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放出什么气体”(如图1)。其中在图1实验过程中,往瓶内注入清水时,种子萌发产生的气体并不一定沿着导管进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而是从漏斗处逸出。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是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较多,液面较高,产生的水压自然就高,气体很难进入其中;二是选择的漏斗下面的导管口径较粗,所以气体直接由漏斗导管中排出,致使实验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对该实验作了以下简单的改进(如图2):将原来的漏斗换成了长颈漏斗后。往瓶内注入清水时,长颈漏斗的管口浸没在水中,瓶内就形成了一个密…  相似文献   

2.
在初一的生物教学中 ,我们对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演示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 ,对固定种子的方法进行改进。把教材中的“捆式”改为“夹式” ,用两根铁丝互相拧在一起 ,在不同位置预留 3个较大的孔 ,用来夹种子。这种改进容易固定种子 ,可反复利用 ,简单又环保。其次 ,增加对照实验组。把教材中2组实验增加为 4组 :( 1)组和 ( 2 )组使用完好的种子 ;( 3)组使用已煮熟的种子 ;( 4)组使用不完整的种子。然后将( 1) ( 3) ( 4)组放在温暖的地方 ,( 2 )组放在寒冷的地方让其萌发。第三 ,在课堂上 ,用 ( 1)组和 ( 2 )组、( 1)…  相似文献   

3.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一生物课本第一册(上)安排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笔者经过反复尝试,对此实验做了两点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增加实验用种子的数量原实验中,每种情况只用一粒种子,由于所选用的种子发芽率不可能达到100%,加上其它原因,所以,实验可能不会有预期的结果,造成半浸于水中的种子不发芽。增加种子的数量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用种子的数量,应根据实验用容器的大小而定,一般每种情况可放4~10粒为宜。二、改进固定种子的方法利用包装电器…  相似文献   

4.
一、证明种子萌发时胚在进行呼吸的实验用塑料袋做种子萌发时胚的呼吸演示实验的具体做法是: 1.证明萌发的种子吸入氧气实验前一天,把正在萌发的种子(干重时4至5两)装到长29厘米、宽24厘米的透明塑料袋里,然后闭合袋口,用细绳将袋口捆紧,注意检查是否漏气,装置完毕,放在温暖黑暗的地方。第二天演示时开绳,将正在燃烧的蜡烛迅速从袋口(只放开广口瓶口大小)放进塑料袋内,蜡烛立即熄灭,证明塑料袋里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的胚完全吸收了,蜡烛燃烧得不到氧气,因而熄灭。  相似文献   

5.
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对呼吸作用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实验材料选用呼吸作用更强的大豆芽,将教材中三个独立的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能量、种子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以及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合并在一个装置中一次性完成。改进后实验现象更直观,结果更具说服力,课堂实验占用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该实验的开出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锻炼了动手实验能力。另外,改进后该装置同时便于验证呼吸作用产生水。  相似文献   

6.
冉永胜 《成才之路》2009,(7):I0006-I0007
现行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生物学,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二节“呼吸作用”中。第一部分内容“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少教师反映初中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效果不理想,不成功。关键是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因而不能达到演示的目的,让学生感到困惑,茫然。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查阅了一些资料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实验器材和种子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图1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90页“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个重点的探究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教材去做实验,很难成功。我经过反复摸索,改进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法,使这一实验变得简单易行,人人动手做,更重要的是,利用其做若干后续实验,把“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实验的效率发挥到了最大。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本 )初一生物第二册P .3 0种子呼吸实验 (二 )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 ,排出CO2 。但按此实验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以下不足之处。原装置如图 1 :图 1其原装置的缺点是 :(1 )种子呼吸后放出的CO2在实验开始时 ,把原瓶塞换上带漏斗和弯管的瓶塞过程中会溢散出CO2 。换上后 ,CO2 仍然从漏斗和弯管中溢散。另外 ,种子萌发呼吸时放出CO2 (2 0℃以上 )在H2 O里的溶解度为 88(资料查出 )。以上原因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且费时间。 (2 )不能连续使…  相似文献   

10.
用一种材料,做一系列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课堂。为了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发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系列相关实验。例如,分发给学生适量黄色玉米和白色玉米种子,分别做以下实验:(1)观察种子结构,同时鉴定种子是否有生命力。(2)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同时测定种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生物》第一册 (上 )“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 ,教材把它作为演示实验 ,而此实验的材料用具 (或替代物品 )很容易找到 ,实验所需时间又较长 ;另外 ,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将这个实验改为学生“动动手”内容。几天以后 ,不少学生反映 ,室温条件下 ,浸在水中的那粒种子也萌发了 ,果真如此吗 ?为此笔者做了几个对照实验 ,结果发现确有胚胀破种皮的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 ,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较少 ,浸在水中一段时间后 ,由于种子中含有纤维素、淀…  相似文献   

12.
一、注意过程的分析 例1 如图,将正在萌芽,的种子放在一广口瓶内,瓶内放一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小烧杯,广口瓶再与一水银液体压力计相连,在温度不变、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1)实验过程中,水银只升高15.9cm就不再升高,这证明瓶中的空气被利用了_%(体积比). (2)此实验中放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_,还可用_替代. (3)此实验证明了_,相关的反应式为_.(4)若实验证明中,瓶内只放萌发的种子,则水银柱的变化为_,理由是_.  相似文献   

13.
(课前两周,教师曾引导学生讨论过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很多学生认为需要空气、水分、阳光、土壤、温度等条件。农村学生经常见到种子,如何利用身边的优势,让学生自行探究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呢?魏老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采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以下是对实验情况收集、整理的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种子的萌发条件。首先请各组汇报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据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其一生可以分为种子的形成、萌发以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160多年前孟德尔从34个豌豆品种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如茎的高度、种子的形状、子叶的颜色、花的位置等)做杂交实验(见图1 ) ,无论正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 )都表现出显性性状,杂交后产生的第二代(F2 )...  相似文献   

15.
种子萌发演示实验装置改进及使用△△△河北丰南市黑沿子中学(063313)史云霞李贺珍在教学中,笔者对初中生物第一册(上)P.29“种子萌发外界条件”及P.59~60“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作了一点改进。介绍如下:材料用具500m...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种子萌发条件演示实验装置是用玻璃棒和绳子固定种子 ,但种子固定操作困难、材料容易损坏、种子萌发率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种子萌发条件演示实验装置 ,通过各种装置使用的比较后 ,我认为可用泡沫塑料块制成泡沫塑料支架来代替玻璃棒和绳子固定种子。1 制作方法泡沫塑料支架的制作方法是 :(下列数据是以10 0mL的烧杯为标准制作的支架 ,实际操作时可根据材料和容器进行缩放 )。(1)取一块厚约 3cm以上的废弃的泡沫塑料块 ,切成长和宽约 3cm的正方体 (图 1)。(2 )在泡沫塑料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各打 3个深约5mm和φ…  相似文献   

17.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2.推测种子萌发必备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3.设计验证实验方案,4.课后进行实验验证,5.一周后汇报验证结果。第二种方法是:应用《科学》课标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种子的萌发”为探究内容,先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从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推想与预…  相似文献   

18.
运用GA、IBA、PP333、S—3307及其不同浓度处理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的砧木种子。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都比对照(清水处理)能使种子萌发率不同程度地提高,尤以10mg/L S—3307效果最好,种子萌发率高达88.7%。同时,生长调节剂抑制幼苗根长但显著增加了根数。本试验认为在生产上可采用10mg/L S3307或100mg/L IBA浸种处理,以利提高毛叶枣砧木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19.
1 研究背景 探究实验引发的困惑和思考:(1)学生实验:在七年级上学期“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授课后,笔者分别发给每位学生20粒黄豆种子,回家做探究实验,几天后学生普遍反映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的发霉和发臭,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2)教师教研:一次市级公开课“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课后研讨时,不约而同几位教师都提到了种子发霉的困扰.立足于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想法,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种子萌发除了满足基本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其他外界条件是不是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种子成分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2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种子成分是本课教学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操作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是本课教学难点。1.3 实验材料和用具 晒干和浸软的小麦种子、和好的面团、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丝、烧杯、清水、吸管、碘液、白纸、植物油。2 教学过程2 .1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引言 :种子内贮存大量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利用。那么种子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成分 ?怎样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