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有文化研究的“导论”性著作差不多都会谈到本雅明,而谈到本雅明时又必提他那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下面简称为《艺术作品》),但谈来谈去,似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谨慎起见,我还是先引几本“导论”中的文字,以便于分析思考。比如,斯特里纳蒂(Dominic Strinati)的《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在简述了《艺术作品》中的主要观点之后指出:“本雅明强调了当代通俗文化的民主潜力和参与潜力,而不是独裁主义的潜力和约束的潜  相似文献   

2.
约翰·菲斯克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理论家与实践者,是西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菲斯克著述甚丰,最有代表性的是<理解大众文化>、<解读大众文化>、<解读电视>、<传播研究导论>、<电视文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媒介的实质--美国政治中的种族与性别>等.  相似文献   

3.
我的声明     
<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发表的黄春平同志的文章<历史需要宽容还是需要真实?--关于范长江"新说法"的思考>中,谈到了有关同志与尹韵公之间的3次争鸣问题.  相似文献   

4.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将其崇拜价值褪去而进入了展演价值,这一改变的源头在于媒介物的变化,"物"在本雅明的讨论中作为一种媒介物,呈现更多的技术性,本文借由本雅明的《单行道》作为文本,探讨艺术品中媒介物的变化与更替,并由此一窥本雅明在文化研究领域中"灵光"、"艺术价值"、"救赎"等思想。不论是时代中的机械复制、电影技术的发展还是屏幕的出现,都指向文化研究中"物"的技术转向。由此,艺术本身从祭祀崇拜的领域延展到了技术改革层面,并与政治结盟。  相似文献   

6.
郝铭鉴先生在为金文明<守护语林>一书写的序言中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过三次语言混乱现象,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三次语言混乱之中.  相似文献   

7.
信息漫谈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而且"信息"正在"爆炸".谈到信息爆炸的程度,美国人多爱引用西奥多·罗斯扎克(Theodore Roszak)<信息崇拜>(The Cun of Information)一书里的例子.罗斯扎克说,现在,一份<纽约时报>所含的信息量比17世纪一个普通英国人一生当中所接触的信息还要多.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插图的历史与种类 插图艺术作品在我国图书史上源远流长.据考证,在我国先秦时的<山海经>等古籍中,就已经有插图了.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插图是从敦煌17窟中发现的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刊本<金刚经>的"说法图".  相似文献   

9.
杂志的三个魅力 <出版参考>:谈到打造<中国海关>杂志的魅力,您的整体想法是什么? 曾庆龙:<中国海关>杂志作为海关总署的重要喉舌,承载着宣传海关政策法规、展示海关良好形象的重要职能.由于受到受众群体,传播周期等因素的限制,<中国海关>杂志作为行业媒体,要想办好,就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也就是上面说的"打造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0.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以机械复制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艺术嬗变和政治践行。在技术、艺术和政治三者的关系中,技术作为物质现实,导引着艺术领域的嬗变,进而挖掘出新型艺术作品中隐蔽的政治潜能。当下,人类步入以"数字复制"为逻辑的智媒时代,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危机。由此,再审视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既是于历史回望中汲取养分,也是在新旧比照中加强对当下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和文化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4日出版的<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其中谈到"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上海人提出强烈抗议.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新民晚报>社区版编辑部被迫发表道欺声明:"特向读者致以真诚的歉意",文章编辑被停职.(<成都商报>2009年2月7日)  相似文献   

12.
新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报纸理论文章写作导论>,充溢着强大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填补了报纸理论文章写作无研究专著的空自.  相似文献   

13.
<汉族风俗史>分<导论·先秦汉族风俗>、<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五大卷.根据汉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阐释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风俗表现形态、风俗演变规律与风俗思想精神,以历史变迁为经,以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和社会风俗六大风俗事象为纬,重构和再现了汉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俗状貌.纵览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该书在汉族风俗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上均有颇多建树.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访华并向中国大陆介绍这门学科之后,我国部分高校的新闻学院或新闻系便开始讲授<传播学概论>(有的称之为传播学导论,传播学理论),至今,凡是有新闻学等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几乎都开设了<传播学概论>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徐鲁 《出版科学》2005,(6):75-77
歌德说过,有一些书,不仅是世界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作为歌德的同胞和晚辈的本雅明,在<柏林纪事>里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说:面对这样一些书,你不是在阅读它,倒像是"重新居住和生活在它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6.
《北京档案》2007,(2):51-51
知心大哥: 谈到写作,我特感激<北京档案>,因为<北京档案>对我起了亦师亦友亦园地的三重作用.我深悟读好、评好、用好<北京档案>,其中奥妙无穷,受益更是颇多.  相似文献   

17.
我们谈到动画片,就会想起以前在电影院看到的<大闹天宫>、<牧笛>、<九色鹿>等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以及电视里曾经热播的<聪明的一休>、<圣斗士>等国外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我们过去的记忆中,是通过电影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渠道观赏动画片的.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动画片对我们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写在前面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谈到2010年主要任务时候表示,"三网融合"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三网如何融合?面对实践提出的问题,本刊邀请黄升民撰写了<三网融膈:构建中国式"媒·信产业"新业态>一文.  相似文献   

19.
崔东伟 《今传媒》2020,(2):144-145
本雅明在法兰克福学派独树一帜,他敏锐地窥视到因技术介入艺术对艺术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在21世纪以复杂的样态回响。他提出的"机械复制时代"并未停留在对当代媒介的现代性的批评,处处闪烁着辩证的态度。《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艺术发展倾向问题的揭示,本文力图回到原点,对本雅明光晕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做一个宏观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前年我写了一篇<书太多了>,登在<读书>1988年第7期上,里边摘录两位英国作家的文章.其中第二人是G. C. Squire.最近在旧书堆里翻出他的一本随笔选集<美人鱼酒店里的生活>,重读了一遍.里边有不少篇谈到与书有关的事情,现在挑出三篇来给<读书>的读者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