来看,《决定》中蕴含着丰富的以民为本、公平正义、权威尊严、辅以德治的法治人文精神和伦理性品质,则更加强化了建设法治中国巨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法治教育扎根高校,首先要充分认识高校学生加强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充分发挥思政课普及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第三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法制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党关乎治国方略的专题研究会议。这对于我国加快法治建设、提升法治理念、彰显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要实现富强必须要有完备的法治体系作为坚强的保障。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依法治校才能推动院校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20,(1):37-40
对于"法治为谁"这一根本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的执政理念,使"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本向度在法律运行的各环节中具体体现为强调民主立法,立法为民;以人为本,严格执法;人民至上,公正司法;人民主体,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6.
本从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出发,详细地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权威的的原因以及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建立社会主庑法治国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法治思想用策略思考、辩证思维、底线思考和系统科学的思考方式,就中国法治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理念与实际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想分析与理论解答,构成了一套系统完备、逻辑严谨、理论全面的中国原创法治思想体系,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潜藏着丰富睿智的管理智慧,有着雄浑的现实伟力,将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理念的意义就是对现实的指引,广泛践行习近平法治理念,必然会形成信仰伟力和行动力量,并在我国民主法治事业中体现真理的威力。基于此,分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以期在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的新征程上,彰显法律固基础、保预期、立长久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应抓住契机,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及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此,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渠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居于统领地位、发挥着引领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引领,主要体现为政治引领、目标引领、内容引领与价值引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应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渗透、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联系、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阶段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通过不断完善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转变法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创新法治教育的载体方法、建设法治教育的专业队伍,努力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为理论基石,又以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为直接理论来源;以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文化底蕴,又以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为有益借鉴。集法治理论、观念、文化、文明之大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认识上的战略性、逻辑上的系统性、理论上的科学性、内容上的创新性、价值上的人民性等基本特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表达。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国史学习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其重要指向就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承担新使命、构建新格局、用好新技术等方式讲好党史国史,发挥党史国史的铸魂育人作用,培养出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列宁法律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列宁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依法治国;提出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强调从严治党,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要求在全民中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以培养对社会主义法律的真诚信仰。列宁法律权威观构成其依法治国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首先要改善党的领导,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司法独立是依法治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族情,党的民族团结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不断得到创新,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理论就是在理论和实践合力创新驱动下的理论成果。通过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有效的宣传教育以及少数民族干部作用的发挥等路径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理论大众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有效应对狭隘民族主义的侵害,为各民族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治保障,有助于“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建立,使各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画民族团结的同心圆,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国家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两个维度: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发展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思想;又以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国家工作经历为重要实践基础,并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的法治思想不断发展,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思想博大精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主法制论、依法治国论、法治与德治结合论、依法执政论、和谐法治论、依宪治国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等。  相似文献   

17.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个奋斗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如何处理党和政府的关系,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必将促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青年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青年使命、青年地位、青年工作、青年品格培养和形象塑造等问题的理论表述。它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渊源,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梳理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来源和内容,进而探求习近平青年观的践行路径,对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党与法的关系这一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后,党对法律权威和法治作用的认识历程;分析了长期以来执政方式陷入人治怪圈的原因;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中,阐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法治化的重大意义,同时也积极探寻了执政方式法治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其形成、体系结构以及历史地位等方面考察,这一思想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等几个方面。准确把握这几个鲜明特征,有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