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而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是当前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自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认识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实施进行了讨论。本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人文教育、现代教学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历时一年的大学英语课堂人文教育,探究其对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精神发展以及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2.
王国良 《科教文汇》2011,(35):97-98
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强的人文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其次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最后,大学英语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孙琳 《科教文汇》2013,(11):64-65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通常只注意它的工具性,因而过分强调记忆枯燥的语法、单词和短语,忽略了英语的人文性。根据职校生的特点以及他们将来的就业趋势,英语的人文性教育不容忽视,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鲁吟月 《内江科技》2009,30(11):54-54
本文主要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及人文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论述这两者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和意义。工具性是语文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承我文明的属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6.
文章强调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内容。树立人文旗帜,对于语文课堂魅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近年来有关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不断深入。强调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格品质和健康个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三方面的教学来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光芒,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苏丹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41-242
大学英语教程不仅是一门技能训练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之一,人文教育是大学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发挥语言的载体作用,利用语言教学的自身优势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白葵阳 《科教文汇》2011,(14):70-73
大学语文既非纯工具意义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也非纯人文意义和审美意义上的语文,而是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的有机融合。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人文性是提高,是求善;审美性是升华,是求美。大学语文要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人格修养,也即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突出语文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0.
吴文静 《科教文汇》2009,(9):110-1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及细节入手,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选用合理的教法。  相似文献   

11.
薛婷 《科教文汇》2016,(4):162-163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行和发展,医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通过分析人文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几点可行性办法,为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及细节入手,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选用合理的教法。  相似文献   

13.
刘雨晴 《知识窗》2023,(1):27-29
大学英语课程跨度长、涉及面广、影响大,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在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利用线上线下课堂,把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为依托,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究思政元素和大学英语课程的结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天霞 《科教文汇》2008,(13):86-87
在素质教育为主流的当今社会,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人类文化传承、人文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发掘大学英语教材中浓郁的“人文”色彩,是大学英语教育界应当慎重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芝 《科教文汇》2013,(11):63-63,65
大学英语学习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人文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入笔,陈述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下,人文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似乎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怎样处理好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如何更好的实施人文教育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的大学英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西医融入中医,而中医也逐渐走向世界。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凸显出来。鉴于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性和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兼具人文功能,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载体,结合医学专业特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一个学生乐意学习,理解,主动表达的渐进式文化渗透教学模式,即:LCE模式(Learning,Comprehension, Expression),帮助学生构建在人文教育观下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西医融入中医,而中医也逐渐走向世界。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凸显出来。鉴于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性和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兼具人文功能,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载体,结合医学专业特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一个学生乐意学习,理解,主动表达的渐进式文化渗透教学模式,即:LCE模式(Learning,Comprehension,Expression),帮助学生构建在人文教育观下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因而,语文教学应该阅读与基础知识并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教育,它的人文性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们民族心理中的精神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