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和回忆     
我从小不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幸好当时的先生颇为开通,硬灌了一些四书五经和其他文学历史基础之外,还经常带我们到郊外体验自然界和书本记载间的距离,提高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施鲁之争",也就是施蛰存与鲁迅的"《庄子》与《文选》之争",归根结底是如何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鲁迅先生是新文化健将,力倡白话文运动。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必须依托白话文的推广而存在;他担心旧文字背后负载的腐旧思想借古文来借尸还魂。而施蛰存所关注的则是新文学自身的语言建设。他认为青年人的文章拙直、字汇少是因为没有古文功底的结果。鲁迅是思想家,他着力改造的是一代人的旧思想;而施蛰存只是一介书生,他所关心的只是文学本身。  相似文献   

3.
1949 - 1957 年夏这段时期是施蛰存从事文学翻译的黄金期,他翻译了大量东欧国家的小说佳作。施蛰存在此期间翻译的作家作品,是他以前关注欧洲弱小民族文学的继续,同时也可看作他对鲁迅的相关翻译选择有意无意的实践和继承。同时,他选择的苏联和东欧弱小民族文学恰好也与当时的文艺政策、外交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施蛰存在人生观,文学观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但是他们的翻译观却非常相似。他们都追求译文的“信”与“达”,主张保存翻译作品的异国情调;在内容上倾向弱小民族国家、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作品;从而使中国文学在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鲁迅和施蛰存,两位在新文学不同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不同的时空观和在文坛不同的位置从一开始就给"《庄子》与《文选》之争"带来不利因素,但如果两人都试图弄清对方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并都能试图将问题放到语言建设这一共同的领域,那么,一场有关白话文理论建设的有意义的讨论仍将会展开。遗憾的是,这场原本具有学术意义的争论,最终转化成一场争吵。  相似文献   

6.
29年了,我已经记不起他的面容,只有他瘦高的身子和“杨老师”三个字,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一天傍晚,我玩泥巴回家,见一位穿着哈尼族黑棉布衣裳、跟我爸爸年纪差不多的男人坐在家里。爸爸对我说,他是杨老师。我们哈尼人,来喊我读书。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9.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施蛰存《鲁迅的〈明天〉》既不全面又不深入。整篇小说的叙事场景与情节应置于相互关联的语义网络之中。单四嫂子把利比多努力倾注到宝儿身上,极力用宝儿压抑阿五的出现,用母子爱压抑异性爱,以应和王九妈等人构成的他们以及鲁镇上的古风。异性爱以母子爱的面目得到合法的替代与满足。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相似文献   

11.
回忆的诗学:重读《朝花夕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打破研究《朝花夕拾》的惯常思路,本论文选择以回忆这一心理学范畴来观察文本的内在矛盾,借此发现回忆是一个结构性的文本存在,并通过连续性、时空性和偶然性等特征来认识那富有意味的文本矛盾形式,从中感受和理解鲁迅这个中国现代伟大灵魂的生与死、爱与恨、挣扎与超脱。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和鲁迅同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广泛深远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又同样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而又深受广大青年爱戴的一代名教授和严谨学者,他们之间的关系自上世纪30年代迄今,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众所瞩目的话题,乃至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详尽揭示有关施、鲁之争的“《庄子》与《文选》”这近百年的文坛公案,并全面论述了施蛰存与鲁迅之间多年互相支持与合作的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13.
往事回忆     
童年的记忆1932年,我出生在上海。那时鲁迅住在大陆新村,和我家有一定距离。据我母亲回忆,我父亲是经常去鲁迅那里的,而我母亲和孩子每周六都会去一次。三个孩子一起去怕太吵闹,父母每次只带一个。因此,我要三个星期才能见到鲁迅一次。海婴比我大三岁,我每次去鲁迅家,就是和海婴一起玩。当时我还太小,懵懵懂懂的,对事情没有什么记忆。鲁迅去世时我才4岁,对人的死亡似懂非懂。母亲抱着我去给鲁迅送葬,我认为鲁迅伯伯睡着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五四"落潮期的鲁迅思想情感的轨迹,《朝花夕拾》无疑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作。论文着重阐发"回忆"在《朝花夕拾》中的地位、形态和意义,试图分析隐含在文本背后的、纠结于创作主体内心的现代个体与传统集体之间的矛盾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鲁迅和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创作分别代表两类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鲁迅的历史小说,表现出深广的现实社会内容,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侧重表现个体人物自然性心理冲突;两位作家创作意旨、手段、切入点、文化个性之差异体现出不同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称为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在这部回忆鲁迅先生点点滴滴的生活的优秀作品中也有一些悬而未解之谜.有一处细节一直很有争议:鲁迅先生为什么在病中仍珍爱那张特殊的木刻画?本文结合多方面材料,做了一些原因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第12期<语文新圃>上读到好友梅桑榆兄<施蛰存与鲁迅的书单>一文,很是高兴.我知道,桑榆兄多年来主要从事杂文写作.甚至可以说"只问是非,不管一切",而这也正是一个写作者最可宝贵的品质.不过,桑榆兄此文中有些说法,好像与史实不那么相符.……  相似文献   

18.
小说集《呐喊》鲜明地体现了鲁迅回忆的精神丝缕,其中《故乡》《社戏》《鸭的喜剧》三篇较有代表性,体现了他的回忆冲动。透过这三篇回忆性小说来观照鲁迅的现实世界及精神世界,就不难理解其回忆的原由、回忆中的情感倾向及心理状态。《故乡》中的"怨乡"逃避,《社戏》中的温馨与人性的美好,《鸭的喜剧》中鲁迅与爱罗先珂的深厚友谊,都是鲁迅精神丝缕中重要的情感凝结。鲁迅以一种独特的回忆方式展现其心理的渐变历程。  相似文献   

19.
唐伟 《中文自学指导》2011,(4):83-86,98
对作为文学思想家的鲁迅而言,回忆对其首先是一种永恒能动的运思指向,其次才是作为个人历史存在物的具象实体。本文细读《风筝》,指出《风筝》里的风筝不仅是某一次具体回忆的对象物件,更像是回忆本身的象喻。因此,置于《野草》总体象征框架之内的《风筝》也只能做象征性地解读:作为寻找另一个世界回忆的标志,文本中的风筝是作者精心设置的一个悖论性文学象喻。鲁迅思想深度的形成,有赖于他对另一个世界回忆的不断寻找,在回忆的生成中,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深化。从精神分析角度而言,鲁迅的写作其实正是此世回忆的心理需要,即他内心的痛苦通过回忆装置以象征性的写作方式得以减轻,其全部的写作又构成他寻找另外一个世界回忆的符号象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施蛰存和茨威格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做了平行研究,从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等角度入手,对比分析了女性在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压抑下,内心产生的漂泊与孤独感在文学表达中的相同性和相异性,通过探究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作家如何来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为后代作家提供借鉴和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