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文稿的科学性差错与编辑防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万武 《编辑学报》2001,13(3):138-139
阐述科技文稿中科学性差错的隐匿性和复杂性。认为防范科学性差错是编辑的社会职责,决不能一味依赖审稿专家。编辑应把科学性差错的防范贯穿于初审、复审、编辑加工、校对和印前审读等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技术的“把门人”。  相似文献   

2.
王军升 《新闻知识》2004,(11):55-56,47
退下来事情不多,到一家金融报做审读员已工作4年了。这几年,审读不仅给自己长了不少见识,生活也平添了一份乐趣,更重要的是审读工作的强化,对该家报纸质量的提高和报纸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笔者根据平时审读中和阅读一些其他报纸时遇到的问题作了札记,觉得有必要整理出来,期望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借鉴,以把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南充日报》从1996年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同时成立了报纸审读小组,抽调业务能力强、有办于Bg{l&的老报人、老领导当审读员,坚持每天审读当天的(南充日报),纠正报纸差错。审读后张贴出来,让采编人员审评。大大增强了报纸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好版面和无差错版面逐日增多,报纸质量显著提高,1996年(南充日报)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报纸。报纸审读小组成立后,报社党委切实加强领导,把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除党委书记、总编辑高度重视外,还确定一名副总编辑具体分敬B纸审读…  相似文献   

4.
鲍凯楚 《今传媒》2007,(4):31-31
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及《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等法规法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报刊主管单位审读工作的要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自2005年底开始着力推动建立报刊主管单位审读制度,以加强主管单位对所属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宏观指导,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5.
编校稿件是办报的重要环节之一。编校稿件存在差错与否,是评价编校工作的一项内容,直接关系到报纸质量和社会形象。实践表明:常以口头形式叮嘱重视编校质量,出了较重大的差错即批评一通或给予某种处罚,诚然也是一种管理方式,但收效终不如以明确的规章制约,实行日常性的有序管理。可以说,建立一套较为符合实际的封堵编校差错的管理机制,是办好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试析其建章立制的几个基本要件。要件之一:确认检测指向。报纸编校质量,内涵宽泛。检测报纸编校差错,仅系正与误范畴内的质量管理。从办…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3)
浅谈报纸审读工作的四个「到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报纸管理处如何把报纸审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在报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在具体运作中必须做到四个“到位”,即:审读报纸到位、审读内容到位、情况反映到位、成果转化到位。审读报...  相似文献   

7.
赵旭雯 《传媒》2003,(2):6-6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关于“报纸审读工作确需加强”的要求,报刊司日前制定了2003年报纸审读工作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一时期负责审读报纸,所以对报纸中出现的问题便格外留意,于是粗略归纳了一下,把一些比较常见的,带有普遍性的差错选出来,进行点评分析,和大家共同探讨,我相信这些差错在其他地方党报中也可能会不同程度存在,现把家丑拿出来晒一晒,给大家做个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萍 《新闻窗》2007,(4):80-81
报纸上的广告差错直接影响报纸的质量。减少和消灭报纸广告差错,是报纸需要重视的一个主题,也是广告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周奇 《中国编辑》2007,(4):47-51
阅读,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校对工作的基本方式。编辑阅读叫做审读(本文所指的审读是指决定书稿取舍的三级审读),校对阅读叫做校读。审读和校读,表面看都是阅读,但由于阅读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也有差异,由此带来对编辑和校对职责要求、素质要求、绩效评估和职业训练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7,(10)
报纸审读漫议(二)文\湖北·梁前刚五、关于审读的内容审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懂得为什么要审读,更要懂得审什么?怎么样审?这里先谈审什么,即审读内容吧!1988年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审读6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2.
彭林 《新闻前哨》2004,(6):41-42
近年来,报纸因差错惹上新闻官司、被送上审判席、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报纸出现导向偏差和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报纸差错已成为社会公害,困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或减少差错成了媒体当前亟待解决问题,也是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只要出报,产生差错的几率就同时存在。怎样把报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6,(1X):10-10
2005年末,传媒界有一件众所瞩目的大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新修订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已于12月1日正式施行。这两个规定第一次以规章的形式,确立了审读在报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审读工作的职责与程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帮助业界和广大受众进一步加深对审读制度的学习理解,本刊记最近专访了新闻出版署报刊管理司副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14.
从 1988年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至今已经 13年了。 13年来全国报刊的审读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报刊审读工作在报刊管理工作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报刊的出版动态,研究报纸期刊出版中的倾向性问题,对报纸期刊的出版工作进行监督和宏观管理,把握正确导向,提高办报办刊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的世纪,党中央对新闻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总结交流报刊审读工作中的经验,把审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当前报刊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新闻…  相似文献   

15.
叶海涵 《新闻实践》2011,(10):72-73
审读者,审查阅读也。温州日报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审读关口前移,从过去的出版后审读改为印刷前审读,从文章的政治、政策、舆论导向到标题文字,层层把关,做到大关把得住,小错不放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各种差错的发生,报纸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不但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同时,文字差错率也远远低于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6.
报纸审读阅评工作是新闻出版事业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同时与新闻宣传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与互动关系。无论审读还是阅评,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正面还是负面,这两道工序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监、评职责有关,都属于务必把握的关口。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审读中存不存在“第一感觉”?回答是肯定的.在有限时间内,要尽可能地消灭差错,尤其是杜绝重大差错,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把握“节点差错”;二是要抓“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18.
杨阶 《新闻前哨》2000,(11):38-39
编辑工作是否细致,直接影响到报纸质量。翻开报纸,文内错别字、病句实不少见,标题差错也不时出现。业内专家曾对我国几家很有代表性的报纸作过统计,从1999年1月1日这一天的报纸中,就“挑”出十处错误,其中就有一处还属标题错误。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某学校常将当地报纸拿来,找出其中的错字病句,作为教学的实例,令人啼笑皆非。由此观之,见报差错已经严重损害了某些报纸的形象。因此,编辑必须在实践中仔细,仔细,再仔细。报纸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有效防范见报差错,编辑必须在编、审、校各个环节各…  相似文献   

19.
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办报方式,采取各种手段提高报纸质量。从2002年起,安徽《蚌埠日报》对原有的报纸阅评和新闻审读机制作了重要改进,加强了阅评工作队伍,成立了相对稳定的报社阅评组,设立了专职的报纸审读员,每天对每期报纸进行阅评、审读,“评头论足”,“说长道短”,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我开始在工人日报做校对工作。不久,我们校对组先后出了两起重大的政治性差错,一是把一则国际消息中的“南越……”错成“越南……”;另一是把一个大字标题中的“叛国”错成“判国”。这两起重大差错使十多万份报纸不能发行,损失资金好几千元。差错出了以后,同志们非常紧张。我因初做校对工作,没有经验,心里更是紧张。由于紧张,脑子“运转”不灵,有时连很熟悉的字都怀疑它是否正确。紧张并不能防止差错,有时越紧张越出错,越害怕错误越多。这两次政治性差错发生后,我脑子里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校对工作能不能不出错?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