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获得未知的知识。《学记》中说的“道而弗牵”其  相似文献   

2.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未知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科学实验是有着严谨的程序和需要不懈探索的。因此,我们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程序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并培养各种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理论依据“生物程序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是对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综合。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死记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5.
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激发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的参与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李行 《四川教育》2010,(4):37-3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知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与文本不断对话,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满足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知识、探索规律、发现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重视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从感知开始,一般要经历“感知———表象———概念—...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学难点的议论●叶元端若将教学视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一个过程,那么,探索的过程决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探索途中有种种困难,有待探索者去征服。其中,较为明显的,有两大类。一是障碍挡道,不易通过;二是碰上叉道,面临选择。就是说,有一些教学内容,教师难...  相似文献   

10.
陈光明 《甘肃教育》2005,(7):113-114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心理,通过实践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认识的成果成倍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力图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只是知识的接受器。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可以摄取大量感性材料,作为建立理性认识的基础。我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考虑教法的时候,尽量设法为学生创设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的条件,使学生从感官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  相似文献   

12.
过程探索式教学是通过教师匠心独具的教学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场面,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主题角色,通过创造性思堆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完成迁移探索运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通过理论考核和实验技能的量化方法和非量化综合评估,达到了有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突出学科尖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就是把学生由物理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物理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老师在教学中充当学生物理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探究式教学的步骤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发下,学生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如下:1.展示课题、提供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用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的讲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去引导学生品尝探索知识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志向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教育体制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知识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让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后自我感悟、自主构建,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一起探索和今后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时间和空间,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思考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地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小数乘法计算教学中的一例:一种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多少元?教学时,可分为以下三步:列竖式计算并说出理…  相似文献   

19.
叶爱国 《考试周刊》2009,(33):188-188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去主动快乐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再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而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点拨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快乐"教学的尝试和大家分享一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