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教育刻不容缓。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它承担起环境教育的重担。地理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环境教育: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利用知识竞赛和考试以及专题报告讲座,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教育;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学地理教育对于推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中学地理教育过于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程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因此,本文中笔者认真梳理了环境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主要流派,阐述了中学地理课程与环境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环境伦理教育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中学地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地理环境教育内涵丰富,方法多种多样,然而,长期以来环境教育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结合当前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实际,分析当前环境教育存在思想意识淡薄、途径较为狭窄、个体行为落后于环境意识、知识理解不透彻等问题,阐明了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在中学地理教育中亟需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范畴、创新教学方法等对策和措施,为中学地理环境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等特征,需要在跨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初中地理课程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独具优势,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态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环境,树立健康的地理观、环境观。文章阐述生态文明教育与初中地理的联系,从五方面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初中地理不仅应当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并且还需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与环保意识,在当前愈发严峻的全球环境形势之下加强环境教育,促使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在环境教育相对缺乏的当下,地理教学几乎承担起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地理教师必须重视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入,推动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效果的加强,以及地理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学地理教材把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为核心内容,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例如,在讲“人类活动与气候”时,笔者先展示了一组幻灯图: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索和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环保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环境教育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充实。地理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根据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和美育教育的素材.本文阐述了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和美育教育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更显紧迫。作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地理学科本身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又能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通过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历史使命。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阵地。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来开展环保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就就此问题在教育理念、课堂环节、乡土地理、教师素质、课外活动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一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有关环境教育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恶化的背景下,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而环境教育的开设与现行庞杂的学科考查相悖。在地理学科中整合乡土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推出整合课程,是实现环境教育,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类正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教学活动,改进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学生环境保护知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大有可为。文章结合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挖掘教材、教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点,以“中国的水资源”为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总结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需要关注的要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身为一位地理教师,更应注重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8.
须弘 《海南教育》2014,(12):54-54
中学地理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无论是大气环境、地质环境,还是生物环境,如全球变暖、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都和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相联系。这些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素材。下面笔者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对话案例,从生命教育的价值、途径和追求的视角,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设计思路,以推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持续发展。一、启发思考,内化对生命本真价值的理解地理教学的意义,不仅需要传授地理知识,而且还应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内化提升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环境安全教育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实施.在学校教育中,地理课程教学是完成目标任务的主要途径.在地理课教学中,环境安全教育的目标任务包括四个方面,即环境安全知识教育、环境安全意识教育、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落实环境安全教育,地理课程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渗透、促进、强化环境教育 ,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 ,渗透环境教育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教师要吃透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 ,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 ,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及时捕捉契机 ,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 :在学习陆地资源时 ,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 ,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树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