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丧葬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丧葬又有厚葬与薄葬之分,在各种原因之下,魏晋时期形成了一股薄葬之风。其薄葬有不封不树、陵寝建筑规模小、短丧和明器减少等特点。此外,魏晋时期的薄葬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人与普通百姓之间在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消除的等级隔阂,丧葬上亦是如此,所以此时的薄葬是相对于厚葬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之一的诸葛亮,不仅以其聪明才智为世人所敬仰,更以其让世人难以匹敌的口才闻名于世。说诸葛亮的口才好,这一定是大多数人都承认的事实;但说诸葛亮是骂人之王,恐怕就会让大多数人产生有拿板砖拍我的冲动。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魏蜀长期在陇右天水一带争夺交战。当地优越的区域位置,通达四方,锁钥关陇川陕的交通条件,攻守两便,易于周旋的险要地势,农牧兼营,具有精兵良马的优势和就地屯粮之便,汉族与氐羌等杂居的民族环境,使天水又占有联结氐以为奥援,进而开疆拓土之利。所以,在这一特定的时代,天水战略地位尤显重要。倚重这种优越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也正是诸葛亮北定中原要屡次绕道陇右、五出祁山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等史籍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中有多个汉末三国时或虚或实的“空城计”故事,赵云战汉水、朱桓保濡须、文聘守石阳、陆逊攻襄阳为真实的“空城计”战例或具“空城计”色彩的战事;曹操攻定陶为一场伏击战而非“空城计”.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后于西城智退司马懿的“空城计”故事,有历史的影子而非历史事实,它可能是赵云于汉水之滨战败曹操之役在传诵过程中的“张冠李戴”,其创作受到街亭之战中王平收拾残局史事的启发和《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空城计”的影响.《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空城计”,既是小说创作艺术的需要,也是社会大众接受意愿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蜀道与三国     
三国历史也是一部蜀道发展史。蜀道名称出现于三国,围绕着蜀道的汉中战役催生了三国的实际形成,通过蜀道展开的魏灭蜀汉之役实际宣告了三国鼎立的结束。三国争雄促进了蜀道旧路的维护修复和新路的开辟利用,蜀道的主线、大道和支线、小路在三国历史中均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发掘蜀道三国历史及其遗迹对沿线地区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旅游实力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6.
我家就是一个小"三国"。老爸是曹操雄踞北方,老妈是孙权坐镇江南,而我呢,只能是皇叔刘备(力量最弱)。更让我刘备难过的是,我文无诸葛亮扶持,武无赵子龙相助,光杆"皇帝"一个。因此,力量薄弱,经常遭受曹操、孙权的"侵扰"。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代,《孙子兵法》备受重视。一方面被整理、注解和播扬,曹操的《孙子略解》在兵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被创造性地运用到战场上,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武将和文人皆推崇孙武及其兵法的风气,终于汇聚成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三国人韦昭的《国语注》和张子尚的《孙武兵经》,终于确定了《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的"兵经"地位。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三国文化源自中国的中学东渐。而今天,日本的三国又西渡而来在浸染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心。观察日本的三国与中国的三国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相似文献   

9.
将军作为一种军官的职务名称,在战国时出现,到三国时期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和重要的军官建制。本文简要阐述了将军的最早产生、将军的职责,重点介绍了三国时期将军的分类与等级。  相似文献   

10.
“祭酒”在秦汉时期作为礼仪长期存在,在战国和西汉时期又以尊号的形式使用。王莽改制崇儒尚师,设九“祭酒”。“祭酒”随之成为王莽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到地方均有设置。王莽“祭酒”官职的设立对东汉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东汉“祭酒”作为官职后缀涉及军政多个方面,既可是朝廷官职,也可为三公府吏。三国时代在东汉官制基础上,又设置了多个军职和行政“祭酒”。从先秦到三国时代“祭酒”从尊号转变为实际的官职,范围和职能也有大的变化,成为一个官职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仍。各方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在不遗余力地招揽人才。加之门阀观念被突破,人物品评之风兴起,造成继战国时期之后的又一次"重学意识"高扬,人才荟萃的局面,从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儒家崇礼、尚德、民本、孝悌、节俭等讲求实用,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思想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求和存异、儒法融通。儒家思想和学说经过了从繁琐无用到师古实用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学说自我调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三国武器     
三国赤壁之战,也是冷兵器演进过程中的一次著名对决。建安十三年正月,即公元208年,剿灭袁绍、北征乌桓后的曹操,没有片刻喘息,立刻返回驻地邺城,凿一湖名曰玄武,日夜演练水师,准备大举征伐刘表、刘备、孙权等南方势力。一场冷兵器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笔者通过历史资料,对魏、蜀、吴三国重要谋士人才的谋略事迹进行分析,阐述了谋士人才在三国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最近,新版的《三国》正在热播,其中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鏖兵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借江上大雾弥漫,用载满草束和青布幔的"草船",撩拨曹营,骗曹操放箭,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十万支箭回来。  相似文献   

16.
钱奇 《生活教育》2008,(2):63-63
自从刘备让诸葛亮为他建立游乐场,这一措施得到了老百姓的广大支持,每天客流量都超了10万,刘备每天生活在钱堆里,真是幸福至极。魏国的旅游资源是三个国家中最丰富的,单是景点就有888处,原来每日客流量在20万以上,怎么才停战一年多,这游客就剩下百八十个呢?曹操带着一肚子问号,派了无数个心腹去侦察情况,一个月后,眼线们无功而返,只有去蜀国侦察的将士带回了刘备开游乐场的消息。曹操听了大吃一惊,不禁叹道:想不到才停战一年,我们就落伍  相似文献   

17.
高二旺 《天中学刊》2011,26(3):104-107
汉末三国时期,人质手段的实施可分为制度体现和非制度体现两类。制度体现的人质手段系统使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并有成熟的人质管理机构。随机性的人质手段也在三国时期被屡屡采用。系统的人质制度在动荡时期起到了类似国家法律的控制作用,而随机性的人质事件作为一种斗争权术,也有利于割据局面的结束。  相似文献   

18.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以后,蜀汉政权依据周边不同的政治格局,灵活选择防守策略,建立了一条比较稳固的边境防线。在经济、军事实力皆不如魏、吴两国的情况下,蜀汉依然能维持三国鼎立格局达数十年之久,四川盆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正确的防守策略是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二旺 《天中学刊》2011,(2):104-107
汉末三国时期,人质手段的实施可分为制度体现和非制度体现两类。制度体现的人质手段系统使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并有成熟的人质管理机构。随机性的人质手段也在三国时期被屡屡采用。系统的人质制度在动荡时期起到了类似国家法律的控制作用,而随机性的人质事件作为一种斗争权术。也有利于割据局面的结束。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期的狩猎活动大多出于个人爱好,具有修身养性和军事演练的功用。射猎活动中乐趣与危险并存,有的帝王为了狩猎还颁行了相关法律。因为狩猎活动耗财费物,因而有见识的大臣往往劝谏。狩猎活动体现了三国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