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该文说的是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长勺之战中,曹刿以其深谋远虑.帮助鲁庄公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传统意义上的解读是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对举,鲁庄公俨然成了曹刿的陪衬,鲁庄公“小惠”“小信”之“浅薄”陪衬出曹刿的“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曹刿论战》的解读,分析了曹刿的平民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丘明所著的《左传》,文章意在表现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曹刿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谋略。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对于这句话中的“下”字,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曹刿乘坐在战车上向下察看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另一种认为:“下”指曹刿走下战车,在地上察看齐军战车碾过的车印。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合乎课文文意,学生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曹刿论战》一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言经典作品之一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二百二十二: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近来再教这篇课,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我认为长勺之站的首功应归于那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知人善用的鲁庄公。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5.
《曹刿论战》中的主角曹刿,以他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长勺之战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作为英雄,曹刿确实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然而我们在赞叹的同时,还总喜欢拉出鲁庄公来作为陪衬,以其之“鄙陋”来衬曹刿之“远谋”。许多教参亦毫不留情地给鲁庄公涂上大黑脸,把长勺  相似文献   

6.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其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其功首推曹刿。曹刿的取胜之道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先看曹刿的"知己"1.知肉食者"鄙",挺身而出从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曹刿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总是被拿来同曹刿进行比较。人们往往把他置于“肉食者”的地位,用他的“鄙”反衬曹刿的“远谋”。那么,鲁庄公真的“鄙”吗?不尽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周桃红 《学语文》2008,(1):20-2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下册的一篇必读文言文,该课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鲁庄公十年,全文二百二十二字。课文通过对曹刿谈论战的准备,指挥战争过程的记叙,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政治条件,抓住战机是指挥战争的关键。其实,通过对《曹刿论战》的仔细品读和对相关内容的深入挖掘,使我们深深感到,  相似文献   

10.
为鲁庄公翻案邓州市文曲八中张宗成总结《曹刿论战》人物形象时,大家一致认识到曹刿是一个有远见卓识、能见义勇为、沉着冷静的杰出平民知识分子。怎样看待鲁庄公?多数参考、评论文章一致认为,他是个无能、冒失、短视、愚蠢的典型,是反衬曹刿的。我启发学生,这看法固...  相似文献   

11.
徐社荣《用怀疑的态度对待文本——兼评(曹刿论战)》一文认为:“许多历史文献急需重读,需要解读出新意来。”在这一观点指导下,提出《曹刿论战》的教学“可以定位到‘论’这个字上,定位到曹刿这个人身上来,定位到这个人的胆略、智慧和能耐上来”。  相似文献   

12.
出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通过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对长勺之战的正确指挥,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诸葛亮的《出师表》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前文的主人公曹刿(一说即《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曹洙)是一介草民,后文的作者是丞相,地位迥然不同。然仔细品读,认真分析,再结合写作背景,就可以发现,在深层次上,《曹》文曹刿认为"肉食者"之"鄙"与《出》文诸葛亮的肺腑之言都是出自于对君主的担忧,都表现出忧国忧君的思想感情,真乃"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高三复习公开课上,笔者讲评一份高考模拟试卷,其中的文言阅读题材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传主是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我即兴联系初中课文《曹刿论战》,告诉学生曹沫就是曹刿。在评课活动中,听课的老师们对我的“曹沫即是曹刿”一说颇为怀疑。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足智多谋,是位军事家,一个是亡命之徒,怎么会是一个人?(听得出来,碍于情面,他们不好意思直接批评我信口雌黄)  相似文献   

14.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作为文言文传统名篇历年来为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用,并列为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高三复习公开课上,笔者讲评一份高考模拟试卷,其中的文言阅读题材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传主是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我即兴联系初中课文《曹刿论战》,告诉学生曹沫就是曹刿。在评课活动中,听课的老师们对我的"曹沫即是曹刿"一说颇为怀疑。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足智  相似文献   

16.
杨坤 《学语文》2003,(4):36-37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之一。文章除了正面描写曹刿的远谋、沉着、冷静、果断外,还用鲁庄公作侧面烘托他的军事才干,使曹刿这一形象丰满感人。对文中的鲁庄公,人们常常认为他是个平庸的国君。对此,我不敢苟同。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7.
《曹刿论战》作为初中教材的传统名篇,教学时许多同行只偏爱曹刿,忽略了文中另一人物庄公形象的引导分析,即使注意到也只是一带而过,简单地将之定性为“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形象。鲁庄公真的那么“鄙”吗?曹刿乃一介平民,又有点恃才自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相似文献   

18.
《曹刿论战》旨在通过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对长勺之战的正确指挥,表现其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文中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形成了鲜明  相似文献   

19.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例如《曹刿论战》等来说,这一篇在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我个人认为,教学时也不必把字的难度想像得太大,毕竟初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20.
《曹刿论战》旨在通过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对长勺之战的正确指挥。表现其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文中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参考资料也认为,鲁庄公政治上目光短浅,军事上急躁冒进,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然而,通过深层解读,笔者认为此说有失偏颇。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