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塑造形象是一切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作曲家创作歌曲是通过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来感动和启发听众。正确理解音乐形象的特质,充分运用各种音乐语言和技巧进行歌曲创作,是塑造鲜明音乐形象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浅谈歌曲主题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曲主题的创作是写好歌曲的前提,歌曲主题应与歌词主题相统一,要写好歌曲主题,不仅应把握歌词的主题,体裁,风格及其节奏,声韵,熟谙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所塑造的形象以及所创造的意境,还应把握词曲关系,一般说来,音乐主题节奏及其音调起伏有时与歌词朗诵节奏,声调相一致,有时从塑造作品的整体形象出发,音乐主题节奏与歌词的朗诵节奏,音高运动方向与声调的起伏不完全一致,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抓住“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作品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聂耳的歌曲创作有两个重要艺术成就和特色 :一是在群众歌曲这一体裁中 ,善于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塑造 ,反映生活现实和思想感情 ,特别是准确鲜明地反映 2 0世纪 3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形象与感情 ;二是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上 ,独具新意和个性 ,既具有民族特色 ,又富于时代气息 ,并将曲调的平易性与独创性有机结合 ,成为广大群众所“喜唱乐闻”的真正的“群众歌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赵元任、刘半农先生所创作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入手,分析探讨了歌曲中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新颖的音乐风格。它既借鉴了欧洲近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特色。歌曲表达了旅居海外的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爱国情思  相似文献   

5.
歌唱家不仅要嗓音好,风度好,还要善于把一首优秀的新歌经过二度创作再现给广大听众。二度创作的内涵丰富,举凡思想性、艺术性、个性、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演唱富有激情等均应包括在内。二度创作就是艺术的再创作。一首好的歌曲如果不经过歌唱家生动的二  相似文献   

6.
音乐需要个性。一首好的歌曲的音乐形象往往非常鲜明、非常生动,一听就能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综观目前国内的歌曲创作现状,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作品缺少鲜明的音乐个性,"假、大、空"现象很普遍。这也许是作者缺乏  相似文献   

7.
白诚仁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民族歌曲在我国民族歌曲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民族歌曲善于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中吸取营养提取精髓,善于将生活功、继承功、技法功在音乐创作中灵活运用,善于用通俗简练的曲风来展现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歌曲是文学(歌词)与音乐的结晶。好的歌曲,其中都有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和深刻的内涵,能广泛传唱,引起人们强烈共鸣。我们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运用形象思维,深入生活,才能谱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9.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歌唱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常有人向我请教如何写歌,便将本人的一篇获奖论文《歌曲创作方法浅谈》送与他读。这篇文章本人从歌曲创作入门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歌曲主题的确定、音乐形象的塑造、AB段的过片、  相似文献   

11.
诗亦歌来歌亦曲,盛唐王维七绝《送元二使安西》系传世之作,经历了音乐家们千百年来将诗作由“减字谱”之琴歌拓编为各类琴曲的漫漫程路。本文对该诗器乐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的曲歌,诗画的线索展衍,进行了辩证和梳理;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化的经典作品——二胡曲《阳关三叠》进行了演奏技法、创作方法的充分诗化的音乐形象发散分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在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文化中得到神韵的传承解读出了清晰、明确的标向,同时给诗意化、歌吟化的二胡琴曲的创造、演释注入了更为广博、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诗亦歌来歌亦曲,盛唐王维七绝《送元二使安西》系传世之作,经历了音乐家们千百年来将诗作由“减字谱”之琴歌拓编为各类琴曲的漫漫程路。本文对该诗器乐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的曲歌,诗画的线索展衍,进行了辩证和梳理;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化的经典作品——二胡曲《阳关三叠》进行了演奏技法、创作方法的充分诗化的音乐形象发散分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在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文化中得到神韵的传承解读出了清晰、明确的标向,同时给诗意化、歌吟化的二胡琴曲的创造、演释注入了更为广博、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方法,它主要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使语言形象、具体、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听)丰富的联想。比喻包括三种类型。明喻、隐喻和换喻。因本体、喻体和喻词出现的情况不同,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本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读展示英语比喻修辞格的全貌,以便更好地欣赏、正确地运用这些辞格。  相似文献   

14.
浅谈音乐剧     
起源于英美的音乐剧是一种现代舞台剧,通过各种情绪表现动人故事,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工具。音乐剧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歌剧,但与歌剧又有着连带的关系。本文就音乐剧的概念、起源、历史、音乐剧与歌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音乐剧这一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  相似文献   

15.
论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同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思维的本质上、思维的途径与方式上以及思维的外在特征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思维的趋向与目标、功效与意义更有着广泛的同一性。发掘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内联与外延,归结其两之间的潜在关系与互动作用,将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并有效地开发和提高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冰心与英国的狄更斯都擅长描写儿童形象,但这两位作家在塑造儿童形象的手法、塑造的贫苦儿童的结局和对儿童倾注的情感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旨趣;他们对儿童题材创作的贡献及其各自的局限性也是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hildren’s daily, embodied music experiences are integral to how children live and function in the world. Growing out of a line of work focusing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elementary children’s daily experiences of music, both in- and out-of-school and the impact on elementary mu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this research is nested within 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s of experience, children’s musical culture, and children’s agency. Building upon this work, findings from a two-phase, 6-month inquiry, situated in an urban, Canadian, Grade 1 French Immersion classroom, draw upon the tools of ethnography and narrative inquiry, with the intention of deepening understandings of how informal music-making and sound function in children’s lives. Phase one findings highlight: (1) the frequency and spontaneity of children’s daily music experiences, both in- and out-of-school, (2) the nature of how music and sound function fluidly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as integral to children’s experience, and (3) the power of musical behaviours in assisting young children to acquire French vocabulary and literacy skills.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clude: the necessity of creating space in elementary curriculum to engage children in music-making, integrating and infusing the Arts fluidly across the curriculum, and encouraging children autonomy in their musical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8.
认知与情绪在音乐上联系紧密。文章用音乐张力的概念联结音乐结构的认知与音乐情绪。期待和声音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假定在产生音乐的紧张和放松方面和音乐情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觉的研究支持了音乐结构引起听者期望的音乐理论的描述。音乐张力与音乐的结构、音乐的形式有联系。音乐情绪随时间在强度和质量上改变,而且这些情绪在心理生理学测量上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内心音乐听觉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想象能力,它是凭借记忆想象和思维来表现音乐,由于长期对音乐的积累,音乐想象力就越丰富,内心音乐听觉就越发达,这些音乐思维活动离不开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将外界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期地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它是从美学与艺术哲学的高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总体的基本规律的研究。因此,它不仅仅是一门系统的音乐学,而且是整个音乐学中基础的理论学科。在音乐形式中,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基本要素,音色则是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