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京是北宋亡国前权倾朝野20余年的一代巨奸,历代史家对他评价几乎一无是处。蔡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因何变得十恶不赦。文章就与蔡京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蔡京肯定是权奸,但也是能员;徽宗对蔡京是信任的,更是利用的;对蔡京的历史评价定型于南宋高宗时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蔡京改革措施中钱法、方田法、直达法在时兴时废中推行了十多年,惟有其茶法和盐法则不仅被南宋所沿袭,而且对元、明茶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何以如此?其一,徽宗与蔡京绍述熙宁、打击元祜的政治趋向是统一的;其二,国库不足,蔡京茶盐之法可为朝廷急剧敛财;其三,蔡京荼盐法充分发挥了商人作用,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央集权的要求。根本原因是集权中央,利属朝廷。  相似文献   

3.
蔡 薿 《增注》第一卷第595页《蔡薿小传》:蔡薿“……崇宁五年(1106)举进士第一。累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房州安置。”蔡薿仕历颇复杂,这样叙述过简,且颇费解,好象“房州安置”也是一种官职。据《宋史·蔡薿传》及《续长编》,蔡薿由于巴结蔡京,及第后9个月内即被越次提拔为中书舍人,次年6月再升给事中。被弹劾,出知和州,一年后,加显谟阁待制,知杭州。被蔡京召回,仍为事中,升翰林学士。蔡京稍失势,他即被罢为提举洞霄宫。蔡京势力略张,他又被起用知建宁府。不久召为翰林学士承旨,进礼部尚书。蔡京又稍失势,他便被弹劾…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来看,北宋后期由蔡京所主持的“崇宁兴学”有其历史必然性。北宋长期以来的右文政策,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科举取士制度在北宋更趋完善,以学田制为核心的多种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更加成熟,雕版印刷业和造纸业的兴盛以及北宋中期历次兴学已有的成就,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在教育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创新都为“崇宁兴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宋徽宗、蔡京等人借北宋后期加强思想专制的趋势,大兴党禁、打击异己,不自觉地促成了这种可能性向必然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汉武帝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多数人对汉武帝是肯定的,极力讴歌他的雄才大略和功勋德业:“孝武皇帝躬仁义,厉威武”,“廓地斥境”,“功德茂盛,不能尽宣”。汉武帝是“一座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他“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这是历史上非常灿烂的一个时期,汉武帝就是这个灿烂时期的总代表”。我们认为这种评价不符合历史的实际,纵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所作所为,虽也作过一些有益于民的事,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些好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应该说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暴君,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过大于功。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古时期,尤其是民族大融合、民众大迁徙、南北文化大交融、因而语言也发生很大变化的南北朝时代,是一个新;日交替、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研究这一阶段的语言现象,特别是来得最快的词汇变化,对于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有着特殊意义,本文仅就南北朝时期的代词“他”、“身”、“许”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他关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年代,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杨树达认定《后汉书·方术传》中“还他马,放汝罪”中的“他”是第三人称代词,王力先生则力驳此说。在《汉语史稿》中,他认为这个“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的教育经历;并简述庆历兴学的原因及历史过程。重点分析了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庆历兴学”的深刻影响。最后对范仲淹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一生勤于教育,创建书院,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并开创了北宋一代兴学之风。他对我国古代教育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鸳鸯蝴蝶派的研究呈现出繁盛局面:一方面,研究界摒弃了五四时期对鸳鸯蝴蝶派的定论,基本澄清了对鸳鸯蝴蝶派的历史误会;另一方面,研究者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和视角来评价、阐释鸳鸯蝴蝶派。这一时期的研究取得了不凡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斯大林在奴隶制问题上的观点是不同的:斯大林认为,“五阶段“中的奴隶制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用它来推断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古代历史进程;恩格斯则没有把“三大时期”中的奴隶制时期当成现成的公式来作上述推断。对于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恩格斯在他的著作中没有采用“亚细亚“这个名称,但并没有否认这种“生产方式”的存在,事实上,在他的一些论述中是提到了这种“生产方式”和这个历史阶段的。  相似文献   

10.
石勒是十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然而史学界对他的认识和评价却失之偏颇。石勒虽有统一之功,却没有实现中国北方的真正统一;“劝课农桑”重在“劝课”,不在“农桑”,收效甚微;后赵政权建立后,石勒采行的“胡汉分治”,是一种极其落后而且反动的民族政策。所以本文认为,对石勒的评价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1.
历来对叶梦得最大的争议就是认为他作为蔡京的门客,"以门户之故,多阴抑元祐而曲解绍圣"。从叶梦得与"绍述"权贵的关系、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的交游、对新旧法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叶梦得非"绍述余党",他同情元祐党人,反对立元祐党碑,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关系密切融洽,他对新旧法的评价客观公允,对绍述之政的批评也是正确的,不存在阴抑元祐。  相似文献   

12.
杨军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32-134
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却有很高的造诣,他主持摹刻《大观帖》并参与《宣和书谱》的修撰,为后世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书法史料,他自己也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应该客观的评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悲惨遭遇促使他的思想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史记》多处闪烁着批判和进步的光芒,人物传记尤其获得非常高的成就。但个人灾难也对人物传记的写作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不时地失去史学家的冷静,在素材的取舍、人物的评价上有不当之处;为一些不足称道的人物立传,有损于《史记》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北宋蔡京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京经济改革是在宋徽宗寻求新的治国之道失败后,重归绍述轨道的背景下产生的。蔡京改革的特点是取利荷严、聚财于京师和频繁变动。蔡京改革能够持续二十年之久的原因在于他以绍述的旗帜钳制上下,以利事君。而其部分措施能被南宋及元明所继承,则源于其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财政结构转变和中央集权强化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说对人的认识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常常用“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句话。研究历史的人评价历史人物,也都明白“盖棺论定”的意思。因为人的一生,常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起大落,面目全非,是旁人始料所未及,有时恐怕甚至是自己也不曾料到。生于太平盛世。这种变化的外在原因还相对少些。若是生逢乱世.尤其是生长在内忧外患频仍、世局变幻无常的近代中国。人们受外在的、内在的因素煎迫,表演起“变脸”来,绝对令那些川剧大腕也白叹不如。今日是人,明日是鬼;一面是人,一面是鬼;今日被人怀疑是鬼。明日才知原来是人。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近代历史人物时.一方面,一定要分别不同的阶段.将之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另一方面,又必须将之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进行比较全面的观察和把握,“时段”与“一生”、“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对这些人物有相对客观一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书生萧让     
圣手书生萧让是个造假高手,把当朝太师蔡京的家书仿造得连他儿子都没看出来。要不是秀才吴用画蛇添足,非得在家书后面加盖伪造法人章,被黄文炳识破,这假冒的家书几乎天衣无缝了。蔡京的书法在宋朝是一绝,和苏东坡、黄山谷、米  相似文献   

17.
纵观周福清的一生,他熟谙诗书,孜孜以求;经历坎坷,多灾多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他完全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应该怎样看呢?他的思想、作风、和品质的概貌是什么呢?倘要对他的为人处世作出公正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对于北宋蔡京的评判褒贬不一。但蔡京任职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蔡京茶法、盐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茶盐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蔡京茶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纳金钱,满足统治者的挥霍,但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央财权的集中。  相似文献   

19.
刘迪 《学周刊C版》2014,(10):220-22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对于北宋蔡京的评判褒贬不一。但蔡京任职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蔡京茶法、盐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茶盐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蔡京茶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纳金钱,满足统治者的挥霍,但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央财权的集中。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研究历史时,对他之前的三千年史进行了历史的分期研究,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并以能影响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界标,以考察每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为标准来划分历史时期,力求使自己认识到历史自身运动的规律,看清历史的本质,使他的历史研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