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探究性学习”要体现四性即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合作性。自主性:教师要让学生放开手脚, 独立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主人。探究性: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其意义在于学习经历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探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中学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电子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或平等参与下,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下发现问题,进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获取和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教与学活动.开展探究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励学生成才.本文就从电子学科特征到电子实验学习特点,提出探究性学习方式、基本流程、学习评价并总结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朱霁  张军柱 《今日科苑》2007,(6):111-111
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要从学习动机激发入手,创建自主探究活动的环境,完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机制,多途径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本文通过"借养蚕之风,引探究之趣,开探究之门";"品养蚕之味,促创新思维,渗科学精神";"享养蚕之乐,学团结合作,求共同进步";"悟养蚕之道,历成败得失,学为人处事"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在养蚕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以自身活动或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已有知识确定课题,以小组或个人收集材料信息,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  相似文献   

8.
贾绮芸 《知识窗》2013,(18):8-9
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已成为教师的使命。探究性试验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而有效的活动,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探究性试验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使他们的思想水平、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和谐而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冶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者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方面详细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基本形式,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而探究学习是培养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贝 《发明与创新》2016,(10):27-29
分组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以组为单位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或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分组教学的内容选择、学生分组及分组教学评价三方面,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合理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亲历式的教学途径,通过质疑,设计与实验、归纳、交流,得出规律或建立概念,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笔者就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复合主体的互动,探究性教学中的利弊的辩证互化等问题进行一些实践和反思,并提出粗浅的意见,以就教于同行。一、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互动的过程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团队合作学习讲授过程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有着强烈的研究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探究性学习。探充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合作,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控制变量法”有机地融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对于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就是问题性和实践性,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探究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划分问题性探究、自主性探究和科研性探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何志敏 《知识窗》2012,(3X):24-24
<正>所谓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概念与规律,又能掌握研究的方法,形成研究事物所必需的探究能力。与平常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一、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重复、单调的学习刺激容易使大脑疲劳,难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生动活泼、灵活变化的学习情境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体以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对待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过程不再是获得已有定论的知识,而是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的过程。探究学习是新课程中强调的重要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知识,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社会变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能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寻求答案,构建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呢?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以发现问题、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等形式探索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化学新课程立足于改变传统教材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设置更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但是,新课程中有些实验本身虽然具有探索性,但其探索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创新的一些尝试。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校把引导学生开展科技探究活动与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题、探究,以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关键是选择适合中学生的探究项目。选择什么课题、怎样引导学生思考选题,是开展科技活动中最主要的问题。在引导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方面,我主要抓住三点:缺点、疑点和发散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