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内有一个抵抗病菌侵袭的免疫系统。艾滋病病毒会破坏这个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对病菌的防御能力,而易被各种病菌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5~10年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发病前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病后称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上看起来与健康人没什么两样,同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已经有了传染性。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血液传播 最直接的感染是被输入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接受输血的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一个针头静脉吸毒,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使用被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2.
<正>心育主题——生命尊严:自尊自爱,保护自己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易感染各种疾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 (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 ,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简称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 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大量吞噬、破坏T4 淋巴细胞 ,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 ,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天生具…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第一份艾滋病报告问世至今,艾滋病大有肆虐全球之势,人们谈“艾”色变,称之为世纪瘟疫.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侵入人体而引发.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使机体逐步丧失基本的防御能力.艾滋病患者最终可能患上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发的伺机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疾病,而健康的免疫系统却是伺机性感染的天然防线.  相似文献   

5.
丁钉 《生物学教学》2007,32(4):73-74
艾滋病是由人体后天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征候群,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是那些通常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时不会发生的由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和肿瘤。  相似文献   

6.
王英 《科技文萃》2005,(12):80-83
艾滋病实际上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组征候群.也就是说,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并不是艾滋病病毒,而是那些通常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时不会发生的由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和肿瘤.  相似文献   

7.
盲点激活     
《成长》2006,(11):12-13
艾滋病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被发现,早期病人都是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因此艾滋病一度被称作“同性恋病”。1982年,它被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1986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被统命名为HIV,它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药为艾滋病人带来新希望当一个人初次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其免疫系统人体内部的防御体系的某些细胞会进行还击。这些细胞叫做T细胞。然而最后,艾滋病病毒削弱免疫系统,从而使机体易受某些致命疾病的侵袭。纽约州的18岁青年贾森10岁...  相似文献   

9.
材料一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方式传播。到目前为止,今年世界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已达500万,同时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目前全世界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已达4000万左右,其中包括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84万人,居亚洲第二位。据分析,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累计总数的68%,经采血(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  相似文献   

10.
谁都未曾料到,20世纪80年代, 人类疾病目录中会增加一种令全人类恐惧的传染病,即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恶魔”、“世界瘟疫”的艾滋病。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个界说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从病因看是获得性,也称后天性,它区别于先天性,表明艾滋病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就有的。(2)从发病机制看由免疫缺陷即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降低、丧失所引起的疾病。(3)从症状看是一种综合症,它包括由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总之,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常所说的艾滋病人是指血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属血液传染病 ,病原体存在于血液、精液和组织细胞内。当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 ,侵犯淋巴细胞 ,在细胞内大量繁殖 ,造成淋巴细胞大量死亡 ,破坏病人的免疫系统。最后病人将死于并发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性行为传播 ;二是血液途径传播 ,如静脉注射 ,输血以及输入血制品 ;三是妊娠时以胎盘为媒介的母婴传播。1 艾滋病危及五大洲1 981年 6月 ,美国《发病率死亡率周报》报道了洛杉矶 5例男性同性恋者患卡氏肺囊虫肺炎 (艾滋病的并发感染 ) ,向世人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的狰狞面…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类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07,(4)
大家知道艾滋病是什么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之友》2010,(12):4-13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类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目前,艾滋病仍为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的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症(Acquired Immundeficency Syndrome.缩写为ADI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m Immunodeficency Vines缩写为HIV)感染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7,(4):25-27
大家知道艾滋病是什么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民 《中学生物学》2004,20(2):11-12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体细胞能自然抵御艾滋病艾滋病被认为是世纪绝症,但偏有些人感染了病毒之后10多年仍未发病;另有些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虽受病毒损坏,仍不曾致命。究竟这些人是否对HIV病毒具有天生免疫能力?很多科学家认为,找出那些帮助受感染病人自动杀死或控制这致命病毒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类尚未克服的疾病有多种,艾滋病无疑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的蔓延,给人类生存的地球投下了阴影。前苏联一位高级官员曾不无惊慌地叹息:“艾滋病就象核武器一样令人担扰。”这种新发现的病毒传染,能使人体淋巴细胞减少,破坏免疫系统,失去杀菌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其学名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故称艾滋病。 初患艾滋病,其症状炎似感冒、喉炎,继而发展则象肺炎、支气管炎。患者日渐消瘦无力,食欲不振,并有失眠、发热、出汗、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常使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及发生肿瘤等。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