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结合北京农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与运行的实践,从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以便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级或省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建设成果显著。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开展艺术创新和艺术实践的阵地,对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与设计跨媒体综合训练中心"建设与运行为例,通过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实验特色、开放共享、教学实践等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论证,解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模式与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邢邦圣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17-118,132
如何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根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和江苏师范大学创建机械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实践,阐述了民族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指导思想、实验课程体系和示范中心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民族院校示范性的实验教学基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验中心室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体制建立、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入手,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其建设成效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本文结合我校文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的实践,总结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和改革教学体系等方面的经验,构建了一个有特色的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如何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秉持示范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宗旨,探索实验示范中心稳固、长效发展的机制。从中心建设发展出发,重点对构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注重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交流与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剖析。通过多年的实践,中心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极大地成效,将对高校同类型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南京大学成功创建国家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经验,从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建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例,从实验教学理念和建设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创新管理模式方面探索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提高了示范中心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针对高职院校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最新理论知识,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2.
Historically, child care quality researc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ared for in center-based programs. Findings from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variations in quality of care have an effect on children's well-being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this paper, we draw on child care quality research to in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quality in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ir families. Conceptual issues in defining quality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are presented. In the final sections of this paper, we discuss our efforts to design a measure of quality for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and present some of the unresolved issues related to the assessment of quality in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科学认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能否全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什么是创新性教学以及创新性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界定了创新性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了和谐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质量是课程质量的主体和外显形式,是课程评价的焦点之一.对教科书质量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课程质量,深化课程评价理论.教科书质量可以分为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前者相对于教科书文本而言,后者特指教科书实施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效果.教科书文本的内容与结构是教科书内在质量的关键要素,而编排特色则是教科书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的生命线.进行中小学教科书外在质量的分析,必须紧紧围绕教科书、教师与学生而展开.教师是影响教科书外在质量(即使用质量和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教科书的外在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借助教科书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水平和实际发挥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2019年芬兰出台了《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的指南与建议》(以下简称《指南与建议》)。《指南与建议》提出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指标,包括过程质量指标和结构质量指标,评价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教学活动三级;在评价过程中秉持系统性评价原则、以提高为导向的原则和质量管理原则。《指南与建议》的实施使得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体系更加系统化。借鉴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的做法,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强调结构质量指标和过程质量指标,丰富结构质量指标的构成要素,改进学前教育过程质量评价观,转变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义务教育的日渐普及,人们上学的机会得到保障,但"教育质量"问题却逐渐凸显出来,追求有质量的教育的呼声高涨。从微观角度分析,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应从课堂质量入手,转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角色,领悟教与学的新关系,倡导"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为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Over the last decade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world have been grappling with quali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issues. In several countries national policies o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have been evolving, mostly with the purpose of putting external systems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place. In many instances, these policies and systems had les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an had been expected. This paper serves as a comparison of national quality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wo countries, Australia and South Africa, and goes on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ing tensions in quality policy processes in these countries. Whereas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were discerned, differences were as evident, verifying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of the authors that notions of quality, and quality polici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are very much dependent on the particular localised contexts in which they exist.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评价博士生教育质量对于引导和推动博士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政府主导的输入质量评价、事业性机构参与的输出质量评价、学生主体视角的过程质量评价及多元主体介入的发展质量评价。基于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沿革的梳理,提出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启示:一是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回应不同主体对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诉求;二是关注毕业博士群体,从毕业博士视角反思博士生教育状况;三是构建科学可行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四是适当公开相关评价标准和数据信息,切实发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效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在要求,探讨以学校自身监控和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界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