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通过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尝试通过实施主体教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主体教育中,若想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1)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实施主体教  相似文献   

2.
主体教学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初中科学主体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合作、体验、拓展学习和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教学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主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有引导选择模式、组织参与模式、主体活动模式、自主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互动式教学的本质和内涵教育是一种实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也应该体现出参与主体的自由。人们普遍认为,灌输式教育就是把教育过程的主体认定为教育者,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者塑造、教受教育者的过程。这种把教育者放到单一主体位置,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作为教的对象,置于受教育的被动地位,从根本上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活动、自身的能  相似文献   

5.
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视为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个体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真正奏效,有赖于能否有效促发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在大学德育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可以尝试安排开放式教学,增加实践课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正常的交流和交往,利用开设选修课等形式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6.
在新教学理念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学校外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被视为被服务者。实施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必将引起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可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异化现象.具体到受教育者上,这种异化表现为受教育者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受教育者主体间关系、学习活动本身都产生了异化,造成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宋兴辉 《成才之路》2010,(15):65-65
在新教学理念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学校外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被视为被服务者。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外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宋兴辉 《成才之路》2009,(11):95-95
在新教学理念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学校外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被视为被服务者。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外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人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物共同组成。教育过程可分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还可分为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和评价过程。在这个复杂的结构中,人是主体,物是客体。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中,应确立和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实践中,通过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的主体地位,彰显个体的教育功能,发挥受教育者个体的能动性,发展个体的主体能力等途径,能够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交往过程。哈贝马斯从交往的视角来解读人的行为,强调交往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世界是进行交往的宏观背景,理解是交往行为的目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灌输原则,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双主体间交往的重要性,使教育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者革新教学理念、构建双向互动式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注重主体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交往实现受教育者内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重组与建构。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发展。使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立场鲜明地提出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是对“占有式”主体性的一种超越,以“平等、对话、沟通、理解和共识”为基本特征。传统“主客二分”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者的绝对权威,受教育者被看作不具有平等人格的客体,教学成了“单向度”的“灌输”与“征服”,忽视对受教育者健全主体人格的塑造。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的教学需要、课程的内在本质要求以及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来考察,在教学中以主体间理念来建构受教育者健全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也即是说要做到三个转向:从“非人性”教育转向“人性化”教育,从塑造对外“占有式”的主体转向培养“人性丰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把体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 ,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发展受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单一教师主体观影响的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往往只注重强调教育者主体作用 ,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 ,这个问题成了严重阻碍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羁绊。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结构的范畴。从广义上讲教学结构主要是指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谐发展.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过程.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鲜明地提出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新教学理念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学校外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被视为被服务者.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外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新教育理念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学校外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应被视为被服务者.实施外语教学要发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主客二分"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者的绝对权威,受教育者被看作不具有平等人格的客体,教学成了"单向度"的"灌输"与"征服",忽视对受教育者健全主体人格的塑造。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的教学需要、课程的内在本质要求以及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来考察,在教学中以主体间理念来建构受教育者健全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也即是说要做到三个转向:从"非人性"教育转向"人性化"教育,从塑造对外"占有式"的主体转向培养"人性丰富"的主体;从"学科本位"课程观转向"综合实践"课程观。  相似文献   

20.
从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机构三个层面研究思想政治课科学教学的约束因素,明确指出源于受教育者个人的约束涵盖受教育者的学科认同、求知兴趣与教学方法,源于教育者层面的约束涵盖对课本内容的研究、对受教育者状态的把控、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者的教学指导,源于教育机构层面的约束涵盖受教育机构课时规划的约束、受教育机构文化环境的约束和受教育机构评价机制的约束。本文从课前和课中的科学教学层面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明确提到课前的科学教学涵盖教学宗旨的科学确立、教学任务的科学领悟和受教育者预习的科学实施,课堂上的科学教学涵盖主体功能的科学发挥、教学内容的科学探究和授课过程的科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