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郝俊锋 《甘肃教育》2023,(14):31-35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目标是在发展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品格塑造和价值引领,做到专业知识习得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目前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在思想政治资源的挖掘和积累、优质案例的选取和阐释、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及考评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结合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实际,以提高教师思政能力为契机,深挖和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教法与实践双向发力为着眼点,合理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设计,注重课程思政所依托案例的精准化选取和阐释,以激励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为目标优化考评方式,促成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三位一体"教学结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现实基础。实施"三位一体"即理论知识传授、课程热点探析、实践教学体验等三个教学环节,推进和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运行、管理以及评价,凸显了全程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的优势,提高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广泛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协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构建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机制,因而,非常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空间,提升其实践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主要任务是育人。然而近年来,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育人效果不彰。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四个维度:教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创新思政理论课程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实践教学协同合作体系来探索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课程,在高职教育阶段,立足于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背景融入思政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意在优化高职院校育人成效,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专业背景下,思政教育中的方式方法,文章还引入微课这一独立且具有先进性的教学资源的教学组织路径。通过本研究分析可知,在基于微课的案例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需合理选择案例内容、基于微课引导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育实践力度、基于创新教学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引导能力,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产物,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水平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实现教育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需要,又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整合教学资源、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切实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体现,也是对协同育人的基本诉求。剖析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教书与育人脱节、课堂教学思政元素单一、协同育人机制不协同、考核评价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足够重视等现象,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包括强化高校教师育人意识与立德责任、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完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激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动力的制度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为了实现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立足实际,将其厚重的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与环境营造之中,实现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三全"育人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高校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明晰劳动意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劳动论述涵养劳动情怀,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目标确立育人方向,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筑育人大格局,营造“沉浸式”育人氛围,拓宽“联动式”实践基地,优化要素保障,以多元评价和反馈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蕾 《职教通讯》2023,(3):61-67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教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应有之义。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协同育人上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价值共识偏低、内容建构滞后、方法选择单一、机制建设梗阻等诸多挑战与困境。突破现实困境的路径在于加强课程群整体设计,构建协同增效的教学体系;拓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优化协同增效的实践平台;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提升协同增效的育人能力;加强多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协同增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装备保障类课程的专业特色鲜明、岗位指向性强,天然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特点,是落实为战育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探索优化课程思政策略的良好“试验田”和重要“桥头堡”。遵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分析装备保障类课程的思想政治内涵,挖掘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适合的展现形式,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该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通过不断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装备保障类课程实现了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实践面临教育理念价值引领弱化、师资队伍德育能力不强、课程教学政治思想渗透不足和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改进应该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与责任担当,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进行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金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师队伍;对标“金课”建设标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矩阵;基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教学资源,优化具有深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组织,推进蕴含思政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通过上述举措,促进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同步,打造出具有土木专业特色的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金课”,培养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德才兼备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格局的实践探索。目标一致性、方向同向性、内容互补性体现了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融通特性。在排除阻力、凝心聚力、精准发力“三力”驱动下理顺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创新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优化协同育人的内容和方法,可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合力,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高职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高等教育发展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实现高等教育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在此过程中,“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高等教育中贯彻落实,加之高等院校着力推进“三全育人”改革,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育人工作核心与重点,取得良好育人成效。然而,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开设经历了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独立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必然要求、是以学生为本的根本要求。高校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实施保障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铸魂育人"这个本位价值,关键在于引领大学生实现思想重塑价值、主体激励价值、实践导向价值.高校应把准"铸魂育人"的工作定位,从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三个实践向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的实现路径是: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发挥新媒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组织育人的"阵地保障"功能,挖掘文化育人的"思维解构"功能,释放实践育人的"行为引导"功能,探索心理育人的"内省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省内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进行调研,在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和育人制度、主体、内容、方法、实践、环境六个途径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索,致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