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一句老话:"程咬金的三斧子。"意思是很厉害、很关键的三招——准、狠、刁。对手往往就在这三斧中败下阵来。今天拿这句话来作个比喻,作文教学也有它十分关键的"三招"。一板斧:玩一玩——生活是习作之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方方正正的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和气节。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写字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涵养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写一手漂亮汉字,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语文教学是从认字写字开始的,因此,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生应能正确、规范、整洁、熟练地书写汉字。"《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做出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怎样有效开展识字教学呢?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  相似文献   

5.
方丽萍 《家教世界》2012,(20):22-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整个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第一次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促使我们进一步探讨多年来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一、识字教学不懂而教的现状提高小学识字效率一直是教育界追求的目标。多年来识字教学高耗低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笔者认为,是执教者们掌握的汉字科学知识太少,使汉字教学总体上处于不懂而教所造成。1.不懂而教的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新课改后,低年级每篇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达到10个之多,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记得快,忘得快,混得快"。如何让他们体会汉字  相似文献   

8.
<正>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学习汉字,掌握和正确运用一定数量的汉字,也成了生活所需,生存所迫。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一识字量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识字量之大,识字速度之快。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及早阅读的新课程新理念,给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新课  相似文献   

9.
<正>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分别开设了"教授法"和"各科教授法",这标志了语文开始独立设科与语文课程教学论这一学科的萌芽期。从语文独立设科到新中国的成立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出版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及专著近十余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森然著《中学国文教学概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专家王荣生说:"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就一线教学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实有些"乱象"。由于我研究的课题是"基于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研究",便想将汉字学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作为结题时的研究课。授课之后,揽镜自照,我在一遍遍的整理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即教学内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围绕修订版课标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如何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一、准确把握目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把写字的总目标定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  相似文献   

12.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如识字前告诉学生: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就是一  相似文献   

13.
<正>新的学习工具、书写工具的问世,对识字、写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提笔忘字、书写不美观的情况很普遍,这些都不利于母语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坚守汉字教学的阵地,因为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中都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识字写字是"童子功",汉字教学一定要回归课堂。汉字教学回归课堂,该怎样做?一、提高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起始阶段的重难点,是促使学生顺利、准确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且"小学一、二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相似文献   

15.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了该阶段的识字教学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12年级认识常用字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并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与前提,字词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阅读与写作的水平。"所以我们应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教会他们识字的多种方法,最终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汉字。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这对刚刚踏进小学校园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写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比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它既是小学低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笔者接触"玩转汉字"第二个年头,过去一年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对"玩转汉字"课堂从最初看热闹的"门外汉"到今天的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中有发现,有实践,有困惑,也有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明确要求。那么,书法教学,怎样才能关照儿童的学习风格"知觉差异",做到"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思,发现儿童的"知觉差异";研,适合儿童的"知觉需求";问,探寻儿童的"多样需求"。  相似文献   

18.
捧读《语文课程标准》,蓦然感到"难负重任",感到语文之重,重于泰山,语文之大,大而无垠。这种"重大",我们即使不去细读《课标》全文,仅从"前言"的三个"打下基础"、三个关于"民族""文化"等语句,便可强烈地感受到。这段文字,从宽度和深度两个层面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和教育使命,横向囊括了人生活动的全域,纵  相似文献   

19.
《鸿门宴》中涉及到有关玉文化内涵的玉(?)、玉壁和玉斗三件玉器,是故事情节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不可忽视。"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项王默然不应。"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看项羽,又举着所佩带的玉(?)向项羽多次示意,项羽却一直沉默不响应。范增举"玉(?)"有何文化内涵呢?研读《鸿门宴》全文可以知道,项羽设鸿门宴的目的是要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而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就要树立"大作文观",即必须置于校内外的大写作背景中,唯有如此,作文教学才更具生命力。学习《秋姑娘的信》一课前,我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