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82):24-25
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由文化传播带来的外来意识形态的介入也应备受重视。传统节日的对外输出,作为一国文化的凸显,承载着传播本国文化的重任。本文就中西方传统节日习俗的渊源和传播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西节日不同的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和范围,旨在取长补短,正视外来文化介入的现实,同时大力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一、以小课题探究的形式研究传统节日文化,丰富队员们的文化内涵。 二、以讲故事的形式追溯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让队员们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渊远流长。 三、以诵读诗文的形式传播与传统节日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尹耀樟 《湘南学院学报》2011,(4):110-112,124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传统及独特的民族气息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指向作用,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有益探索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邹静宇 《中学教育》2007,(12):16-18
俗话说:"小孩子盼过年。"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节日都是一张最清晰的快乐底片。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来源,或源于宗教活动,或源于祖先的农业生产活动,或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伟人,这些都打着民族的深刻烙印,与民族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欢度这些传统节日,会激发  相似文献   

5.
西安城市价值的核心是文化价值,体现在无可比拟的传统节日礼仪文化上,大力弘扬传统节日礼仪文化,体现了"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要求,需要政府、民间、媒体、商家联动,引导、宣传适合当代传播的传统节日礼仪。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春节是最"中国"的节日,也是小孩子最应该了解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让儿子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春节来临之际,我精挑细选了三套有关春节的书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产物。传播传统节日相关内容是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网络传播在弘扬传统节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可以设置公民议程,引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可以搭建受众参与传统节日的平台;可以全方位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可以增进不同地域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因此,合理把握与利用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网络传播方式弘扬传统节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承华夏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吕师瑶 《海外英语》2014,(14):86-8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文首先论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节日话题的选取原则,突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三部分是对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教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让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对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应该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全员参与、利用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88):163-164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对于广大幼儿来说,要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在耳濡目染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情怀。文章针对"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中西方各自的传统节日作为中西方特有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具有其文化代表性。当代大学生热衷于追捧西方节日的现象,让人担忧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作者经过实证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只是对西方节日新奇的庆祝形式等产生兴趣,当涉及价值观等隐性的、核心层面的内容时,大学生仍然坚持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仍处于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是影响一国民族凝聚力的应然矢量与诉求标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文化认同式微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力军,理应责无旁贷地坚守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的主要路径有:明晰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价值;感悟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归属感;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美德,感触人文内涵;坚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理性对待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传统节日中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和生活方式。在欧美节日日渐东来而我国传统节日日趋式微的今天,复兴我国传统节日就和保护民族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金跃 《海外英语》2012,(6):281-282
As China steps up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Chinese,especially the young,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western festivals.However,som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are left out in the cold.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effect of west ern festivals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trying to analyze the reason why it becomes this and it will lead us to face the communion and mixture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rational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lture,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ind the motive of re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相似文献   

15.
英汉民族因地理位置、生存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民俗节日,这不仅表现在信仰系统、价值取向以及传统生产方式的差异中,而且也体现在不同的民族价值观上。它们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是文化横向共时性传播和纵向历时性传承的媒介和工具,承担着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compares and analysis the ma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discusses the cultural meaning,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the outstanding cultural heritage of a nation,and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mankind,so different festivals can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es.As we all know,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two different cultural forms evolved from comparatively independent cultural systems,which posses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ed manifestation.The comparison of festival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can not only help us learn English,but also make us know more about our cultures 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  相似文献   

17.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生命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心理积淀。中国的传统节日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作为主要诉求;印度节日则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是人与神的同乐狂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工业文明以前的原始文化的大量信息,但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濒临危机,其中声音的缺失是造成年节文化淡化的一个原因。禁放爆竹、手机短信拜年在取消声音的同时也取消了仪式,取消了狂欢,取消了人们对年节文化的生命体验,从而使传统节日民俗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节庆化之中,自来就蕴涵了厚重真切的传统化和民族精神内涵。和谐对称、淑世精神、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正是其中鲜明较、引人注目的成份。历史地看,由传统节庆所负载和传布的这种化精神,自始至终地成为渲染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传统节庆教育的“现代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物和文化象征,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目前高校开展传统节庆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认识不到位、形式单一、内涵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挖掘传统节日的外延和内涵上下功夫,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形成教育特色,实现"现代性"转型,最终促进大学生形成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