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温柔的征服     
沈秀芬 《中国德育》2005,(12):55-55,79
【案例】:小华是一个生长在不幸家庭中的小男孩。妈妈是爸爸从云南买来的.婚后感情不合,生下他后就跑了。爸爸从来不关心他的学习、表现.每天把他送到学校了事。可怜的孩子得不到一丝亲情和温暖.却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完成作业,和低年级小朋友打架.欺负班里女同学等等。  相似文献   

2.
编辑导语 记得有人说过.“他的路不知从哪里开始.但却知道在哪里结束:一段岁月的冷滢.一种旧制匿的腐朽.一个时代的没落。”这就是孔乙己可怜可悲又可恨的一生。在这篇《孔乙己》的续写中.  相似文献   

3.
李贺作为诗人的才华在当时引起坛的惊异,他所作乐府也常在内的歌唱,他凄苦的处境和出众的才能,使他抑郁感伤,国家的衰败腐朽又歙了感到虚无幻灭,这是形成李贺激越凄戾,奇崛冷艳诗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清廷入关后,农民军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在新的斗争形势下,原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自川入滇,又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联明抗清斗争。在此期间,明末农民起义军与云南沐氏家族之间的关系几经变化,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5.
1992年逝世的梅绍农,二十年代在云南创办文学刊物《云波》,影响很大。他的新诗受到郭沫若的称赞,旧体诗词受到袁嘉毂的称赞,马于华称他是“云南近代诗魁”。本文分析了梅诗的特色和独创性,肯定了他在云南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江南 《现代语文》2009,(8):65-66
《老残游记》描写了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他摇串铃,走江湖,以行医为生,自甘淡泊,不慕名利。他是非分明,爱国忧民,常倾其力来解救人民的苦难。随着他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真实的社会面貌。全书以玉贤、刚弼两个酷吏的暴政为主要内容,写出了当时清廷吏治的黑暗与腐朽。  相似文献   

7.
晚清留日学生群体是云南政治现代化的推动力和实践者。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晚清留日学生们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活动和实际斗争,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云南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晚清留日学生们对云南新军和培养军官的军事学校陆军讲武堂的掌控,为云南政治现代化创造了政治和军事条件。在辛亥革命中,云南各族人民在以留日学生为主的革命党人的带领下,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腐朽统治,取得了辛亥起义的胜利并建立了民主政权,由此揭开了云南政治现代化的序幕;在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运动中,由留日学生组成的云南护国军政府首举义旗,巩固了云南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8.
从徐特立的外号“徐二叫化”,可以看出他的简朴无私和抵御官场腐朽的诀窍;“徐家外婆”反映出他慈爱宽容的胸怀和学生对他的爱戴;“徐二镂锅”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作为教育家的凝聚力的来源。他为人恭谦、民主、实干,遇到难事身体力行;他从不用同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他学而不厌,不断更新知识,学识渊博。这些都是他办教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根源是我省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云南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1927年.李根源隐居苏州,而伟大的抗日战争激活了他的政治生涯,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宣传、组织民众,深入滇西前线,贯彻了知行统一的民族气节观,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对滇西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州.突然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熊熊火焰使上万亩森林遭到了灭顶之灾。事后.人们对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正是那些东倒西歪、腐朽霉烂、衰败的枯木.遇到星星之火,很容易地燃烧起来.并迅速蔓延,酿成一场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1.
《文山学院学报》2016,(2):104-108
文山地区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明清已经腐朽不堪,清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在文山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领主制,加强中央王朝对云南边疆地区的统治,改变了文山地区封闭落后的状态,对文山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谈四个问题,即沈从文和云南,他在云南时期的著述,沈从文和“战国派”以及他在抗战时期的思想矛盾、处境等。  相似文献   

13.
徐特立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刚直不阿的可贵品德。在与腐朽政权和反动政客的多次斗争中,他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畏强梁、不贪富贵的圣人品德;加入革命队伍后,政治环境虽然大不相同,但他同情无辜弱者、敢于抗争的刚直品德一如既往;他在多次政治运动中充分体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侠肝义胆、奋勇抗争的高尚品德。今天学习徐特立的圣人品德,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他由流氓无赖而成为巨商官绅,生活上花天酒地,荒淫无度,中年即死于“阳脱”之疾。文章对西门庆疾病生死从社会学及医学角度作了深入探究,并阐明西门庆之死是孽由自作,他的生和死折射出封建社会后期的腐朽与没落。  相似文献   

15.
果戈理是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自然派学的开创,他以“含泪的笑”和“自然派”的创作特色,震惊了俄罗斯坛,人木三分地描绘了俄国农权制的腐朽和丑恶,果戈理以天才的讽刺技巧,奠定了俄罗斯近代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爸爸     
浸泡过水的木头发出腐朽的气味,就是我父亲的味道。父亲是个普通的木匠,每天刨着成堆的木块、木条、木板,回来时顶着一头散乱的木屑,散发着木头特有的腐朽的味道。父亲的味道,离不开他赖以谋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晋武帝司马炎的昏朽为历史上所罕见。他在即位后大搞分封,终酿成八王之乱;生活上极其腐朽,以致不理朝政;在官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而又赏罚不明;在军国大事的决策上,听信谗言且拒纳忠良。他的昏朽统治埋下了西晋短命的祸根,最终葬送了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  相似文献   

18.
荣辱观探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乘虚而入,同时.腐朽的封建思想如愚昧迷信、专制主义等也沉渣泛起.在商品大潮冲击下的人们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出现了许多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的社会行为,这些都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建设,所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支教故事多     
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杨慎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他被贬谪云南后,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文人集团,通过广交文友、教授讲学、诗文唱和等方式对云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杨慎与云南文人张含的交游甚早、甚深、甚久,其诗文观对张含的影响也很明显,使云南文学家在受到了外来的文学观念方法影响的同时,渐为许多中原和长江流域等主流文学区域文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