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炳钦 《现代传播》2007,(3):137-138
纪录片是一门特殊的叙事艺术.其叙事特质既不同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门类,也与一般历史叙事明显有别.但另一方面,纪录片叙事在真实性上却颇似于历史叙事,而在视觉性上则又与电影、电视剧相同.不过历史叙事缺乏纪录片的视觉性,而影视剧叙事则没有纪录片那样对真实性的刻意遵循.也就是说,纪录片叙事是在综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叙事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为己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特质.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叙事有以下特点: 一.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真实叙事 电视新闻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等.都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电视新闻叙事与当代叙事学主要讨论的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虚构叙事的最主要的区别。电视新闻的无假定性的真实叙事(以下简称真实叙事)与小说等的艺术虚构叙事(以下简称虚构叙事).无论在叙事目的,叙事手段.还是在叙事功能等方面均有诸多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阴志科 《现代传播》2015,(4):99-101
艺术品最终要关切人类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就现代艺术形态而言,从叙事角度对文学、电影与电视剧进行伦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红高粱》为例,探讨了影视作品与原著小说叙事在伦理层面上的差异。不同媒介艺术的叙事策略与伦理取向导致了不同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叙事媒体转换是将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转换为另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过去的叙事学理论没有把叙事媒体转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其重大缺憾.在当前电视成为最重要的叙事媒体,小说成为电视剧素材的重要来源的情况下,叙事媒体转换的研究应该成为当前叙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小说和电视剧在叙事语言、叙事思维、故事情节、叙事时空、视听造型等方面的媒体转换,认为在叙事媒体转换中应充分发挥电视声画叙事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存在和意义叙事是对事件一切序列的再现。叙述者借助一定的媒介,根据某个线索或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时间、环境以及因果关系的叙述,将事情讲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叙事手段,将作者心中的虚构事实变成文艺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可以在文本、表意、象征等多个层次上展开,产生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结构严谨、具有重大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高于世俗的情感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红高粱》相比较于三十年前的电影《红高粱》,在叙事策略上,如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场景和叙事语言,都有很大不同。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文本呼唤、不同的媒介特性决定了不一样的视角,商业元素的考量也直接影响叙事情节的设置。但既然同为《红高粱》,两者在经典桥段、高粱的象征意味和红的意象上是相同的。电视剧《红高粱》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叙述行为可以使相同的叙述内容产生不同的叙述话语.同样的妇人杀夫的故事框架,电视专题片<忏悔录·情怨>和小说<杀夫>的叙事者依据不同的叙事"所指"和叙事手段,构筑了叙事结构类似的不同文本.通过对两篇文本的比较研究发现,电视叙事和小说叙事在叙事者、叙事角度、叙事结构等方面既存在差异又有着共性.  相似文献   

8.
王佳琪 《今传媒》2016,(11):95-96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韩国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量的热播剧抢占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韩国电影无论是在产量、票房以及获奖等方面也都显示出异军突起的局势.韩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不禁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反思,由此本文通过分析韩国电视剧以及电影在叙事方面的优缺点,希望对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迪 《新闻爱好者》2012,(15):35-36
当前,以《永不磨灭的番号》、《男人帮》、《誓言今生》、《步步惊心》等为首的国内电视剧在荧屏上热播的同时,以《越狱》、《生活大爆炸》、《绯闻女孩》等为首的美国电视剧却通过网络形式在中国掀起了美剧热潮。虽然因思想传统及价值观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但中美电视剧却各自拥有着不错的收视市场。本文试着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两国电视剧在叙事方式上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0.
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特性伫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无论是传统的经典名著还是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皆因其本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成为近年影视作品的创作来源.本文通过对近年经典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及其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阐述了小说与电视剧的关系,并对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钱斌  王磊 《视听界》2008,(2):53-55
电视栏目剧的出现在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电视栏目剧是对电影、戏剧、电视剧、小小说、方言评书、谈话类节目、互动参与性节目特点的综合。它既不是电视剧,也不是情景剧,是电视与栏目的一种嫁接。强调故事性、情节、悬念,在顾及受众视觉快感的同时更重视挖掘其社会价值,电视栏目剧以其情节性很强的叙事结构和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得到娱乐消费,也传递了节目的意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因此,其叙事行为与小说、戏剧、电影等允许虚构的作品存在很大差异。而在用电视媒介叙述事实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当各种新的电视手段出现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新闻价值论与受众最大化理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小说《林海雪原》成书后,相继被改编为样板戏、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和叙事文本,不同时期的传播观念和审美诉求形成不同的艺术实践.文本的丰富性、多义性和差异性是艺术再创作彰显美学意义和价值的重要视点和纬度.研究不同的叙事文本对相同故事的阐释及传播话语,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审视文化传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杨阳 《新闻爱好者》2011,(4):136-137
电视剧《雪豹》在全国各地热播以来,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跟以往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叙事逻辑上,该剧在叙事逻辑上主要体现了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大众化叙事与伦理叙事、精英文化叙事三组叙事元素的整合、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电影《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中美空难电影的叙事策略差异,具体表现为戏剧式线性结构与套层结构的差异;延伸叙事时间与概略叙事时间的差异;"写实空间"与"空间叙事"的差异;集体主义主题与个人主义主题的差异。通过对西方电影的制作经验进行批判性吸收,中国电影才能更好地传播本民族文化,向世界传达和谐共存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雪豹>在全国各地热播以来,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跟以往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叙事逻辑上,该剧在叙事逻辑上主要体现了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大众化叙事与伦理叙事、精英文化叙事三组叙事元素的整合、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刘彦池 《大观周刊》2011,(37):21-21
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传统小说,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在结构艺术上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党史传文学的影响,而西方传统小说受神话与史诗的影响,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使得中西小说在创作上有各自的特点。本文试从叙事视角出发,对中西小说之间的这种异同做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兴荣 《东南传播》2010,(5):105-107
《蜗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论和解读。本文主要从叙事学角度进行解读。首先对该电视剧的叙事主题进行提炼,分为欲望叙事和身体叙事;然后对该电视剧的叙事过程建构进行分析,从人物呈现、情节设置和开放式结局三个方面进行分解;最后对该电视剧的叙事进行思考,将其与现实对照,挖掘该剧的叙事深意。  相似文献   

19.
陈琰 《新闻爱好者》2010,(10):106-107
叙事中的受众定位与题材类型 一般题材的选择、结构、悬念以及人物的设置对电视剧叙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其地域性也是电视剧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因此,中美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征也是造就两国电视采用不同叙事手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第一"叙事艺术生命力减弱中国人历来喜欢讲故事和听故事,电视剧在中国具有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电影、小说、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