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为“训练”?《说文解字》解释为:“训,说教也。练,涧缯也。”“说教”即启发教导;“涧缯”古意为“在水里反复地漂洗织物”,其意演变为反复地操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教育辞典》解释为:“训练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出自《孟子》的课文,在“天时”的解释上存在争议.通过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以及杨伯峻《孟子译注》的解释,指出这一案例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文言知识问题,更是语文教学的思路与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提倡“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段话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下就从两个方面谈谈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制定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走进新课程》认为“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又说“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就是问题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可见,语文教学也应该是对话教学。据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问题教学和对话教学的有机统一。对话是桥梁,问题是大河。以对话串联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以问题展开对话,拓展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的确,讨论式...  相似文献   

7.
今年《语文教学之友》第6期刊发了笔者的短文《语文教学“创新”浅见》。这里,笔者再对“创新”问题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8.
郑逸农先生的“非指示性”教学课例《我的空中楼阁》(下简称《楼阁》)及崔国久先生的“非预设性”教学课例《过万重山漫想》(下简称《漫想》),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课例具有新的理念、思路和策略,在“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这一方向性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资借鉴的经验。笔者在揣摩课例之际,联系到工作中接触到的课堂教学,思考起一个看似“陈旧过时”的话题———目标教学。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理解的理论背景下,语文教学是否还需要目标?这是任何人都不会作出否定回答但又确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桑任双 《考试周刊》2010,(42):49-5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讨论式教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指导全局性的纲要性文件中,特别推崇倡导某种教学原则和方法,足见讨论式教学意义之不凡。本文将从“讨论式教学”中的定位、提问依据以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不是讨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讨论式教学及其定位“讨论”可以为多种目的服务。在课堂讨论方法中,教师往往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事…  相似文献   

11.
饶文广 《学语文》2011,(5):72-7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收入《鸿门宴》,课文有“先破秦入关者王之”。对句中“王”,该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46页)解释为:“王,君王。使动用法,活用为‘让……称王’。”这个解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黄洁  吕渭源 《湖北教育》2003,(11):12-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教学要用讨论式,中小学教学很快使用了讨论式,这是教学的一个进步。然而,当前的“满堂讨”是讨论式教学的表象,是“满堂灌”、“满堂问”的一种变式,也就是说,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没有变:讨论的内容仍是知识本身——追求正确的或唯一正确的答案;讨论的方式仍是教师中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到答案。所以,当前的讨论式教学仍是知识为本、教师为主,违背了讨论武教学的本意。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11课《失街亭》是《三国演义》里写得很出彩的一个故事,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认为孔明能做到“知己知彼”,“解题指导”第三题又认为“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笔者以为如上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林清夫 《职教论坛》2003,(22):40-40
《液压和气压传动》讨论式教学探索《液压和气压传动》是机械类高职各专业中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把讨论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液压和气压传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套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适合讨论式教学的内容课堂讨论式教学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讨论教学的内容,并进行加工提炼。使用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1.教材的内容具有普遍性且有一定的深度;2.内容基本原理不变但结论的形式是多样的;3.内容在理论和实际中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4.适合学生知识结构;5.内容便于学生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现象。时过30多年,语文教学除了孕育出一小批特级与一大批钦定的“名师”外,整体情况依然严重,可谓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因为正是由于心里“不宁静”,朱自清先生才想起在月夜里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才能看到静谧恬美的荷塘月色。而在分析这个文眼时,以前的老《教学参考书》一般是从两方面解释的,大意是说,朱先生那几天心里之所以“颇不宁静”,一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讨论式教学法”在 2 0世纪就在我国教坛展开 ,我国教育界的前辈也曾极力推崇。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统治”教坛的日子里 ,这种教学方法几乎销声匿迹。自从教育部在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倡“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师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之后 ,讨论式教学法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园地上显现出它的勃勃生机。“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学思考 ,主动设疑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展示结果 ,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一文中有一句“遂迷,不复得路”。其中的“遂”字。教科书上解释为“终于”。而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句话的翻译为“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显然,在这里是把“遂”解释为“竟。竟然”了。“终于”与“竟然”意思截然不同。那这里的“遂”到底该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转眼又到金秋。未雨绸缪,我们已开始着手组2003年上半年的稿件了。新的一年,我们“教法创新”这个版块需要什么样的稿件,这也许是作者很关心的问题。诚然,凡是有关教材教法的文章都适合我们这个版块,但是我们特别需要的有:1.人教版双册新编教材的教学设计(包括课文、口语交际课及活动课的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双册教材的教学设计。3.课改实验论文配以在实验理论指导下的成功课例的组合稿。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是县以上重点小学,请在文末说明。以上来稿均欢迎自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我们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如果注意突出这些要求对上稿率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参考书在“练习说明”中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中的“于”字解释为“被”,这似乎令人有些费解,而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认为此句中的“于”字应解释为“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