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徐宗鸣 《青年记者》2007,(22):87-87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后,用新闻策划提高新闻的针对性、冲击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共识。然而随着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媒体置新闻规律于不顾,盲目追求"卖点",  相似文献   

3.
李瑞芬 《新闻知识》2003,(11):28-29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的同时,媒体不作为现象也开始引起大众的关注。简言之,媒体不作为现象表现为媒体因为政策等外部限制、利益得失或者自身价值取向等原因,对已经发生并且了解的新闻事实不报道、不评论,或者少报道、少评论;也就是常说的“冷处理”或者“失语症”。媒体不作为尽管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会引  相似文献   

4.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也是业内同仁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它是新时期媒体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然而,新闻策划这个新时期新闻运作的“宠儿”,如果运用不好就成为“炒作”。本来,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相差也就一步之间。也许,炒作本来与新闻策划毫无关系,是一些“生意精”在传媒时代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商业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晓宁 《新闻三昧》2005,(10):48-50
新闻策划是当今媒体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媒体不断进入,原有媒体急速扩张,媒介市场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同时,社会的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独享新闻资源,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自然地由“垄断发布”进入到“同题竞争”领域。这就促使媒体在共享新闻资源的同时匠心独具,精心组织,深入挖掘,实现人无我有、更胜一筹的独家报道。新闻策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陈默 《新闻记者》2005,(10):25-26
层出不穷的“黑幕”报道无疑为本已火热的“超级女声”火上浇油。笔者怀疑这些“黑幕”也许就是主办者放出来或有意纵容,以炒作节目的“卖点”之一.但各种平面媒体却以大量篇幅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对“黑幕”进行追踪乃至刨根究底。  相似文献   

7.
像往年一样,每逢年底年初,各种媒体都会较为集中地推出“盘点”式的策划或报道。或国内或国外,或人物或事件,或回顾或展望,或“年终特刊”或“特别策划”——一年中好事坏事、名人凡人、进步与收获、遗憾与失落,都会在盘点中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这已成了媒体上一道习惯性的、且几乎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林晓华 《新闻界》2004,(3):55-57
2003:中国“美事连连”———选美相关报道链接新华网海南频道2003年9月15日消息金秋时节,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在南海之滨的旅游胜地三亚拉开了序幕。中新网9月16日电随着第一位参加凤凰卫视“2003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的北京女孩走进北京赛区的面试考场,此次由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女性参加的选美大赛拉开帷幕,参选佳丽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南方都市报9月21日晚21时40分,海南省三亚大剧院,上届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参赛者吴英娜将中国小姐桂冠戴到关琦小姐头上。中国内地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选美”终于可以划上圆满的句号。北京青年报11…  相似文献   

9.
自从卫慧的《上海宝贝》一书热出,中国社会便涌动着一波一波的“宝贝热”。商场出动“内衣宝贝”促销女性内衣,“你敢穿,我就敢送”,在赚取眼球时也赚足了银子。文坛流行“用身体写作”的宝贝,甚至有一美女作家成都签名售书时,竟是身着泳衣漂在泳池里为众读者挥毫签下芳名的。更令人眼热心跳的当属“足球宝贝”了,在中国足球阳刚不足球迷为假球、黑哨责怨不断之际,性感的足球宝贝们适时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互联网络带来的便利,造谣、传谣,进而谋取自己的不当利益,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网络旱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恶意编造与传播网络谣言,对社会和民众生活造成的冲击真实可感,一点也不虚拟,对待网络谣言,全社会应该营造“造谣可耻、信谣可悲”的氛围,切实从源头上遏制网络谣言滋长的势头。新华社刊发评论认为:打击网络谣言,有助净化网络空间,但不能把不喜欢的声音都扣上谣言的帽子把握好打击谣言和保证公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平衡、必须以法律为准绳,避免随意性.本期我们约请传媒界人士,就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与传播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发生在景区里的新鲜事自然是杭州新闻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但是,近年来的西湖风景报道出现一种恋物癖式的炒作现象,媒体年复一年、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地对龙井冒芽、荷叶露尖、湖面结冰  相似文献   

12.
商业媒体迅速扩张,主流媒体亟须思考如何掌控网络舆论主导权.本文旨在分析今日头条等商业媒体平台成功扩张的模式,探究其对当前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启示.通过对传统媒体再媒介化的反思,提出新型传播平台重构新"联结"的路径,以打通或建构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多元社会互动关系,把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金涛 《新闻记者》2004,(4):21-22
3月5日上午,在摄像机和话筒的一路簇拥下,赵本山艰难地“挪”到台阶前,警卫们几乎是硬把他从记者堆中“拽”了出来,他一面大步拾级而上,一面弯腰回首挥手,眯着眼向“老记”们说了声再见。这犹如明星谢幕般的举动,引来一片笑声,在39级台阶上跳荡。果然,这一幕再现在第二天某通讯  相似文献   

14.
15.
浅议自媒体新闻现象——从“药家鑫案”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磊 《新闻前哨》2012,(2):58-59
2010年10月下旬,当中国网民还在为河大撞车案纷纷不平的时候,一则爆炸性新闻再次吸引了全国人民的视觉神经——西安一名大学生开车撞人后因担心车牌被记下.于是下车连续八刀将伤者杀死。一时间.民怨沸腾。而此事件最早是在微博上发布出来的。随后各大论坛相继跟进.各种报道中谣言与事实并存。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各大媒体激烈的竞争中,报纸作为最古老的传播媒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和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传播媒体争夺受众,报纸应该充分重视副刊的作用,让报纸副刊和报纸新闻一起,成为应对竞争的主力。报纸副刊是报纸所独有的传播形式,就新闻质的规定性而言,它是报纸新闻的有力补充,在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群众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吸引受众,进而吸引广告商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迭起。特别是伊拉克战事、SARS疫情,更是震惊寰宇,举世瞩目。这些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有着极其密切和复杂的关系。为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5月20日下午召开了“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教授主持,新闻学院40多位教师与会。与会教师就媒体的职责与功能、我国新闻报道机制、我国媒体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得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对传播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刻反思。大家一致认为,重大突发事件给我国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反思自我、引发改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媒体竞争呈现新格局,活动策划成为媒体的第二战场。那么媒体如何借助社会活动扩大影响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势发挥,即借助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人物策划出对自己有利的新闻活动。通过借势来达到媒体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树立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延顺 《青年记者》2006,(10):36-37
2005年12月20日起,《大众日报》连续推出了“图说2005”,用图片这种最为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读展示了2005年的世界新闻全景。策划新颖又不失党报的大气与庄重。从广义上说,新闻策划是为了实现媒体的传播目标,对媒体运作和传播进程进行富有创意的谋划,并提出实施方案以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按照这个定义,以“图说2005”为例浅谈新闻策划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0.
时代在飞速前进,新闻报道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新年伊始,在新一轮改版后,我们看到了一份版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时尚气息的《扬子晚报》。改版后的扬子延续了以往重视新闻的传统,并对新闻进一步细分,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接受所需信息。其中经济新闻版(B1版)——“经济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