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内部权力主要指高等学校管理权力,这种权力主要包括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教职工权力、学生权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内部权力运行基本上一直以行政权力为主导,产生了很多弊端,因此。应当以学术权力为核心,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科学规律,加快内部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实现高等学校的法治化、民主化、学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行政学术化--我国高校内部权力整合模式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学校作为探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 ,其内部行政应有别于地方行政 ,只有做到行政学术化 ,才能有效协调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切实按高教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权力机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现代高校内部的权力构成主要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及外部权力。本文从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出发,探讨了我国高校内部的权力机制。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权力制衡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制衡作用,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权力在高等学校中的配置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合并高校内部横向的权力配置主要存在着党政权力分配不合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教师与学生参与内部管理权力虚化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党政权力边界模糊、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高校组织的失序以及"官本位"思想的侵蚀有关.为解决与克服高等学校权力在横向权力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遵循权力制衡原则,构建利益相关者横向一体分权的治理模式,完善多元民主监督机制,以此有效保障高等学校权力横向配置的合理性,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系统基本包括四个权力子系统,即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教师权力、学生权力,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学校决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从源头上构建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即建立有效的决策信息来源机制、广泛的决策参与机制、严格的决策过程机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决策机制,对于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的行政化源于建国初期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高等学校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与政府构成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等学校去行政化不能依靠政府权力下放实现,只能通过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构,取得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和学术权利之间的平衡。其主要措施是通过构建新型董事会,为政治权力找到正确归属地,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有横向权力和纵向权力:横向权力包括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纵向权力包括校级权力、院级权力和学系权力.为更好地学习国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中权力配置的经验,文章对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的内部纵向权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充分放权,降低管理重心,建立校、院两级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院、系的办学积极性,起到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经历多次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叙速我国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从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变化是与当时政治形势紧密相关的,其实质是如何处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当今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回顾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经历多次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叙述我国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从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变化是与当时政治形势紧密相关的,其实质是如何处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当今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英国、美国、日本七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归纳和提炼七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借鉴七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的做法和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配置,应先以加强学术权力为基础,从二元权力渗透、行政权力主导向二元权力渗透、学术权力主导转变,进而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耦合的新机制。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