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厉鹗是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词学理论家。在他手中,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体系更趋严密,词派建设意识更为自觉,创作内容更加丰富,词艺也更为精湛。他论词既推尊词体,宗法周邦彦、姜夔、张炎,倡导醇雅、清空词风,又强调寄托,注重词作的现实意义。厉鹗的词学理论既是浙西词派前期代表朱彝尊、汪森等人词学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又对浙西词派后期代表吴锡麒、郭唐等人的词学理论有所启发,在浙西词派词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2.
朱彝尊作为一代大儒,十分重视道统体系;在古文领域,也有着鲜明的谱系思想。在经学和古文领域列出谱系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朱彝尊的词学宗派观念,推动了浙西词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曾溶与浙西词派的关系,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浙西词派的先驱,有人则反对.仔细考察二者在词学理论倡导、词作实践以及曹溶与浙西词派其他五家的交往,可以认为,曹溶以乡贤前辈的身份,对浙西词派起到了前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中国的丈人就喜欢结社。在丈社里,人们可以互相用诗词来交流思想情感,而且也可以互相从诗词唱和、切磋中来提高诗词创作的水平。嘉兴梅里丈人参与文社早在明末就已经有了,梅里一地的文社较著名的有敬盟、景山八子等。梅里文人与周围地区文人之间的交往亦极为频繁,所以文社亦扩大到了周边地区。梅里词人突破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借师友之间的应酬唱和,不断扩大影响,纠合浙西其他地区的词人,最后演化为一个全国性的词派——浙西词派。  相似文献   

5.
张翥词作融南北宋词风,于清代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接受。清前期浙西词学推崇张翥词作姜派之风及格律音韵;清后期常州词派赏张翥词作忧时伤乱及以词为史的特点。同时,身处浙常二派交汇的张翥词风亦对介于浙常二派中间词人群体的形成及促进词坛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清代浙西词派对蒋捷《竹山词》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词派是以浙西一地为主的词人群体,在清初以至中叶影响了当时词坛的走向。以朱彝尊、李符等为代表,不仅推尊南宋词人姜夔、张炎,还与阳羡派的词学观念相交叉,对于宋末遗民词人蒋捷持有浓郁兴趣,积极评论、仿效、借鉴其《竹山词》,并以群体唱和蒋捷[惜秋华]为高潮,提升了蒋捷的词学地位,揭示出浙派更深层的词学图景,进而丰富了清词的中兴局面。  相似文献   

7.
《乐府补题》与浙西六家的咏物词--兼论浙西词派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在词史与咏物词发展的背景下看浙西词人词学主张与创作上的矛盾,可发现他们既看到了词之为体能够传达出作深微幽隐心绪的特质,又承继了从词产生之初就存在的将词视为宴嬉逸乐之工具的观念。这种矛盾的词体理念,相应地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之中,使他们的咏物词虽有一部分别有深意之作,但大多数却以刻画物态、穷形尽相为主。他们以字琢句炼、典丽醇雅的艺术风格力矫明词淫哇芜陋之弊,因此风行一时,浙西遂因之成派。  相似文献   

8.
以朱彝尊、汪森“醇雅”说的论词理论为参照系,论述了厉鹗词论的“雅正”说的特点:一是重寄兴托意,重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感发;一是维护词固有的审美特质,即“格高韵胜”、含蓄瘟籍的审美风格。交指出厉鹗“雅正”说是对朱、汪“醇雅”说的积极发挥和必要补正。  相似文献   

9.
清词史上,“比兴寄托”在词作与词学中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内涵,一是作为扩展词境、提升词品的艺术手法;二是作为解释词旨,归于雅正的桥梁。第二重内涵并非词学的产物,而是在经学大兴的背景下,由诗经学借鉴而来。这种分歧在张惠言处发展到极致。而后随着世殊事异,被周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整合。  相似文献   

10.
略论樊榭词     
厉鹗是宗风斯畅时期的浙西词派盟主。樊榭词渊源近白石,风调主“清”“幽”。本文拟以世情、人品、艺心为网络,从把握能动与受动的合力着手,简略解读其内涵与成因。本文认为,一、“盛世”中形成的自觉框范意识,与其感时怀古词的平钝之间存在着联系;二、孤贫遭际与淡泊之志的集于一身,使樊榭词的情绪之流虽有幽独但少落差:三、“清”是樊榭词植根于精神追求、行为标式的审美意识。其“清”近幽、主淡、尚远。樊榭的幽人雅集、湖山清赏之作,最能体现“清”的独诣;四、怡情悦性的赏玩意识内化为樊榭题图、咏物词的雅趣标的;五、将情致引入虚处,于虚处锻炼空灵,是樊榭词境清幽的法门,受惠于白石、清真、草窗三家。六、樊榭词能“清”能“幽”不能厚,病在意不深浓,真气不充。  相似文献   

11.
元代以降,云南的竹枝词创作异军突起,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成就,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理琛的明珠。究其原因:元代云南建立行省后,化得到空前发展;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作家队伍发展壮大;古朴浓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诗如画、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等,为竹枝词创作提供了沃土。  相似文献   

12.
嘉道词坛,浙派日衰,颓风日盛。外部的社会危机和词坛内部的流弊促使词风变革成为必然。张惠言于嘉庆二年编《词选》,尊词体、重寄托、别正变,成为常州词派兴起的标志。张惠言的词作清新疏朗,格调高远,是对常州派词学观点的积极实践。张惠言的词学理论和词作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词综》是朱彝尊等人精心编纂的一部著名词选。全书录有唐至元 6 5 9位词人及无名氏作品 2 2 5 3首。以南宋格律词派为正宗 ,极为推崇姜白石 ,体现出独特的选词标准 ,为“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校雠方面 ,勘正了有关人名、作者、作者时代的许多错误 ,也存在选词不标出处、文字差错、作者舛误、作品重见等不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贺铸200余首词作调名的具体分析,并和张辑的改调名现象加以比较,说明贺铸喜改调名的原因在于想要恢复词牌名实统一传统,这一作法体现了贺铸的词学理想。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唐词蓉城汇选》是清初的一部重要词选。该书反映了明清之际词学思想的嬗变,评点颇具特色,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词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梦窗词之传写舛乱不一,新近《全宋词》校本,可商榷处犹存。杜文澜、郑文焯、吴梅、林昆鸟祥所校,以及明、清诸词选家之校对,仍多有可采。综合今存各本,纠谬补阙,现订正梦窗词四十余处。  相似文献   

19.
苏轼“以诗为词”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他们词论最大的共通性在于,都在努力地推尊词体,维护词体高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