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古诗《孔雀东南飞》为世人展示了一场追求婚姻自由而不能得到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通过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来揭示封建伦理道德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对《牡丹亭》中杜丽娘重情的认识,大家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但从剧本中杜丽娘爱情的发展过程来看,她的所谓情用“欲”来表述更加准确。她的爱情实则是由“欲”生情,她先从满足个人的本能性欲出发追求异性,后来才对满足她爱欲的对象产生爱恋的情感。作者的这种表现符合青年人的生理特点,也更加接近人类爱情心理的本源。由于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重压,杜丽娘的形象表现出梦中、鬼魂和现实中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同一形象性格的巨大反差,是封建的伦理道德造成的青年女子人格割裂的结果。在明代剧坛出现《牡丹亭》这样优秀的剧作,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在为观众和读者塑造出光彩照人的杜丽娘形象的同时,也同时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众多的花妖狐魅和书生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是作者爱情与婚姻观的反映。歌颂知己之爱,对人性的肯定;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明确提出“无以贫富论”的婚姻观;爱情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出作者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世人赋予《长恨歌》的种种主题都不符合白居易原意,本文认为,《长恨歌》是作者在青年时代完成的即兴之作,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伤方法,对李隆基占有儿媳杨玉环的宫闱丑闻加以大胆改造,从中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中帝王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自己的爱情理想,同时在客观了暴露了封建的贪婪与虚伪,为世人揭示出统洁者追求“倾城”必倾城,贪婪“倾国”必倾国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刻划人物、反映生活所表现出的主要倾向;“太虚幻境”的描写在书中呈线性分布并和对现实的描写相互映照;以及警幻仙姑是封建势力的代言人,人间爱情、婚姻悲剧的制造者几个方面的分析论证,说明“太虚幻境”的描写并不能证明作者“宿命论”的世界观,也不是单单为了结构上的需要而编造的神话故事;而是作者为了逃避“文字狱”的迫害而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曲笔描写。  相似文献   

6.
朱占青 《天中学刊》2006,21(1):88-90
《金瓶梅》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表现家庭生活的世情小说,因其中有较多的“秽亵”描写,影响到世人对作品的了解和评价。小说既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商业经济繁荣造成的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也表现了物欲横流时代道德沦丧的社会众生像,通过西门庆和他的妻妾一家的兴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经济领域中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文化日益壮大。同时。反映市民阶层要求的理论逐步形成。在明代掀起了一股追求人性解放的文化思潮。受此影响,“三言”在婚姻爱情方面敢于打破封建传统婚姻“思无邪”、“耻于言情”观念的束缚,大胆讴歌爱情追求,对人正常情欲追求寄予理解和同情。但另一方面。传统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占绝对支配地位,受封建正统教育的作者冯梦龙又免不了要维护传统婚姻道德观念,从而使作品陷入了道德羞涩和肯定爱情追求的两难选择之中。  相似文献   

8.
张丽丽 《考试周刊》2010,(40):27-28
《红楼梦》这部悲剧小说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表现了封建社会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和罪恶本质。其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贾府兴衰过程——时代悲剧:宝黛爱情毁灭——社会悲剧:众多人物命运——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其思想和艺术的成熟都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曾语:“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本文从内容上对《惊梦》一折进行了分析,“姹紫嫣红开遍”的满园春色,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以及春风飘送的“晴丝”,通过赏评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对生活热爱对爱情渴望的深被封建礼制束缚的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10.
冯梦龙“三言”中的爱情作品,占“三言”总数的三分之一。作者不仅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也歌颂了青年男女和被歧视的下层妇女为争取婚姻自由,那种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作者不仅批判了封建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也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不合理的婚理制度。表现了作者进步婚姻观和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1.
唐晓琴 《文教资料》2010,(12):10-11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其悲剧性。在所表现的各种各样的悲剧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宝黛的爱情悲剧。宝黛的爱情悲剧是由封建的婚姻观所造成的,封建婚姻观否定了黛玉,同时也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宝玉,从而否定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本文将从封建婚姻观的角度出发,对宝黛的爱情悲剧进行一些探索,在封建传统婚姻观念下,宝黛之间超越现实世俗的爱情必然为社会现实所不容,必然遭到封建家长的残酷扼杀,必然会有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古代戏曲《长生殿》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帝妃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历史上的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有没有真正的爱情?歌颂李杨爱情是不是美化封建帝王,歪曲历史?本文从“特例”和“通例”的关系上予以探讨,认为李杨之间确实存在着爱情,但它却是帝妃婚姻的特例。  相似文献   

13.
《剪灯新话》是明初文人瞿佑的一部小说集子,分四卷,加上附录共22篇,大多通过烟粉灵怪故事,触及元明易代之际的社会动乱、政治腐朽与人民苦难,并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等。作者在文辞上,上承唐人笔记风情,下开《聊斋志异》之先河,对以后的“三言”、“二拍”与戏曲传奇以至对  相似文献   

14.
明末戏曲家汤显祖改编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而为《紫钗记》,艺术上有许多新创之处,卢太尉形象的增入是其中最大的改动。这一形象的增入使作品矛盾冲突的双方由封建士族婚姻制度与其牺牲者转变为封建强权豪势与下层民众,使一个爱情悲剧变成为以爱情为中心的“社会问题剧”。卢太尉形象实是汤在目睹明末国家政治生活、官场科场的黑暗腐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忧愤深广而不得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的“讥托”之作。  相似文献   

15.
爱情、友情,历来都是文学所常表现的母题,它们与亲情构成了人间的三大至情。然而在沈既济的《任氏传》和蒲松龄的《娇娜》篇中,却可以看到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另类情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这种相似情感背后有着不同的主题,但是在深层都蕴含着作者深深的封建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16.
《爱情长诗集》中的女性追求爱情与自由,勇于反抗封建恶势力,为追求美好爱情不惜牺牲生命。这也体现了作者通过对爱情悲剧的描写揭露封建主义的不合理,表达人民争取自由幸福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给古老的故事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借以表达作者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在这一幻想世界里,他明确的肯定了青年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反对封建家长制。强调以“知已之爱”为基础的爱情生活,反对以貌取人,金钱为重的爱情。宣扬男女平等,要求尊重妇女。总之,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在当时的社会是进步的  相似文献   

18.
一首水仙花媚舞;另一首蝈蝈、蛐蛐欢唱,组合成《英国诗两首》。水仙花媚舞。《咏水仙》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者之一的华兹华斯,他也是“湖畔派”诗人的重要代表。18世纪末,法国发生大革命,欧洲封建势力联合反对,使英国社会与思想战线上的矛盾趋向尖锐。一些诗人厌恶这时代的纷乱状态,离开城市,转向乡村。19世纪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极富特色的“媒妁”形象,其中“亲属为媒”、“市井之人为媒”,反映了封建伦理与社会礼教束缚下的封建婚姻形态;而“丫鬟为媒”、“以物为媒”、“自媒”,则反映了青年男女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媒妁”形象反映了人们对待婚姻问题的思想倾向,包含着深邃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伤逝》是鲁迅告别旧式婚姻、追求幸福爱情的宣言,反映了作者抉择时的种种顾虑与矛盾的复杂心理,显示了作者跨越旧我的艰难心路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青年男女的时代思想情绪,批判了封建文化对人的损害和黑暗社会对人的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