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蒙古秘史》旁译中出现的“鹚老鸟”一词的对应词toqura’un及汉语方言土语材料的分析,认为“鹚老鸟”所指的鸟,不是鸬鹚或秃鸟,而是鹤,更准确地说是灰鹤或蓑羽鹤。进而对“鹚老鸟”的词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内蒙古东西部汉语方言中的“鹚老鸟”借自阿尔泰语系语言,确切地说是来自蒙古语的tooruu。  相似文献   

2.
“札答”一词见于《蒙古秘史》第143节,是为蒙古人在战争中使用巫术的较早记载.然考诸中西文献,可知此巫术源远流长,不仅见诸中国古代北方诸多游牧部族中,在中亚、东北亚中亦颇流行.据《魏书》记载,我们可将在战争中使用札答术的事例上溯至公元5世纪.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将其功用从战争拓展到生产、生活、医疗及长途旅行中,这是应当予以正视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蒙古秘史》中崇尚“三段式时间”习俗之秘,论述了崇尚“三段式时间”习俗的由来和它的文化内涵及其启示,阐述了文化内涵的6个方面:(1)蒙古族原始先民认为三段式时间是天的意志在时间形式上的一种反映;(2)天的意志是通过三段式时间的习俗来表现;(3)蒙古族原始先民认为三段式时间是事件的过程或行为的进程中的一种循环形式;(4)古代蒙古人认为三段式时间是保平安或进行战斗的时间概念上的必然形式;(5)只要恪守三段式时间模式,忠实于这种原始的吉祥“三数”,就可以保得平安,高枕无忧了;(6)原始蒙古人认为三段式时间,也可以用来发泄和排遣怨恨和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4.
《蒙古秘史》第二百一十九节有“客儿罕荅忽塔”(“ker qandaqu ta”)一词,其旁译为“怎满立的您”。海内外《秘史》学家对这一词的解读大相径庭,对其旁译“满立”的校勘亦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罕荅忽”为被动态形容动词,紧随其后的“塔”则为表示这一形容动词第二人称复数的附加成分;其旁译“满立”乃误,应校勘作“被满意”为宜。  相似文献   

5.
《蒙古秘史》记载了蒙古高原各部落从纷争走向统一、从矛盾冲突走向和平和谐的历史进程,记录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盛、衰败到再辉煌的历史,描述了蒙古族从起源到兴盛的历史过程。《蒙古秘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阿阑豁阿“五箭训子”是《蒙古秘史》中记载的著名的团结和谐的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6.
“说”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言说行为,这种言说行为由于言说者的身份以及言说对象的差异而引起“说”本身内涵的重大区别.整体而言,祝官之“说”是一种仪式行为,它所指向的对象是神灵世界,而“解释”之“说”是以某种具体文本为前提的,“规谏”意义上的“说”所指向的对象是世俗的权力阶层.这些“说”的各种具体言说行为形成不同的文本,即仪式文本、解经文本及语类文本.《汉志》所录先秦小说在性质上可分为四类:一是《伊尹说》、《(鬻)子说》、《黄帝说》三种属于先秦的解经“说”体;二是《青史子》、《师旷》、《天乙》近于先秦祝官之“说”体;三是《周考》、《百家》近于先秦规谏意义上的“说”体;四是《务成子》、《宋子》属于先秦子书.《汉志》的这种分类其实是将“小说家”的学派观念与“说体”的文体观念杂糅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