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阐述了现代性的"流体"特质,显示出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在这一理论视野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现代品格的"流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的分离、文化立场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变异、文学空间的不断分裂、时空意识的错位、道德意识与审美品格的分化。"流动性"正是转型期文学现代品格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2.
90年代是寻根文学的退潮期,但回族作家霍达写于1993年的《未穿的红嫁衣》,就具有对精神家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意识,这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一大创新。以社会转型期和文学发展思潮为背景,利用互文性、意象等理论,通过展现作品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秦屿风情,分析文中多处呈现的历史文本,解读红色、黑色意象,来挖掘作品中作家的寻根意识,探究这一时期作家产生寻根意识之缘由。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现代转型期女作家创作的综合考察,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三个方面的现代性体验特征。即女性意识复苏的悲剧体验、自我认同的迷惘体验和融入社会的焦虑体验,试图寻找一条较易进入“五四”女性文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的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复杂性.面对工商文化语境,文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分化,接受着一种新的本质规定.文学应重新认识自身的功能,担当起建构人类精神家园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鲍焰 《中国成人教育》2007,(16):149-150
本文列举了几种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比较意识与能力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发挥学习和欣赏者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他们热爱文学,建立民族文学意识、文化时代意识和文学所属文化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的界定依据应为是否具有女性主体意识.因此,女性文学专指女作家创作的体现自觉而成熟的女性意识的反映女性生活、情感与体验的现代文本.女性文学在新时期主要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中"人"的意识的自学以及女权主义理论的引进和本土女性文学批评的活跃而产生并逐渐形成高潮.新时期女性文学所走过的是由"人"的自觉到"女人"的自觉与强化.成熟的女性文学应该纳入人学理论框架中去思考与创作,它所提供的应该是女性自身和人类的双重信息,性别意识淡化与超越应该是女性文学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消費主义意识影响下,文学经典的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使文学经典重现魅力,重获活力,首先要与"狼.'共舞,在大众文化意识和精英文化意识两级寻求价值互补;其次是用审美标准统摄"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的教学;最后是重新发现新的阐释空间,在文学经典教学中体現当下关怀与创新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美国麦克杜格尔·利特尔(McDougal Littell)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文学语言-世界文学部分(The Language of the literature-World literature)>,由七个单元组成,分别为古代文学部分(2500B.C.-A.D.300)、古希腊罗马文学部分(800B.C.-A.D.200)、中国与日本文学传统(500B.C.-A.D.1800)、中东与非洲文学(A.D.300-1900)、欧洲转型期(400-1789)、19世纪欧洲文学(1798-1899)、现代与当代文学(1900-今).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游子文学创作体现出海外游子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游子文学的创作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其早期的创作全面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转型期中国文学传统渐渐式微,但海外游子文学创作始终没有与中国文学传统决绝。  相似文献   

10.
丁玲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女性意识的张扬在她的文学文本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女性文学演变为表现女性精神的主体性内涵与具有普泛意义的社会性特征两种态势.丁玲是现代文学中女性文学与妇女文学都留有重要作品的作家,由女性文学向妇女文学的嬗变,从《夜》的产生中可以窥见端倪.  相似文献   

11.
在转型期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内在价值重新得到了认知,这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世纪之交的商业主义文学表征异彩纷呈,其文本内容追“奇”猎“性”,文学样式丰繁多样,文学载体亦不拘一格.接受群体的广泛存在为商业主义文学的大行其道提供了特殊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分析黄药眠“生之意识”文艺思想的产生及其精神实质,须结合黄药眠置身的历史处境和自身经历.黄药眠认为,“生之意识”乃是个体意识与实体化意识观念的合二为一,文学表达即是“生之意识”的表达.通过对黄药眠“生之意识”文艺观的阐释,对我们再思考当前文学与现实世界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处于转型期,"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文章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本课程在转型期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北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新世纪以来的湖北文学已跻身全国前列,其成就值得总结。在2000年“湖北作家研究丛书”的基础上,④承接湖北大学注重湖北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刘川鄂教授主编、湖北大学文学院4位中青年教师撰写的《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推出了包括阳燕著《世纪转型期的湖北小说研究》、刘川鄂著《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梁艳萍著《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和周新民著《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等四册(以下简称为《小说研究》《诗歌研究》《散文研究》《理论批评研究》),按不同文体对90年代至今的湖北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森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1):169-171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它标志着其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受传统意识的限制,20世纪20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觉醒与迷茫、反叛与皈依、希望与失望并存的独特现象.本文试图探求这一景观及其现象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传奇>集中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意识在女性身上的沉淀,同时冲击着新时期女性解放意识的慢慢觉醒.在女性文学崛起的二十世纪,张爱玲的女性文学绽放着与同时期女作家的女性文学不同的光彩,她从女性自身的性格悲剧和人性堕落出发,挖掘出女性的落后意识进而再挖掘出她们不幸的根源,使女性文学突破了女性创作达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存在一定的缺失现象,其原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及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体制,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期刊改版与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与文学的关系,使得从期刊视野考察转型期文学成为可能。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文学期刊界的“改版热”为视点,通过对改版缘起、具体行为状态及其改革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转向市场他律的文学场已经基本形成;走向世俗化,正是转型期文学“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种实现;改版后文学期刊依然没有走出困境的实质,正是消费时代生活法则渗透至文学场域,而审美追求的艺术法则主导地位丧失的结果。而诗意审美恰恰是文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文学期刊在这个消费时代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9.
论李劼人的文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人创作的出现与成熟依赖于中西文化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融汇。他是将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当作有历史渊源联系的整体来认识的,他更重视经由自然主义发展而体现的真实客观的叙事风格,冷静科学的理性作风,以及历史生活的整体性观念。他的文学选择的内在机制是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作家、而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成他文学选择的客观依据。真实、客观、全景地再现历史转型期社会生活的追求是他借鉴法国文学创作经验的最根本原因。他对法国文学的借鉴,对他创作的独特性和艺术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作品是在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中西影响相融合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前后凸现于中国文坛的朦胧诗接通了五四以来被阻断的文学传统,在启蒙意识上实现了当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链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道主义的回归、精英意识的重现、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