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JXTA是专门面向P2P应用开发的开放性基础平台,为开发新的P2P应用提供底层基础服务和支持能力。对JXTA的基本元素、体系结构、关键协议等进行总结,阐述了JXTA资源查找和管道通信机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JXTA的P2P网络通信系统,系统具有即时通信和文件共享等功能,经测试系统功能正常,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
JXTA技术致力于创建一个通用的P2P网络开发平台,初步实现了3个目标:互操作性、平台独立性和广泛性。同时,JXTA源代码开放,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平台,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JXTA协议的组成和特色,对JXTA网络架构、资源检索的方法和相关技术、检索机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创建P2P服务和应用的JXTA平台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分布式计算是当今网络技术的热点问题,SUN公司为P2P分布式计算提供了JXTA平台,并且开放源码,用于构建P2P服务和应用。针对P2P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JXTA技术的体系结构和核心协议、组件、服务及其安全性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JXTA平台是P2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给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统一的灵活的标准协议和类库。使用JX-TA平台,开发人员可以从具体的P2P技术底层细节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加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等(P2P)网络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或多层服务器网络不同,对等网络中的对等机是彼此直接通信的,而且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或资源就可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互操作,实现信息共享。P2P体系结构通过创建有潜力、非常高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的计算资源网络,使真正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所以,研究P2P的基本原理对实现多个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JXTA是由SUN公司提出的一个基于P2P的协议,它定义了一个实现P2P技术的最小特性集合,其目标是平台无关,语言无关,使网络上的任一台设备都能具有信息交互的能力。本文在JXTA的基础上,分析了P2P在协同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燕 《考试周刊》2008,(1):161-162
JXTA作为专为P2P网络构建的协议,为开发P2P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了便利、通用的底层平台.在研究了P2P技术和JXTA架构的基础上,应用P2P技术,以JXTA协议为支撑,结合现代企业办公的特点及功能,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更适用于现代企业办公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基于JXTA纯P2P模式的网络游戏系统的一种方案,并解决了其具体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根据纯P2P模式的特征和游戏系统的通信要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GAME令牌的网络管理方案,最后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JXTA这种用于解决P2P计算的开放式网络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JXTA的通信系统的模型。此模型能够实现对等节点自动加入对等组、自动更新组内成员集合和组内成员的公有通讯和私有通讯。  相似文献   

9.
JXTA技术     
JXTA技术是为了构建P2P网络而制订的一组XML协议,是解决网络节点自主性、动态性的最佳方案。首先,JXTA由六个协议组成,这些协议是专为特定的、分布式的、对等的网络计算而设计的。使用这些协议,对等点可以互相合作来建立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对等组,而不必关心它们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其次,JXTA是P2P应用程序开发的运行平台。优势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JXTA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基于P2P的交互式应用系统,并通过对JXTA协议内核的改进,实现传输层安全(TLS),使得所有的信息交互都在安全通道上进行.  相似文献   

11.
对P2P技术和JXTA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一个基于JXTA架构的简易即时通信系统——SIM的设计思路。对SIM的各个主要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其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此展示基于JXTA的应用程序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P2P和JXTA技术的远程教学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程教育依赖远程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平台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来进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对P2P和JXTA这两个热点技术作了介绍,指出目前远程教学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尝试突破技术的局限性,利用P2P和JXTA技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系统设计和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3.
移动媒体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存在于GPRS网络上的移动视频点播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点播效果不太理想.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一种依托于JXTA和JXME为底层P2P通信体系的移动视频点播系统,对整个点播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并对其中的无线通讯、移动流媒体传输与播放、数据冗余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系统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了P2P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上传、下载管理机制。重点对P2P传输过程中的资源调度分配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典型P2P应用程序中数据下载源的选择策略和网络性能的分析,得出了衡量数据下载性能优劣的基本原则,并对BT应用程序的下载策略进行了评估。对P2P应用程序的上传策略也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传输过程平衡点的寻找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流行的P2P网络模型的特点,结合非结构化的P2P网络Gnutella路由和结构化的P2P Pastry路由,提出了一种应用在校园网内的P2P结构模型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P2P节点结构和路由,同时提出了设计该网络模型上的P2P网络应用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0):33-36
通过引入P2P概念,在P2P信息技术和消息传递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分块系数的文件传输算法,避免了原来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单点失效的问题,以实现工作流执行所需的较大附件能够快速发送到参与者对应的对等点上。通过定义合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实现发起流程、流程处理、信息反馈等功能。以P2P的发现和传输机制为引擎,并通过后继的方法驱动工作流运行,最后实现在JXTA平台基础之上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本体结构,多使用多个组织公用一套访问控制策略,这不利于组织间的机密性保护,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为了实现协同环境下网络访问的互操作性,即在协同网络下实现不同安全策略的代理间的语义兼容,需要使用本体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共享的知识与领域。本文在P2P网路中使用OrBAC模型并对该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本体结构,通过O2O使用组织的虚拟原则来扩展OrBAC,使多个组织可同时定义自己的访问控制策略,即每个P2P网络通信参与者都可以在不同的安全策略下建立起语义间的兼容性,从而在保障系统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系统访问控制的复杂程度。并使用软件Protégé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P2P网络结构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或Browser/Server模式最显著的区别是网络不存在中心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peer)同时具有提供信息、享用信息和信息通讯三方面的功能。目前,P2P技术为信息共享和分布式计算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模式,也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使用基于JXTA平台的P2P分布式体系结构,采用Chord环路作为网络的拓扑结构,节点ID和文件ID的生成则通过使用某种HASH算法如MD5,SHA等,设计了一个高可扩展、高可靠、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小世界和无尺度是很多大型复杂网络的重要特征,研究具有复杂网络特征的P2P网络模型对研究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模型不能全面地反映实际网络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P2P网络模型.本文在基于组增长和选择具有较大吸引力的节点这些特征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模型,经过实验证明此模型更接近实际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