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王国维(1877.12.3—1927.6.2),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时人誉为"中国近300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80年来学术的开创者"。王国维出生在浙江海宁"双仁巷","双仁巷"因创立颜体书法的颜真卿与其兄颜杲卿而得名,那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王国维自幼生性沉静,一心埋头学问,光绪九年(1883年),尚在幼年的王国维被送到邻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宁海人.是我国近现代之交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虽然,他怀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的绝望心情.自沉于昆明湖.但在他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就在他34岁(1908年)脱稿的词论专著《人间词话》(据赵万里所撰《王静安先生年谱》确认)便是我国词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虽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与胡适的交谊,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曾有述及,而两人的论学,则未见于各种有关论著。《文献》杂志曾刊载胡适致王国维书札十三通,内容除学术研讨外,又详于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聘请王氏任教事,可证、补有关记载之不足;近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1877~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现代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以学术为使命,与学术时代同步,汇通中西之学,从旧学走向新学,开拓崭新的学术领域,推动了学术发展与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王国维学识渊博,为一代宗师。他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治学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考、订正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研究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王国维先生治史重视史料考订,工于汉晋木简、敦煌文书研究,尤勤于金文之学。所著《毛公鼎考释》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古器物之学,兼及文学史、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而能开新风气,诗词骈散文亦无不精工”(语见缪钺先生《王静安与叔本华》)。静安并未专注精力填词,其词作数量亦不甚多。计《观堂集林》(卷24)所录长短句二十二阕,以及《苕华词》所录九十二阕,总共不过一百十五首。然而,静安自视其词甚高,他说:“近年嗜好之移于文学,亦有由焉,则填词之成功是也。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  相似文献   

6.
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并不高大却肃穆庄严的石碑,正面端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我国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而建。该碑建于1929年,碑文为陈寅恪先生所撰:"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经陈寅恪先生概括提炼,播在人口,它们也成了中国高校师生共同追寻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盐官人,清秀才。我国近现代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  相似文献   

8.
清朝已被推翻十余年了.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讲坛上,那位精通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的王国维仍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衫,留着辫子。当他拖着这条灰色的辫子沉入昆明湖后,象他的谜一般死因一样,这辫子的意味也让后人有了种种推测。一种意见认为,王国维的辫子是他鸣高立异的表现,顾颌刚《悼王静安先生》一文中就是这么说的。另一种意见认为留辫子只是一种形式,精神上并没有辫子。这一说可能是王氏之友为其所作的委曲解说之辞。日本学者则认为王国维的辫子是其信念、节义、幽愤的象征。前几年,加拿大华裔学者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生活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变革之际,其生活行事往往秉持旧时代的价值,而思想则以其敏锐超绝于时代之先,极具现代性。王国维先生为学多有开创,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人之一。他常运用西方现代思想解读古典之学,在诸如哲学、文学、史学研究方面皆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0.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对王国维先生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进行过一次著名的概括:"一日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日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日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先生并且预言,此三种研究策略,必然会转移一时之风气,从而成为后来者的轨则.  相似文献   

11.
<正>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被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甲骨四堂之一,学术巨子,国学大师。著述甚丰,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观堂集林》、  相似文献   

12.
静安先生的著作曾多次结集汇刊。20世纪50年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罗振玉先生编《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和赵万里先生编《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1976年台北大通书局版《王国维先生全  相似文献   

13.
程继红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52-55,63
本文立足于王国维先生观念中的近世哲学精神,围绕其南北两大文化系统的理论,突出他提出的屈原“欧穆亚”人生观与《楚辞》创作之关系,再联系其微观考证方面的巨大成就,全面介绍了王国维先生在《楚辞》学术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界,由于中西思想文化的大交流、新史料的大发现,曾造就了各领域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各种学说纷呈,犹如春秋战国时的处士横议、百家争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风流人物已寂寂无闻,而在历久犹存、其学术仍为后人称道的学者中,当以王国维执其牛耳。 王国维(1877—1927),原名国桢,字静安,一字伯隅,号礼堂、观堂,曾以永观、人间、词山等自署,浙江海宁人。其一生大致可分三时期:1897年之前,为接受旧学时期;1898年至1911年,新旧兼蓄,从事哲学、文学研究; 1911至 1927年,…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 (1877— 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他是引进、吸收、融解域外学术思想,以及运用西方学术理念与方法诠释中国古代典籍的先驱,也是率先破除限制我国学术发展的古今、中西及新旧畛域的先锋。他除了在史学、文学、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成就外,还着力于教育学的研究。他翻译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8种教育学著作, 1911年以前,翻译西方教育学著作之多,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他参与创办并主编了中国近代第一份教育刊物《教育世界》,并最早把西方近代哲学观念引入教育研究,成为教育史上第一位尝试在近代心理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术有其无上光荣的传统和一贯神圣的灵光。在世界上古、中古时代,万国学术排位,均为“我中华第一”。①虽近世相形汗颜,然至现代,一面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的余烈,一面经由中学西学的碰撞,复呈勃兴之势,且务葆其学术品格。至当代,中国学术园地固然一度荒寂,然新时期以来,复应世而兴,以至空前繁荣,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神气象。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在功利欲望的引诱之下,当代中国学术潮流泥沙俱下,学术失范现象十分突出。此由人们在“学术”二字之首加上一顶顶“冠冕”即可见一斑:泡沫学术、克隆学术、赝品学术、浮华的…  相似文献   

17.
可信与可爱     
正王国维是学贯中西的学术泰斗,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各个门类,无论诗词、戏剧,还是甲骨文、《红楼梦》等均有开创性研究,具有独到的造诣。他对西方哲学作了深入的探究,受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影响很大。王国维有这样一段话:"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相似文献   

18.
《人间词话》是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部文学论著。王国维,初名国祯,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他是我国近代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学者,研究范围甚广,著述宏富,在文学、戏曲、美学、史学、甲骨、金石、敦煌学、历史地理、版本目录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卓著的、开创性的成就,至今仍为世人所瞩目。是他最早把西方哲学和美学理论引进中国的文学批评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对推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及批评方式向近代转化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教育思想探微胡正强,陈勇一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之交中外驰名的一位学术宗师。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王国维通过对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他与同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面临日益衰颓的社会现状,从而萌发了...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2011,(Z2):29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是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均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