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伯朝  孙宇 《现代情报》2015,35(1):68-75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用户接受度是影响电子政务是否取得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整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电子政务接受度的英文文献开展了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在于利用技术接受模型和问卷调查数据开展经验研究,并在每一个具体的电子政务应用场景中确定影响用户接受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信息伦理对G2C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G2C电子政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用户对电子政务的接受程度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从信息伦理角度出发,分析用户行为对系统的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和信任感知,研究用户对G2C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意愿及接受行为.通过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分析影响用户接受行为的信息伦理因素,并结合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对我国G2C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玲 《现代情报》2004,24(7):59-61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存在信息整体性、实用性差,办事功能低下,安全防范缺乏,标准程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将政府机关的信息网络内外相连,通过构建电子政务发展模型,实现“大网络政府”的办公效率。此外。还要从国家信息系统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等几方面着手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玲利  王冰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3,33(4):172-177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DeLone和McLean成功模型和期望差异模型,构建电子政务接受和持续运行综合模型,对影响电子政务的接受和持续性使用因素进行验证和探讨,结合我国土地市场管理电子政务,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影响土地市场管理电子政务接受和持续运行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6.
移动电子政务的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移动电子政务的特点,提出政府对公众(mG2C)移动电子政务的用户持续使用模型,并具体分析内生变童和外生变量以及模型内部的关系,最后结合模型对我国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技术、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分析基础上从目标、管理、技术、法律等相关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其体策略和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寿志勤  靳鹏  杨皖苏  许君 《预测》2002,21(6):10-13,27
笔者基于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来为政府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际经验,针对我国政府当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较系统地描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全面展示了信息经济时代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和应用功能二大发展目标,旨在为全面实施中国政府信息化作出良好启示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低,严重影响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性和公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的整合模型的基础上,有用认知与易用认知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影响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等.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了解公众需求,提供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并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英  雷玉华 《情报科学》2006,24(7):1058-1061,1065
政府信息门户是直接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服务的一个平台,也是政府优化和整合业务流程的一个平台,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并作用于环境的计算实体,具有智能性、自主性、协调性和学习性,适合于完成知识搜索、知识管理等任务。利用Agent技术构建信息门户,能够增强系统的智能性,提高系统的服务质量。本文讨论了基于Agent的信息门户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建立了基于Agent的政府信息门户框架,并以网上并联审批过程为例分析了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政务测评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冬梅  曹坤 《情报科学》2006,24(7):980-985,997
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借鉴、重组和创新,提出了一套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使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及其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了电子政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操作模式及其选择;引进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中,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激励和绩效、项目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多阶段项目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产业化中三大行为主体入手,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出在转变观念同时,进行制度建设促进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子文化环境的形成与特点;论述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生与影响;重点提出了在电子文化环境下,我国民族文化伦理建设如何需要凭借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劣势,寻求更好的发展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管理思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逐渐重视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并把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作为衡量政府服务能力的一种标志。本文强调引入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公众的满意度为评价的尺度对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建立测评标准、测评指标、测评流程和测评方法,准确反映公众满意状况,以便持续改进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更为优化,使电子政务的服务更符合社会公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慈善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心理积淀.慈善文化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和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文化相对不足,慈善事业处在起步阶段.从思想渊源、生成基础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形成发展轨迹进行追溯和比较,旨在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汇聚、博爱宽厚的适合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慈善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单洪颖  张亚男 《情报科学》2007,25(4):506-510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树立以民为本的建网理念,以社会公众为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外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主要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现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设我国公众服务型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省级政府网站信息构建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徽志  岳泉 《情报科学》2006,24(8):1188-1193
本文针对我国已建立的省级政府网站,以信息构建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考察网站信息组织、导航、检索、标识等方面的表现,从信息内容组织功能的角度对省级政府网站进行定量评价,并探讨网站建设状况与地理分布和地区经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成员多样性是知识团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已有西方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及国情提出了对知识团队成员多样性的管理策略,即选择和培训适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合作的团队成员、考虑中国式公平的薪酬体系、通过降低权力距离和强化集体主义文化倾向来培养团队的情绪智力,以及塑造积极的多样性范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站的电子政务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郝媛媛  李一军  姜荧 《情报科学》2006,24(1):148-152
当今,各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为了有效监控和管理电子政务的进程,推动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政府很早就开始了关于电子政务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本文尝试从评价范围、评价视角、调查手段等三个方面对欧美国家现有的基于网站的电子政务评价方法研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