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翻译者的自身气质和性格形成了翻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同的翻译者拥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想要了解译者的翻译风格首先要从翻译者的气质、个性等不同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本文通过对译者个性和审美差别进行分析,了解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山药蛋派”产生、发展的历程以及它们作品的特色、审美品格和对整个文学史的贡献等诸方面作了综论,并指出了一些不足和局限。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审美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这一差异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文学审美的虚构性、日常生活的装饰化与文学的形式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复性与文学审美的蕴藉性等问题的探讨中呈现出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与消费主义相关联的物化审美,而文学审美则是有助于人性丰富与完善的精神性审美,前者不能取代后者.在当下的文艺学研究中,应该批判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性的不利影响,弘扬文学审美的人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和孙犁同为解放区文学中的佼佼者,但他们的审美情趣却大相径庭。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赵树理和孙犁身份认同的差异来分析两人不同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5.
古琴是中华民族出现最早的弹弦乐器,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较为深远的影响之外,现在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琴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古琴艺术的审美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广宁 《华章》2007,(9):174-174
口头的诉说与书面的叙述,在人类交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话说得妙不妙,叙述美不美,将直接影响着交流效果.说的比唱的好听.是对叙述的一个美学概括.它追求的是传神、如画、波澜幽默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审美认识的重要特征是它的阶级差异,审美认识带有鲜明的阶级印记。由于社会生活带有不同的阶级内容,不同的阶级和集团往往对生活美和艺术美做出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这是因为他们在鉴赏美和评价美的时候总是以本阶级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出发点。不同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人们采取不同的审美态度,做出不同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8.
段毅丹 《考试周刊》2010,(29):49-49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的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的政治需求和政治观点,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西方由于各自文明形态和文明进程的差异,导致了它们的审美现代性存在着两种根本的区别;一是在审美独立性追求上存在着差异,二是在审美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传统审美标准的角度,对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成因及内涵作了多方面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大众文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文艺是与我们民族的嬗变、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严格的意义上,它是农业社会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原野山水、民间乡村相伴而生,是相对于“庙堂”而存在的“江湖”文化。大众文艺是大众化的、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存在。  相似文献   

13.
审美化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审美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吸取丰富的审美文化,而且更能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因此,在学校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实施审美化教学,构建审美化教学模式,以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后,"审美"作为文学的基本属性、本质特征在中国学界被达成共识,但这个共识仍然需要和值得我们反思。事实上,无论是从作家、作者的创作角度来看,还是从读者的阅读角度来看,还是从文学作品本身构成来看,文学与"审美"都无直接必然的联系。"审美"并不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其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6.
幼儿文学特有的美学特质决定了鉴赏者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应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方能真正进入幼儿文学生动多彩的世界。而审美感受力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教师要紧扣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用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个体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组成 ,学校形象的审美创造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创造。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情意化原则、整体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学校物质景观的审美设计要把握好两点 :校园建设与景观优美和谐 ;生态健全 ,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从审美角度看 ,学校精神景观的塑造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学校形象的认识和把握 ;二是通过审美——艺术化的传播手段 ,在公众心中留下美好印象。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包括形式上的美感和气氛上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美育塑造人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的整体培养,促进人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通过情感的提升恢复人格的完整.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超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试述学校体育教学中美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应该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从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体育教学中美育教学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形式及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